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故事女王樁樁快樂講述永樂帝后“出墻”傳奇,大明永樂帝唯一的皇后傳奇。如果不能擁有絕世的容顏,那就做出絕色的姿態(tài)。清麗文字中蕩起大氣磅礴,最初的心動與最誠摯的愛情。春郊試馬,箭如星,神采飛揚;仨帲嗤跣膭,景隆癡狂。月夜贈蘭情竇開,策馬草原輕嘆息。圣旨下,入主燕王府,空惆悵。風云變,太子薨;帝王逼,難退讓。慨然而靖難,廝殺戰(zhàn)場。笑揮長劍指天下,漫舞銀槍并八荒。宮墻外,乃心之所向,任翱翔。歌一曲豪邁激昂的《滿江紅》,吟一首柔情繾綣的《蝶戀花》。 燕王的日月(上)·第一章 下馬威 “錦曦!錦曦!”伴隨著陣陣喊聲,叮叮咚咚的腳步聲由遠而近。 “小姐,肯定又是表少爺!”珍貝嘟著嘴忍不住抱怨。 錦曦斜倚在貴妃長椅上,纖細的手懶懶的抬起一卷書翻看,對侍女珍貝的話語恍若未聞。春風從十字楔合梅蘭竹菊雕花木窗外吹進來,藍色百褶絹紗羅裙漾動著,似一泓湖水輕柔地漾起了水紋。一襲墨黑的長發(fā)順著腰背傾泄下來,幾縷發(fā)絲在她身側俏皮地飄動,映著層淡淡的陽光,整個人籠罩在溫暖的淺黃色澤中,像極了唐代周昉的仕女圖:“蘭麝細香聞喘息,綺羅纖縷見肌膚”。 珍貝侍立在她身側不禁嘆了口氣,這般溫柔嫻靜的小姐,怎么惹上莽牛似的表少爺呢,三天兩頭不厭其煩的來打擾,每次都強拉著小姐出府。有哪一次小姐回來不是嚷著腰酸背疼的?珍貝對這位表少爺越發(fā)的不滿。 她正暗自埋怨著,廂房的門便被大力地推開,一個十五歲左右濃眉大眼的少年喘著氣大步走了進來:“錦曦!走!晚了就來不及了!”說話間手已壓在錦曦正看著的書上。 錦曦這才微側過頭瞟了少年一眼,目光一轉落在他壓著書的手上。她什么話都沒說,只這么一瞥,散發(fā)出淡淡的威儀。 少年訕訕的拿開手,語氣里帶著求懇:“好錦曦,好表妹……” “珍貝,給表少爺沏碗茶來!鼻迦岬穆曇魪腻\曦口中吐出,不緊不慢,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命令語氣。 珍貝這才有時間對少年一禮:“請靖江王安,表少爺請稍息片刻! 少年不耐煩的揮揮手說道:“免了,快去!” 錦曦眼角余光瞅著珍貝出了房門,聽到她走下繡樓的足音消失,突然就跳了起來,捉住少年的耳朵使勁一擰,罵道:“死鐵柱!不守約定!讓爹媽知道怎辦!” 此時的錦曦似換了個人,渾身充滿了活力,明眸光華流轉,薄怒含嗔,俏皮靈動。 少年委屈的揉揉耳朵,眼睛里露出一股子企盼之意:“錦曦,只有你能幫我報仇!我這不是著急嘛!” 錦曦嘴一翹,亮若晶石的雙眸里多了分嘲諷,頭微微偏著吐出一句:“誰敢欺負我大明王朝的靖江王?找皇后娘娘告狀去啊,娘娘可是最疼你不過。” 少年漲紅了臉,他正是當朝洪武皇帝朱元璋的親侄孫朱守謙,開朝受封的第一批十個親王之一,且是唯一一個非皇帝親子的靖江王,就這重身份已知朱守謙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他自小在皇帝皇后身邊長大,南京城人人知曉這么一位仗著圣眷深厚向來飛揚跋扈的靖江王。