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陳丹燕上海三部曲


作者:陳丹燕     整理日期:2023-04-08 07:43:38

《上海的風花雪月(陳丹燕作品)》 鮮活流動著的上海的風花雪月,如何從歷史的塵煙代入當下的情韻?那些被當作城市起居室的咖啡館數十年來的變遷,那些為保護城市記憶而永不拓寬的街道,那些物是人非的名人故居里飄蕩著的張愛玲、白先勇、柯靈、傅雷、賀友直的氣息,那些被文學青年奉若珍寶的外國文學經典在白皮書時代的尷尬往事,那些在法國傳教士鏡頭里與我們對視的一百多年前的上海,還有那些以散步為名,不動聲色地、前赴后繼地在淮海路上爭妍斗艷的時髦女子…… 世事滄桑的無盡感慨,尋常巷弄的前世今生,俗世生活的知足常樂……陳丹燕那種細膩精致,有時也毒辣尖刻的直覺既有著冷靜的感性,也提供了參差的對照,帶讀者在上海的前世今生間穿梭往來。 《上海的風花雪月》歷經4個版本,按作者與讀者的約定,每五年生長一次新的內容與篇章。此次新版,陳丹燕在每章中又新添了一小節(jié),在原來的開放式結構基礎上加入了2015-2020年的*篇章。文字增加了近4萬字,圖片新添了數十張。 《上海的金枝玉葉(陳丹燕作品)》 她是上海永安公司老板的千金,6歲時就讀于有名的中西女塾, 24歲燕京大學心理系畢業(yè)。她父親當年應孫中山邀請回國創(chuàng)辦上海*潮的百貨公司,她的二姐與宋美齡是閨中好友,她大學*好的朋友是康有為的外孫女。25歲她嫁為人婦,丈夫是林則徐家的后代。之后的歲月中她遭逢了反右、四清和“”,經歷了喪偶、抄家和勞改,一貧如洗。 但磨難沒有使她心懷怨恨。她仍然可以用鋁鍋在煤球爐上烤出帶彼得堡風味的蛋糕,用農場帶回的一只小雞讓兒子快樂好久……90高齡謝世時,她把遺體捐給上海的紅十字會,得到的紀念品,是用她的白發(fā)編成的“90”字樣的花環(huán)。 她叫戴西,英文里這名字是雛菊的意思。 陳丹燕從細讀戴西一歲到九十歲的數十張私人影像著手,勾連起這個在磨難中依然保持芬芳潔凈的女子的一生。闡述了這個歷經滄海桑田的女子,何以代表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 《上海的紅顏遺事(陳丹燕作品)》 她是舊上海電影明星上官云珠的女兒,父親姚克是留洋回國的文化名人。兩歲時父母離異,她學會了把心事藏在心底,笑容掛在臉上。童年的她生活優(yōu)裕,客串過電影《三毛流浪記》里的富家小女孩;后來她經濟來源幾乎斷絕,卻不肯在戀人面前透露窘迫,視愛情為純潔的象牙塔。她是大時代里的普通人,承受命運的悲涼:母親自殺,戀人自殺,孩子被迫送人,偷渡國境躲避災難卻被抓捕……當生活似乎要柳暗花明時,南京西路上的一場車禍將她的人生永遠定格在了31歲那年的秋天。 她叫姚姚。1944年生于亂世,1975年死于非命。 2000年此書初版時,姚姚遺散的戀人開開和孩子均未找到。2009年此書再版時,開開找到了,于是作者增補了初版時未能證實的那部分故事。2013年,姚姚的孩子前來與親人相認,此時,他已然人到中年。 那年開開回歸時,天降雷暴。那年姚姚的孩子前往母親和外婆墳上時,天降大雪…… 陳丹燕沿著幸存者痛苦的記憶一路攀援尋找,使得姚姚這個上海女子悲愴的往事,成為上海歷史的獨立見證;也讓普通人的個人歷史,成為大時代洪流中有血有肉的坐標。




若本书不能下载,请微信扫描右下角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别院书香”,书友将给您分享本书。
若下载压缩包有密码,同样扫码关注,回复“解压密码”即可。

上一本:治愈星球 下一本:文藝欣賞七論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陳丹燕上海三部曲的作者是陳丹燕,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