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醫(yī)生的逆襲及他的生活哲學,15+真實病例為基礎,讓普通讀者學到醫(yī)療常識,讓專業(yè)醫(yī)生看到新思路。致敬《良醫(yī)》《實習醫(yī)生格蕾》,不一樣的醫(yī)生故事,一樣的醫(yī)者仁心。北漂醫(yī)生劉錚亮,因做飛刀手術出了問題被醫(yī)院辭退,只好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東北小城。作為一個曾犯過錯誤的醫(yī)生,他被七院院長本著珍惜人才的原則安排到了急診科。在這個生活節(jié)奏緩慢、人與人之間相互扶持又暗流涌動的小城,每個人似乎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他們見證過這個城市的輝煌,也品嘗著它的沒落帶來的苦果,但是都沒有原地踏步。這讓起初格格不入的劉錚亮逐漸融入其中……這是一部犯錯醫(yī)生的逆襲記,也是一幕幕普通東北人的生活悲喜劇,通過一次次憂樂交加的醫(yī)療診斷,主人公實踐了用很少的錢看好病的初衷,也傳遞了人生需要次優(yōu)解的生活哲學。 第1章?lián)岢沁@座城 撫城離遼寧省省會沈陽四十多公里,就跟紹興與杭州的距離一樣。紹興自古出師爺、出秀才,比如東晉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到紹興蘭亭搞了個聚會,大家寫寫文章侃一侃,很有風雅氣質。再被王羲之寫成字帖,這就是文化記憶了。 撫城不一樣,撫城是個練膽的地方。哪個哥們兒事業(yè)發(fā)展不如意了,就來撫城逛逛,成了就是不世之功,敗了就留在這走不了了。 第一個來練膽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队罉反蟮洹防镎f,薛仁貴嫌走盤錦濕地征遼東這條路太泥濘,就準備從秦皇島上船,直接渡海到營口登陸。李世民暈船,薛仁貴就把他騙到裝點得像樓閣模樣的船上灌醉,等他酒醒了,人都在渤海上了。這事后來整出了一個成語,叫“瞞天過!。 第二個來練膽的是徐茂公,即徐世勣,李世民給他改名叫李勣,就是《隋唐演義》里瓦崗寨的那位。在撫城高爾山城下,他白袍白馬,在二十幾萬高麗軍中幾進幾出,就為了提振士氣,就喜歡穿得高調。后來《鏡花緣》里的主人公唐敖跟李勣的孫子徐敬業(yè)拜了把子,徐敬業(yè)造翻被武則天革去功名后,跑到海外去練膽了。你看,來過一次撫城,不光自己膽子練出來了,孫子膽子也不小,都敢造翻了。孫子的朋友膽子也不小,都敢去黑齒國、兩面國、犬封國當海賊王路飛了。 第三個來練膽的,是明朝兵部右侍郎熊廷弼。薩爾滸大戰(zhàn)中,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撫城城東殲滅了三路明軍,方圓幾百里已經(jīng)沒有成建制的明軍了,各處人心惶惶,大小官員都開始搬家去山海關。熊廷弼帶著兩個人,大雪夜沿著沈撫高速公路這條線,就這么騎著馬溜溜達達地到了撫城城下。撫城還沒淪陷,他叫人吹起嗩吶,搞了一套祭奠陣亡將士的儀式,這才不緊不慢地撤走。努爾哈赤就在山上看著,都沒敢下來打招呼。 第四個來練膽的,是一個叫山口文雄的日本人。這人在滿鐵株式會社西露天礦上班,有個女兒長得漂亮,嗓音也特別好,總被叫到新?lián)釁^(qū)歡樂園歌舞廳唱歌。