無事不敢招惹,有事更避他三分,他幾時受過這等奚落?被錦曦不陰不陽的損了兩句,朱守謙當場就漲紅了臉就想要發(fā)火。瞧見錦曦明麗不可方物,嬌俏斜睨著他的模樣又軟了下來:“好表妹,這怎么好意思去告狀嘛,這不白讓人家瞧不起!” “誰敢瞧不起你?怪了!卞\曦閑閑地說道,慢慢躺回貴妃椅上,重新拾起了書本,細細的讀著,當屋里沒朱守謙這個人似的。 見錦曦不為所動,朱守謙一時之間竟急得在屋子里團團轉悠了幾圈,這才紅著臉吞吞吐吐的說了實情:“月初與太子殿下,二皇叔,朱棣還有那個可惡的李景隆賽馬比箭,商定誰落敗要請他們去得月樓吃飯……” “嗤!”一聲嘰笑從錦曦嘴里溢出,“一頓飯而已,你又不是請不起!” “要只是一頓飯我著什么急?不就是吞不下那口氣么?”朱守謙氣惱的說道,“太子殿下和二皇叔我就不說了,朱棣永遠昂著頭斜著那雙眼睛,一副瞧不起人的樣子,他是長輩也不說了,偏偏那個李景隆,他爹曹國公李文忠會打仗,他不過就是個浮浪公子,也敢瞧不起我!” “你連李景隆也贏不了?”錦曦聽出了朱守謙的火氣,搖了搖頭恨鐵不成鋼。 “我……”朱守謙語塞,他連自己看不起的浮浪公子爺李景隆也沒打贏,不由得氣極敗壞地說道:“錦曦,我今天約了他們再比過,這次我非得贏不可!” “好啊,去吧!贏了回頭我繡個香囊給你! 朱守謙眼睛一亮,又訥訥地說:“我,我想讓你去幫我!” “我去?我又不是你,我贏了,你有什么光彩?” 朱守謙見錦曦語氣有所松動,忙鞠躬作揖討好的說:“錦曦你有所不知,你好歹也算是我的家人,你贏就等于我贏!李景隆不過比我多中一箭而已,你幫我好不好?”朱守謙嘿嘿笑了,“只要你肯出手,他們都不是你的對手!” “你就這么有信心?”錦曦語氣仍然淡淡的,她才十四歲,多少帶著小孩心性,聽朱守謙這般推崇,心中也有幾分被朱守謙恭維的喜悅。 朱守謙大大咧咧習慣了,卻也粗中有細,嘻笑著對錦曦道:“你穿男裝看上去就是個不懂世事的小公子,不知你的底細,朱棣和李景隆戒心不強,肯定全力防范我,你趁機就贏了唄! 錦曦嗔他一眼:“叫他四皇叔!再不濟也要叫聲燕王殿下!別給人聽見告到皇上那兒去,治你大不敬之罪!” “朱棣不過只比我大一歲……”朱守謙嘟啷著,抬頭看到錦曦的秀眉微蹙,眼神逼視過來,硬生生把后面不敬的話吞回了肚里。 他誰都不怕,偏偏害怕比他小一歲的表妹錦曦。別看今年十四的錦曦個頭比他矮上半頭,朱守謙卻吃足了虧。 朱守謙的母親與錦曦的母親是同胞姐妹,洪武皇帝打天下時淮西舊將謝再興之女;噬腺n姐姐嫁了太祖皇帝親侄朱文正,妹妹嫁了麾下猛將徐達。朱文正夫婦倆過世之后朱守謙就被太祖皇帝與皇后接到了身邊撫養(yǎng)。 父母雙亡的他打小就把姨母家當成了自已家。他清楚的記得去年春節(jié),徐府上上下下喜氣洋洋,說是從小被送到棲霞山的大小姐徐錦曦回府了。他對這個聞名卻未見面的表妹好奇之極,等不及吃飯就闖到了內院。 白雪中,他看到一抹纖細的身影站在梅樹下賞梅,看衣著打扮便料定這個陌生少女便是徐家大小姐錦曦。