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根斯坦時代,觀念與經(jīng)驗締連的價值體系,具有很強的“理論”和“實用”的雙重性質。它可以表述為:任何抽象的東西,都是一種已被我們高度認知、概括的“存在”,同時,它又可以被我們的經(jīng)驗展示而產(chǎn)生現(xiàn)實意義。 繪畫素描亦然。它不僅屬于認知的范疇——點線面的切換轉化,明和暗的交替重疊,物與像的空間整合等,而且還是一種直截了當?shù)摹Ⅶ攘o窮的、趣味盎然的藝術表現(xiàn)載體。 雖有俗話說“鬼魅易畫,犬馬難就”但讀素描來講,忽略了事物的本質結構就難以勾畫出事物的體貌。對一切造型藝術而言,素描是建筑的樁頭、植被的土壤。事實上,其本身就是在黑白灰韻律間起伏跌宕,充分展示自己在外美麗的線條、明暗、體積、層次和空間。 正是基于這個緣由,在如今某些“時尚”的素描說法之中,這套書,撥歪匡正,脫穎而出,予以莘莘學子指點迷津,不失為一部較好的素描繪畫理論與技法實踐的契合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