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俗一詞,早在《周禮》一書中就被多次使用,常常和政治制度并列。從先秦時代以來,禮俗就與整個的“禮”不同,它有一定的范圍,正如《禮記?王制》篇中所說:“六禮:冠、昏、喪、祭、鄉(xiāng)、相見!爆F(xiàn)代民俗學將之概括為“人生禮儀”,即每個社會成員在各個成長階段,通過這些禮儀形式扮演著從家庭到社會的不同角色,它表現(xiàn)了個人與家庭、社會的倫理人際關系。 王貴民編著的《禮俗史話》以時間為線索,講述了從先秦至近代中國的“六禮”及出生、教育、成長、養(yǎng)老、死亡等禮俗的起源、發(fā)展和演變過程;介紹了各個時期自皇室到民間各地區(qū)、各民族實施各項禮俗的具體情況,并對古籍所載禮儀的典章名物做了簡明的介紹!抖Y俗史話》可以使讀者全面了解中國禮俗文化的全貌,從中看到古代社會的眾生百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