朱守謙當時壞壞的笑了,起了惡作劇的心,放輕了腳步想去嚇嚇她。 還沒走近,一縷暗香飄來,徐錦曦已轉過了身子。他只覺得腦中“嗡”的一聲變成了一片空白。一張皓麗無雙的臉上嵌著黑白分明的眼眸,秀眉微揚不解的看著他。朱守謙情不自禁喊了一聲:“娘!” 徐錦曦微微錯愕已然明白,嘴邊漾開了一抹笑容,神色溫柔之極:“是守謙哥哥吧?” 他這才回神,徐錦曦長得肖似她母親,自然也像他的娘親。 朱守謙父母過世的早,他才四歲就被朱元璋收留在身邊,他只有一幅母親幼時的自畫像,是在出閣前畫的,年紀也如錦曦般大小?串嬒駮r間多了,朱守謙一見錦曦,幾乎以為是母親從畫上走了下來。 聽到錦曦喚他守謙哥哥,他方明白過來,便有些下不來臺,臉跟著轉紅的同時用倔傲掩飾著失口的難堪,從徐府丫頭口中聽來的消息沖口而出:“你神氣什么!你一出生算命的就說你不長命,在家與長兄犯沖,這才送你去棲霞山休身養(yǎng)性,要不是過春節(jié),才不會接你回來!” 話才說完,只覺得天旋地轉一個趔趄已臉朝下趴在了雪地里,塞了滿嘴冰雪又冷又痛,背上踏著一只腳壓著他翻不了身,頭頂傳來一個清亮的聲音懶懶的說道:“草包!” 皇上皇后憐他自幼失去雙親,倍加寵愛,朱守謙若論圣眷遠勝現任幾個正牌親王,聽了錦曦這句話就死命的掙扎起來。 然而背上踏上的那只腳如有千斤重,任他怎么掙扎也無濟于事,臉被壓著嘴里塞滿冰雪也喊不出聲,他不過才十四歲,臉憋得通紅,眼里委屈的急出了淚。 這時徐錦曦才放開腳,拍了拍手蹲下來看他:“守謙哥哥不要生氣嘛,錦曦想回家得很呢,你這樣說,錦曦好傷心! 他氣憤地轉頭看去,錦曦眸中盛滿委屈與凄楚。朱守謙愣了片刻,滿腔悲憤與怒火煙消云散,再也發(fā)作不得。想想錦曦離家十年,自己才見面就出口傷她的心,忙吶吶地道歉:“對不起……” 錦曦燦爛一笑,一抹狡猾的神色從眼中飛快掠過,小臉已如帶著露珠的花兒怒放起來。 朱守謙立馬覺得春暖花開,不管一身的狼狽直跳將起來:“錦曦你好漂亮!我去和姨母說,別讓你再走了!” “謝謝守謙哥哥,不過,可不可以不要告訴別人錦曦會打架?娘會不高興,大哥也會討厭錦曦!”錦曦放軟了聲音,半點不像方才把高自己一頭的朱守謙摔翻在地,還用腳踩他背的刁蠻樣,帶著懇求的目光巴巴地望著朱守謙。 朱守謙腦中又是一熱,保護欲油然而生,早忘了剛才的羞辱和尷尬。 當時朱守謙十四歲,徐錦曦才十三歲。 從那之后,朱守謙就纏上了徐錦曦。兩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在徐府諸人眼中兩小無猜的玩伴而已,根本不知道在山上住了十年的徐錦曦身懷武功,而向來因為皇帝皇后寵愛驕橫霸道的靖江王朱守謙已被錦曦軟硬兼施制得服服貼貼。如錦曦的貼身侍女珍貝便認定是朱守謙強著拉小姐出去玩,絲毫沒有懷疑是錦曦逼著朱守謙掩護她逛遍了整座南京城。 “表少爺請用茶!”珍貝這時端著茶盤推門而入。 “珍貝,表少爺請我出府去吃八珍雞,他不要你跟去,守謙哥哥說他會保護我的。”錦曦面不改色的撒著謊。 