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交通往來頻繁,音樂學習與交流愈來愈普遍,學派與地域特色也就愈來愈不顯著。第三冊內(nèi)容仍大致由地域分類,但訪問內(nèi)容愈來愈個人化,讀者將自此看到學派影響如何變化消長,反思學派的定義與意義。 本冊獨立成章的齊默爾曼與波格雷里奇兩篇獨家訪談,前者為齊默爾曼近三十年來唯一長篇專訪,后者先后訪問跨度長達十年,被波格雷里奇收入個人官方資料,成為他獨有的“傳記”。所謂“音樂見天地,一人一世界”,正是對兩位大師最好的注解。 本冊中同樣追蹤訪談超過十年的鋼琴家還有鄧泰山、霍夫、巴維杰與齊柏絲坦,他們或是來自東南亞的山野,以赤子之心琢磨出繽紛燦爛的音色,在孤獨中解讀音樂作品中的情感與秘密;或是多才多藝,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