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莎士比亞創(chuàng)作晚期(1608—1613)六部傳奇劇《配力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風雨》《亨利八世,或一切皆真》《兩個貴族親戚》為研究文本,以其傳奇中歷史書寫所反映的歷史思辨為研究問題,以“歷史解讀”為研究方法與視角,對莎士比亞晚期的戲劇創(chuàng)作與藝術理念進行探索,對其末期傳奇劇形成了以下看法:莎士比亞在其風格獨特的晚期戲劇中,通過利用歷史、參與歷史、質疑歷史的方式,以戲劇這一在15—16世紀尚屬于“歷史”范疇的文學體裁書寫了英格蘭的古代史、近代史和當代史,并對其時代的歷史概念與歷史效用進行了探究。與此同時,他通過自我語言風格的改變,通過對語言與述史、自然與藝術以及舊典與新篇之間相對關系的探討和演繹,既參與了因15—16世紀歷史概念、歷史觀及歷史研究方法的悄然改變而產生的詩歌與歷史關系再討論,也在這樣的創(chuàng)作中,以特殊的方式書寫了自己的晚期戲劇觀發(fā)展和戲劇藝術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