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禮儀中的美術


作者:巫鴻     整理日期:2017-02-20 19:33:05


  本書選譯了著名美術史家巫鴻教授自1985年以來發(fā)表的31篇論文。這些論文;圍繞著”禮儀美術”(ritual art)這一基本概念討論了中國上古和中古美術中的多項藝術傳統(tǒng)和形式,包括史前至三代的陶、玉和青銅禮器,東周以降的墓葬藝術,佛教。道教美術的產生和初期發(fā)展等。這些論文大量使用考古和文獻證據(jù),以擴大美術史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作者結合人類學和社會學 的理論和方法論,探討建筑、雕塑、畫像和器物等各種視覺形象的組合以及與人類行為及思維的有機聯(lián)系。其分析對象不再是孤立的物品和圖像.而包括了對視覺環(huán)境的復原以及對藝術品的創(chuàng)作動因、社會環(huán)境,禮儀功能以及觀者反應的考察。文章中的討論往往在兩個層面上進行,除了對具體歷史問題的考察,還反思有關的學術史和研究方法。相當一批論文從比較文化史的角度探討了中國古代美術的特殊物質性和視覺傳統(tǒng)對重新思考中國美術史的敘事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在西方學界中,這些文章對近年中國古代美術的研究已產生重要影響。本書是國內首次對巫鴻教授學術成果的系統(tǒng)介紹。全書分為四部分,包括史前至先秦美術、漢代美術、中古佛教與道教美術,及古代美術沿革。書后附有訪談錄、論文出處。書中插配古代美術品照片、拓片、線圖,地圖等圖像600余幀。

作者簡介:
  巫鴻:1963年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72-1978年任職于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于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于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其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xiàn)代藝術以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的多項研究。主要著作有《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筑中的紀念牌性》等等。
  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藝術創(chuàng)作的高峰。春秋末期是傳統(tǒng)禮儀藝術和建筑變革時期。很多新的藝術形式、類型和流派都隨之出現(xiàn)。作者交代了戰(zhàn)國社會和政治的轉型的背景,認為新興精英階層的出現(xiàn),使得舊有的物質文化和藝術形式都將有所改變。作者認為本章綜合和分析了這些視覺現(xiàn)象。為了再現(xiàn)視覺的情景,作者將從兩種形式來介紹戰(zhàn)國藝術:屬于國家的考古發(fā)現(xiàn)和現(xiàn)存文物以及屬于個人的青銅器,玉器,漆器和繪畫。本章將分兩部分:分別是“生活中的藝術和建筑”“死者的藝術和建筑”。作者強調視覺材料要放在具體相關聯(lián)的類別中討論,例如建筑和可攜的物品。作者希望在這種形式下,能夠將戰(zhàn)國的藝術與社會、政治和宗教聯(lián)系在一起。強調總體發(fā)展,基本的特性和區(qū)域性的藝術和建筑傳統(tǒng),以及一些藝術品中體現(xiàn)的外來文化因素。

目錄:
  上 卷
  開放的藝術史叢書總序
  序
  壹 史前至先秦美術考古
  1 東夷藝術中的鳥圖像
  2 從地形變化和地理分布觀察山東地區(qū)古文化的發(fā)展
  3 九鼎傳說與中國古代美術中的“紀念碑性”
  4 眼睛就是一切
  ——三星堆藝術與芝加哥石人像
  5 戰(zhàn)國城市研究中的方法問題
  貳 漢代美術
  6 禮儀中的美術
  ——馬王堆再思
  7 “玉衣”或“玉人”?
  ——滿城漢墓與漢代墓葬藝術中的質料象征意義
  8 三盤山出土車飾與西漢美術中的“祥瑞” 圖像
  9 四川石棺畫像的象征結構.
  10 漢代藝術中的“白猿傳”畫像
  ——兼談敘事繪畫與敘事文學之關系
  11 超越“大限”
  ——蒼山石刻與墓葬敘事畫像
  12 “私愛”與“公義”
  ——漢代畫像中的兒童圖像
  13 漢代藝術中的“天堂” 圖像和“天堂”觀念
  14 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漢代喪葬藝術中的“樞車”與“魂車”
  15 漢明、魏文的禮制改革與漢代畫像藝術之盛衰
  下 卷
  叁 中古佛教與道教美術
  16 早期中國藝術中的佛教因素(2—3世紀)
  17 何為變相?
  ——兼論敦煌藝術與敦煌文學的關系
  18 敦煌172窟《觀無量壽經變》及其宗教、禮儀和美術的關系
  19 敦煌323窟與道宣
  20 再論劉薩河
  ——圣僧的創(chuàng)造與瑞像的發(fā)生
  21 漢代道教美術試探
  22 地域考古與對“五斗米道”美術傳統(tǒng)的重構
  23 無形之神
  ——中國古代視覺文化中的“位”與對老子的非偶像表現(xiàn)
  肆 古代美術沿革
  24 “大始”
  ——中國古代玉器與禮器藝術之起源
  25 從“廟”至“墓”
  ——中國古代宗教美術發(fā)展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26 徐州古代美術與地域美術考古觀念
  27 說“俑”
  ——一種視覺文化傳統(tǒng)的開端
  28 五岳的沖突
  ——歷史與政治的紀念碑
  29 “圖”“畫”天地
  3O “華化”與“復古”
  ——房形槨的啟示
  31 互透明之石
  ——中古藝術中的”反觀”與二元圖像
  附錄1:巫鴻教授訪談錄
  附錄2;本書所收論文出處





上一本:江岸送別 下一本:小顧聊繪畫·貳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禮儀中的美術的作者是巫鴻,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