他挺反感這種粉飾太平的侵略行徑。后來有一隊抗日義勇軍襲擊了他當時所在的老虎臺煤礦,日軍無法找到抗日義勇軍,就屠殺了義勇軍行軍路線上的平頂山村三千多人。山口文雄也被懷疑跟中國抗日武裝有聯(lián)系,被拘留了一段時間后才放出來。他出獄后放棄了撫城的工作,也有可能是他覺得自己練膽失敗了,就帶著女兒離開撫城去沈陽了。 他女兒叫李香蘭,唱過一首歌叫《夜來香》。后來張學友也唱過一首歌,就叫《李香蘭》。就是這個李香蘭。 第五個來練膽的,是北京H醫(yī)院的一個神經(jīng)內科醫(yī)生,叫劉錚亮,他回到家鄉(xiāng),來做一個有些難度的手術。 劉錚亮也是一個奇葩,從小就是那種聽話的好學生。每天早上都是牛奶配煮雞蛋,二十多年從未間斷,問他也說吃不膩。中午一般一碗米飯配一份上海青,逢年過節(jié)才叫一份肉末豆角;晚上一碗粥,或是一份煮玉米。衣服褲子色調統(tǒng)一,黑白兩色,逛優(yōu)衣庫一買買四五件同款,回來換著穿。哪天突然換了一條彩色的圍巾,醫(yī)院里的護士們都會討論半天。每天早晚洗一遍澡,每周日早上八點準時把四套床單、被罩掛到職工宿舍樓下面的晾衣架上。喝口礦泉水都要標記好開瓶時間,拿簽名筆老老實實把信息寫上,跟打吊瓶的護士一個職業(yè)習慣。不交友,主要是不會,和傳統(tǒng)的東北人格格不入,他的生活仿佛永遠都不需要求別人,所以也就不需要朋友。 劉錚亮曾經(jīng)在撫城生活過二十年,今天回來,依然覺得心里突突的。畢竟,他十年沒怎么回家,對這里已經(jīng)陌生了。 撫城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遠離她的時候吧,你想她;可你大老遠回來了,前腳剛落地,后腳都不想下車,扭臉就想關車門走。 你說這地方人仗義吧。劉錚亮他們家隔壁鄰居兩口子,男主人三十歲就腦血栓臥床不起,女主人高挑漂亮,門口經(jīng)常過的地痞無賴天天撩姑娘,可沒一個人跟這女人逗貧調戲,地痞也覺得欺負人丟臉。這會兒人老珠黃,但女主人這輩子沒在人前尷尬過。還有劉錚亮他爺爺,剛領的退休金被幾個小毛孩搶了,老爺子回來自己跟自己生氣,但是不報警,說:“有個孩子我認識,老佟頭的孫子,不學好,當混子。我這不是怕,我這是給老佟頭面子。老佟頭是沒了,可當年我一個人闖關東,第一年來東北,寒冬臘月冰溜子從房檐一直順到門檻,是老佟頭脫下來給我穿的第一條棉褲。搶我錢這小子,跟他爸一樣,都是混子,老佟頭這輩子可憐啊,兒子兒子不行,孫子孫子不行。”然后他爺爺就把被搶這事忘了。 你說這地方人差勁吧。大半夜晾在窗護欄里的衣服,除了內褲不偷什么都偷。劉錚亮他媽去年夏天回一趟撫城辦戶口,也沒帶換洗衣服,本想在老房子住一宿第二天就走,結果天亮一看,衣服、衣服掛甚至鐵夾子都給順走了。劉錚亮他媽這個恨哪,急忙打電話給他爸讓他送衣服來。 你說這地方人厲害吧。劉錚亮剛考上大學的那一年,正好趕上大下崗。炭素廠、化工廠、油氈紙廠、機械廠、叉車廠、鋼鐵廠、西露天礦,從西向東這條馬路上的所有廠子都在開人。劉錚亮他爸這些工人們晚上串門討論的,都是你多少錢買斷工齡,他多少錢買斷工齡。菜市場里老爺們兒蹲在馬路邊,手上拎著串成百葉窗一樣的一排長方形小木板,上面寫著瓦匠、木工、水電、力工……會得越多,木板越長。大冬天吐口痰一分鐘就結冰,這幫人腳底下踩著的冰都不是雪化出來的,全都是痰凝結成的。十個人一堆,八個人一圈,從早到晚就這么在路邊等著。