★ 16開精裝,河南美術(shù)出版社出版★ 蘇軾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其書法以意為尚,融會晉唐,而又超越晉唐,開一代風(fēng)氣★ 本書依據(jù)《西樓蘇帖》、《翰香館法帖》、《三希堂法帖》、《續(xù)三希堂法帖》、《郁孤臺帖》、《晚香堂帖》、《景蘇園帖》、《快雪堂法帖》、《群玉堂帖》等傳世匯帖★ 本書包含正體字、異體字、混用字等,便于書法愛好者了解與研究字體變化、書體異同、書法技巧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四川眉山人,生于宋仁宗景佑四年《一○三七年》,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年》。嘉佑二年登進士第,所作詩文《刑賞忠厚之至論》為主考官歐陽修推賞,日:『吾當(dāng)避此人出一頭地!惶K軾遂名動文壇,成為歐陽修倡導(dǎo)的北宋古文運動的主將。在政治上,蘇軾傾向于以司馬光為代表的舊黨,因而,神宗時期,王安石推行新法,蘇軾屢次上書諫議其非,屢遭外貶,歷任杭州通判及徐州、密州、湖州地方官。元豐二年(一。七九年》遭章惇、舒亶、沈定等群小構(gòu)陷,編織文字獄,以『烏臺詩案』獲罪下獄。同年底出獄,授黃州團練副使,流放黃州。元佑中,舊堂執(zhí)政,蘇軾被起復(fù)內(nèi)調(diào)授翰林學(xué)士,后因與舊黨政見觸忤,難于見容,又被外調(diào)杭州。值新黨再次執(zhí)政,蘇軾受到更大的迫害打擊,被貶放惠州,四年后,再貶至儋州,直到一一○○年宋徽宗即位,遇赦北還,于第二年卒于常州。蘇軾在政治上,無疑是一個悲劇人物,他曾在一首詩中寫道:『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坏紊系氖б夂兔\的磨難卻成就了他的書法、文學(xué)業(yè)績,使他成為彪炳千古的一代巨匠。 《蘇軾書法大字典》的編排順序,考慮到古文字的因素,按照《中華大字典》的部首排列,參照《中華大字典》的編排順序編排,全部文字采用繁體字。 本書為蘇軾書法大字典,本書的編排順序,考慮到古文字的因素,按照《中華大字典》的部首排列,參照《中華大字典》的編排順序編排,全部文字采用繁體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