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之謙于詩文、繪畫、書法、篆刻、碑版考證等方面都有杰出成就,在篆刻上的成就大,刻印取法甚廣,權(quán)量詔版、錢幣鏡鉻、瓦當石碣等,無不釆入其中。他不主張故意斑駁破損以求古意,傾向于在文字上增加金石味。在技法上,他講究『筆墨』情趣和韻味,講求『筆墨』和『刀石』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他在篆刻上的這種探索,把晚清印壇從一種泥古保守的思維中徹底解放出來,形成了一個篆刻藝術(shù)的新局面。他在款識上也作出了的創(chuàng)造,用陽文刻邊款,將佛寵造像、馬戲雜耍等圖像運用到邊款創(chuàng)作中,為印章邊款的形式創(chuàng)作提供了新途徑。與趟之謙同時期的徐三庚在篆刻上也卓有成就,白文以鄧派的結(jié)體參浙派刀法,朱文純學鄧石如一路,追求側(cè)媚多姿,一若『吳帶當風』 ,筆畫柔美輕巧,細膩多姿,結(jié)體追求強烈的疏密對比。其晚年作品稍嫌牽強,時人對其多有微辭,認為過于側(cè)媚,不夠端重,但他獨特的印法依然在篆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趙之謙·徐三庚/中國歷代篆刻集粹》以趟之謙、徐三庚的作品為主,選用能代表作者風格的作品,按原大影印,并附邊款釋文,全面盡不出了趟之謙、徐三庚篆刻作品的整體風貌,可供讀者學習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