他們會壘火炕、打柜子、修水電,還能扛二百斤的大包。按理說都挺牛的吧,白天凍一天了,天黑了不回家,還會有幾個人去小飯館喝點兒酒。三個老爺們兒就敢要五個羊肉串、兩盤涼菜、一盤尖椒干豆腐,還有十二瓶啤酒。窮人窮出傳承之后,都能窮出儀式感來。就比如尖椒干豆腐,如果勾芡的汁水不沾盤子,那就是沒放淀粉,工人階級就不干了,幾個人就嚷嚷起來:“老板,你這買賣還能不能好好干了?國宴大菜俺家沒做過,我也吃不起,我就不挑了,尖椒干豆腐能那么做嗎?芡汁都沒有,這豆腐本來該水嫩彈牙跟十七八歲小姑娘的臉蛋兒似的,你這可好,炒成了個老娘們兒飽經(jīng)滄桑! 這塊裝完了,回頭見隔壁桌有兩個熟人,也招呼過來一起喝。到結賬的時候,五根羊肉串五塊錢,兩盤涼菜六塊錢,尖椒干豆腐六塊錢,十二瓶天湖啤酒十四塊四,一共三十一塊四。還有隔壁桌的兩個涼菜和一個烤雞架,七塊五。可這兩個人也過來喝酒了,后面又叫了十瓶啤酒十二塊錢,到底誰喝的,兩邊意見很不統(tǒng)一。幾個人摸了半天兜,誰也不想請客,罵一句同伴:“你好意思總白吃,天天混,什么時候見你結賬了?”對方也罵:“我們吃得好好的,你叫我們并桌過來的,咋地,吃完了不請了?” 一共五十塊九毛的一頓飯,打起來了。酒瓶子滿天飛,兩個輕傷,兩個輕微傷,就一個當初組局的哥們兒,吃到一半的時候躲結賬上廁所跑了。警察錄筆錄說,一共五個人吃飯怎么就四個人打架,哥兒幾個這才發(fā)現(xiàn)這孫子跑單了。 你說這地方人慫吧。1998年,劉錚亮家馬路對面機械廠工人住宅樓的田姨從鋼廠下崗了,沒活路,就轉悠在主干道的天橋上。蘭州人有句口頭禪,叫“黃河又沒有井蓋蓋”,意思就是活不下去就跳黃河吧。撫城沒有黃河,撫城有渾河,可水流太慢,不像“黃河之水天上來”,跳下去也不可能“奔流到海不復回”,估計就算沖到盤錦,也得晾在淺灘上。后來田姨自己跟人說,她去過渾河的和平大橋,她就怕自己跳下去腦袋扎到淤泥里,大腿還露在水面上,不體面,太不體面了。所以她才選擇天橋。 田姨一看橋下全是三輪車,俗稱“三蹦子”,撫城人叫它“小涼快”。為什么叫“小涼快”?因為夏天的時候坐在上面微風吹過,涼快。冬天天冷,小涼快支出一個小煙囪,里面還冒煙,燒煤取暖,燒油拉活。這些小涼快司機,都是下崗的。田姨一看,我這跳下去砸到同樣苦命的人太坑人,擦干眼淚回家“論成敗,人生豪邁”了。 后來,她支起一個攤,賣四川的麻辣燙,生意還算湊合,可是夏天的時候沒人大熱天吃麻辣燙,做買賣不能只做冬天不做夏天,那大半年喝西北風也不行。撫城是滿族、朝鮮族、漢族混居的地方,沒有什么東西不能拌一拌,燙好的菜不放湯,直接加調料拌一下就好,這樣夏天生意也能做。就這么的,“麻辣拌”誕生了。四川人不是喜歡復合味嗎?那撫城人來一個立體的復合味,一道菜里麻辣酸甜齊了。想要吃得習慣,還是需要一些鋪墊的,喜歡的人回到家鄉(xiāng)能吃出媽媽的味道,不喜歡吃的人吃一口只能吃出繼母的味道來。后來,田姨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開了有幾十家分店,但是人沒走,還在撫城。劉錚亮上一次看到她的時候,她脖子上的金鏈子都快比手指頭粗了,用貂皮大衣把自己裹成了球。 同時期的沈陽下崗工人發(fā)明了烤雞架,就用煉鋼的焦炭烤,燃料是從廠里順出來的,F(xiàn)在小零食包裝上都喜歡寫“炭燒”,那是木炭。那些年,吃烤雞架要是不用焦炭,沒有足夠的煉鋼灰質和極低的硫化物釋出,就少了工業(yè)朋克的氣質。