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伊藤直樹通過教育對話的方式,由淺到深的介紹了他所認為的交互設計常識,并通過對大量已有成功案例的分析,把常識與實踐進行有機結合,廣告的表現形式已從“告知”、“灌輸”階段進入了“交互”階段,從接受者的角度實現“結構”與表現形式的完美結合。 但如何進行商品、企業(yè)、消費者直接的溝通? 如何實現廣告接受者的共鳴? 如何運用媒體進行最大程度的“交互”? 伊藤直樹在《傳播的法則》一書中結合經典設計案例和教學實踐,為您一一解答。
作者簡介 1971年靜岡縣生。 現任京都造型藝術大學教授。 2011年設立創(chuàng)意實驗室“PARTY”。 伊藤直樹在多種媒體領域都有“設計”方面的經驗。曾在日本排名第三大的廣告公司ADK工作。擅長不受媒體束縛的廣告設計,參與過電視廣告的策劃、廣告文案撰寫、藝術指導、戰(zhàn)略PR等,并參與商品開發(fā)、事業(yè)提案與社會活動。
目錄: “交互”將街頭變?yōu)橛螛穲?br/> 線索隱藏在日常生活中 企劃書中需要圖片 “假設”在視覺化方面的體現 思考“使之流行的計劃” “徹底思考過的痕跡” 加入“交互”的重要性 盡量避免“相似” 完美由想象力決定 形式與表現同樣重要“共鳴點”的重要性 “創(chuàng)意核心”決定“創(chuàng)意手段” “必然性”的表現手段 讓接受者的左右腦都能理解 “表現方式”的選擇動機 文化背景決定傳播方式 發(fā)現者為勝 如何完美銜接各種媒體 剔除不自然與牽強的部分 追究“為什么”,抓住本質 徹底回歸“體驗式”交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