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新的設計教育方法的不斷發(fā)展,“設計師式認知”的概念逐漸浮現。1982年,Nigel Cross教授在《Design Studies》期刊上發(fā)表了名為“設計師式認知”的論文,首次明確提出這一概念。之后,設計教育和設計研究逐漸融合,形成一門新的設計學科,極大地推動了這一研究領域的發(fā)展!对O計師式認知》所闡述的獨到見解開啟了設計研究、設計教育和設計實踐領域的新篇章。 Nigel Cross教授是國際公認的、最受尊敬的設計研究學者之一!对O計師式認知》收錄了他近25年來發(fā)表的重要學術文章。本書回顧了本研究領域的發(fā)展歷程,嘗試詮釋設計認知的本質,并剖析了設計師(包括建筑師、工程師和產品設計師等)擁有并使用這一獨特的認知方式和思維方式的現象。全書涵蓋以下議題。 設計能力的本質與培養(yǎng) 設計中的創(chuàng)意認知 設計的自然智能 設計學科與設計科學的區(qū)別 設計的專業(yè)知識 《設計師式認知》可以幫助讀者理解設計師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適合設計研究人員、設計專業(yè)教師和學生、設計師和設計管理人員閱讀。
作者簡介: Nigel Cross 是設計研究領域的知名教授,任職于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自20世紀60年代起從事設計研究和設計教育工作,在建筑學和工業(yè)設計領域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研究方向為計算機輔助設計、設計方法學和設計認識論,最感興趣的是設計認知,主要通過口語分析等方法分析設計師的認知行為和認知能力。2005年被英國設計研究學會授于終身成就獎。 主要的學術著作:《Designerly Ways of Knowing》、《Design Thinking: Understanding How Designers Think and Work》、《Engineering Design Methods: Strategies for Product Design》,并有多篇論文發(fā)表于設計研究領域的權威期刊《Design Studies》。
目錄: 目 錄 Table of Contents 前言 1 第1章 設計師式認知 9 設計通識教育 12 教育的標準 14 設計師式認知 17 設計過程 18 設計產品 24 設計教育的真正價值 26 設計學科 29 第2章 設計能力的天性及其培養(yǎng) 33 天性 34 設計師是做什么的? 34 設計研究 36 人人都會設計 42 設計能力被破壞了?丟失了? 44 設計作為一種智力形式 47 培養(yǎng) 50 學習設計 50 開放的設計教育 53 設計能力的發(fā)展 55 第3章 設計中的自然智能與人工智能 59 設計思維的研究 60 設計專家說設計 63 草圖在設計中的角色 68 機器能否做設計? 75 計算和認知 79 第4章 設計中的創(chuàng)造性認知Ⅰ:創(chuàng)意飛越 83 創(chuàng)意飛越的實例 85 識別飛越 92 創(chuàng)意飛越建模 95 組合 96 突變 98 類推 99 第一原則 100 突現 102 橋接勝于飛越 104 附錄A “創(chuàng)意飛越”期間的討論記錄 106 附錄B 自行車行李架連接件的部分討論記錄 110 第5章 設計中的創(chuàng)造性認知Ⅱ:創(chuàng)意策略 113 對頂級設計師的研究 114 Victor Scheinman 114 Kenneth Grange 121 Gordon Murray 124 策略的比較 127 設計的專業(yè)知識 131 第6章 理解設計認知 135 問題界定 136 目標分析 137 解決方案聚焦 140 問題與解決方案協(xié)同進化 141 構建問題框架 142 解決方案的生成 144 定勢 145 依賴概念 147 替代方案的產生 149 創(chuàng)造力 151 設計草圖 153 過程策略 154 結構化(的)過程 155 機會主義 156 模式切換 159 新手和專家 160 設計認知中的議題 162 總結:問題界定 163 總結:解決方案生成 165 總結:過程策略 167 第7章 設計作為一門學科 169 科學的設計 174 設計科學 175 設計的科學 176 設計是一門學科 177 設計研究 179 參考文獻 185 索引 205 致謝 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