生產(chǎn)焦炭的過程雖然是一類致癌,可吃焦炭烤雞架不一樣,我們就是要用煉鋼的熱情烤雞架。窮,你買兩個羊肉串不可能從天亮嗦到天黑,鐵釬子會冒火星子的。但是雞骨架不一樣,沒多少肉,可它便宜,進貨價八毛錢一個,賣兩塊五,又禁得起咬嚼,上一瓶啤酒,就可以吃一天。但是,烤雞架沒能烤出品牌,工業(yè)朋克沒能轉化成復制量化的商業(yè)機遇。當年烤雞架的今天還在烤雞架,當年拌麻辣拌的今天當上大老板了。 道路決定命運。 這次從北京回撫城,劉錚亮是應邀來做一臺手術的。 劉錚亮有一個高中同學叫陳阿南,屬于他們班倒數(shù)五名蟬聯(lián)選手。當年高考的時候劉錚亮報了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陳阿南也聽了家里人的建議,報考了省內的醫(yī)學院。大學畢業(yè)后,陳阿南也沒考研,早早地在家人安排下回來,到了當?shù)刂行尼t(yī)院當大夫。 陳阿南打電話跟劉錚亮說:“老劉,我這有一個患者,需要做腦動脈瘤手術。我呢,跟你說實話,咱們這邊吧,設備啥的都有,硬件沒問題,就是人不行。這臺手術吧,還是挺有難度的,咱們小地方醫(yī)院大夫,不敢下刀,想請你來做一臺手術。你可是北京的大夫,咱們說難的手術,在你手里那都不叫事兒。對不,老鐵?” 劉錚亮已經(jīng)熟悉了他和陳阿南之間的套路,但流程是不能節(jié)省的,還是要稍微委婉拒絕一下,就說:“那你就讓患者去沈陽治唄,省城肯定能治。” 陳阿南又說:“老鐵,一來呢,沈陽陸軍總醫(yī)院神內手術現(xiàn)在也排隊呢,專家大夫約不上;二來呢,我也是想給你介紹活兒。你看這臺手術做了,你飛一刀,五萬塊錢,多順當。手術成功了,家屬再來一個紅包打賞,這不就都進自己兜了么! 電話那頭家屬的耳朵就湊在陳阿南的手機旁聽著,劉錚亮得在這邊表現(xiàn)得不是那么情愿,這是一種默契。不情愿,家屬就會讓渡一些權利,大老遠來給你做手術,那就是給朋友面子,幫一個忙,這樣后續(xù)就很難有議價空間。 這個表演要求對劉錚亮來說,有點兒難。如果不是為了他想象中的那種完美的婚后生活,他是不愿意和陳阿南這種人有過多接觸的。但是現(xiàn)實逼著他得習慣陳阿南這樣的人。現(xiàn)實這個東西很有意思,你不按它的意思走,它就給你安排一條更難的路線。愛走不走,早晚得走。 劉錚亮跟陳阿南是這么分工的:陳阿南負責在撫城找到合適的患者,那種家里還算有些錢,但是又沒什么能耐可以到中國最好的醫(yī)院排上隊的。你在撫城吆五喝六,可是去北京任何一所知名醫(yī)院,您該住走廊住走廊,甚至有可能排不上一張床位。陳阿南找到患者,再隆重介紹劉錚亮,說他是本鄉(xiāng)本土考出去的醫(yī)學博士,又說劉錚亮所在的醫(yī)院,那可是中國最好的醫(yī)院,你要不信,行醫(yī)資格證給你看,這可是開顱手術,不是治甲溝炎,沒兩把刷子誰敢胡來。 他招徠到客,再談一個價,當然這孫子從來不白干活,傭金抽多少他從來沒告訴過劉錚亮,劉錚亮也不多問,反正手術費有就成了。這在醫(yī)生行,有一個名詞:飛刀。 幾年前剛工作的時候,劉錚亮他爸媽就開始著急了,畢竟讀完博士都三十歲了,個人問題還沒著落。他們就催著劉錚亮趕緊談戀愛,但是又不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老兩口兒都是1997年第一批下崗的,住在撫城城西工人聚集區(qū)蘇聯(lián)援助中國“156”項目時附贈的工人住宅樓里面,剛從低保戶轉成退休職工,人均月收入從九百塊進步到一千八百塊,就開始幻想兒媳婦了。 劉錚亮說:“媽,咱家啥條件,哪個姑娘愿意跟我?” 他媽說:“咱家差啥呀?咱家你爺爺哪天沒了那就有兩套房了,咱住一套,租出去一套,或者直接賣了,一下子就寬敞了。” 劉錚亮說:“你可拉倒吧,咱家那老破房子是蘇聯(lián)人修的,歲數(shù)比我爸都大。我爺爺那套房子那還是偽滿時候日本人蓋的,這破房子以前電影明星李香蘭都住過,跟李香蘭一個歲數(shù)了,九十多年了,誰買呀?沒人買就沒有價格,沒有價格談什么家庭條件?” 他媽說:“再等幾年你爺爺?shù)姆孔泳统晒哦耍且徊疬w就老值錢了。” 劉錚亮說:“媽,你懂不懂啊,成古董就更不能拆遷了,就只能放在那了! 他媽說:“你不懂,有人買。” 東北人天生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智力優(yōu)越感,就是自己哪怕要學歷沒學歷、要經(jīng)驗沒經(jīng)驗,但是爺有眼光,爺眼睛毒著呢,看啥都準。這可能是幾代闖關東的人凝結成的幸存者偏差:你看,當年我祖上眼光就毒,知道往東北跑就能活,關里都餓死人了,他們就沒眼光。幌裎覀儊頄|北的,大馬路上撒種子都能活,水土好,這地方餓不死人你說行不行!所以今天我看這事就這么回事,扯啥里格楞呢。 劉錚亮他爸媽就這樣,極端地具有優(yōu)越感。 畢業(yè)頭一年,經(jīng)過朋友介紹,劉錚亮跟一個女老師認識了。名字不重要,反正她在這個故事里就兩場戲,不用知道也罷。她比劉錚亮大一歲,北師大畢業(yè),在海淀一個很著名的小學當老師。 當老師的人幾乎都有一個特質,習慣性地輸出思想,看到什么不順眼的事都要說幾句。談了一年左右的時候,她就開始訓劉錚亮:“我都跟你談了小一年了,咱倆以后怎么合計你得有個規(guī)劃吧,你想不想結婚?” 劉錚亮也沒別的可選擇的臺詞,畢竟人家姑娘都三十一了,這要是在撫城都沒法稱呼她是姑娘了。一年時間,該了解的也都了解了,行不行確實得給人家一個痛快話了。劉錚亮只能說:“想! 她說:“那咱們合計一下,在北京買房吧,準備安家。我們家出一百萬,你們家出一百萬,咱倆再貸款一百五十萬,一步到位,買一個兩居室。咱也別在海淀買,太貴,一平米都八九萬了,買個房子六七百萬實在背不起。咱就在郊區(qū)昌平買,我們教師的子女都有學位,也不用買海淀學區(qū)房還能去海淀上學,三百五十萬,就足夠了! 她說這話的時候,劉錚亮一個月的工資八千,她一個月六千五。 這筆賬算得沒錯,姑娘說的話也句句在理,沒撒潑打滾,也沒胡攪蠻纏。唯一的問題是,劉錚亮家沒有一百萬。他媽一直盼著拆遷的他爺爺那套老房子,是1978年落實政策的時候補的二層小樓,建筑面積一百五十平方米,托李嘉誠生得晚的福,沒有公攤面積。撫城是一個資源枯竭、人口外流的城市,這樣一個老樓,由于面積太大、房子太老,還要低于市場價百分之三十,隔壁鄰居掛牌二十五萬,大半年沒人買。所以劉錚亮他媽的如意算盤少了好幾個算珠,根本扒拉不動。 就在這籌錢的當口,陳阿南給他介紹了第一臺手術,劉錚亮就是這么上的賊船。 這次回來,陳阿南介紹的這個活兒,開口就是五萬,遠遠比以往幾千塊錢的有誘惑力,想想遙遠的回龍觀的房子,劉錚亮沒有拒絕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