珍貝急道:“可是夫人和大公子說,小姐去哪兒,珍貝一定要同行的!” 錦曦只柔弱的望向朱守謙,他就跳了起來:“我?guī)П砻萌コ詡飯也這么羅嗦!哪次沒好好的送回來!”當下也不管珍貝,拉了錦曦的手就往外走。 珍貝知道這位靖江王向來說一不二,夫人也要讓他三分,又氣又急恨不得馬上稟了夫人與大少爺攔住他,朱守謙聽了錦曦吩咐,私下里又是恐嚇又是給珍貝買小禮物軟硬兼施,珍貝只能嘆口氣朝兩道遠去的背影喊了聲:“王爺,小姐身體弱,你多顧著她!” 聽到珍貝喊聲,錦曦回頭可憐兮兮地笑了笑,一副被朱守謙逼著出府的模樣。 朱守謙瞧見心里哀嘆,徐錦曦你可真會裝!便想給她一個好看,手上便略一使勁,然后一陣奇痛傳來,他松開手跳著腳甩著呼痛:“徐錦曦!” 錦曦似笑非笑的看著他,站在春風里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鐵柱,你不想報仇了?” 朱守謙馬上回魂:“剛才是情不自禁,著急了……” 錦曦也不戳穿他,抿了嘴笑道:“馬車在哪兒?” 徐府側門停了輛馬車,錦曦扶著朱守謙的手輕輕進了馬車。朱守謙跳上馬對親衛(wèi)喝道:“快,去城郊!” 出了城門,已有親衛(wèi)牽著兩匹馬候著。 “錦曦,好了沒?”朱守謙急急地朝馬車里張望著。 車簾輕輕一挑,男裝打扮的錦曦走了出來,她翻身上馬,親呢的拍了拍馬頭,大聲喊道:“鐵柱,走!給你報仇去!” 這時的錦曦與閨房里文靜看書的女子判若兩人。她換了身寶藍色窄袖長袍,玉帶勒腰,頭發(fā)用玉環(huán)束起戴著頂紗帽,腳踏粉底皂靴,英姿颯爽,毫無半點女兒羞態(tài)。 朱守謙興奮地拍馬追上:“錦曦,你這一打扮南京城沒哪家公子比你!” “鐵柱,哦,表哥,記著,我是你表弟,謝非蘭!”錦曦用了母性,她這一年里逼著朱守謙帶她出去玩,一直用這個名字,朱守謙甚為識趣,馬車里早就備好了更換的男裝。 有次朱守謙奇怪地問她:“明明姨母知道我?guī)愠鋈,為何還要換裝?” 錦曦悠悠然地說:“如果遇上找茬打架的,你又打不過,難道要魏國公府的小姐出面打?傳了出去,父親的臉面往哪兒擱?” 朱守謙想想覺得錦曦說的有道理,渾然不知自從與錦曦在一起,她哪次說的自己覺得沒有道理。 一行人風馳電掣地來到城郊。暮春四月,城郊芳草依依青碧連天,綠意直染到了天盡頭。養(yǎng)眼之極,陽光也不甚濃烈,帶著適宜的溫暖灑將下來,懶洋洋的感覺油然而生。 深深呼吸了一口混著泥土青草香的空氣,錦曦呵呵笑了:“成日在府里裝乖,悶也悶死了,鐵柱,可多謝你啦!” 朱守謙遠遠的已瞧到大樹旁搭起了涼棚侍衛(wèi)簇擁著那幾位或站或坐,不由得恨恨地說:“贏了李景隆,讓那龜孫子請客,這回不去得月樓了,要去玉棠春!” “玉棠春?新開的酒樓?”錦曦一年來游遍南京城,但凡知名的酒樓無不去嘗鮮,偏偏沒有聽說過這個酒樓。 “咳咳!”朱守謙知道說漏了嘴,強咳兩聲掩飾,轉開了話題,“表,表弟,你幫我贏了,回頭,我送你一把好劍!” 錦曦不屑的撇撇嘴:“我要裁云,你弄得到么?” 倚天斬鯨,裁云擊隼。 世上最厲之劍莫過倚天。李白曾有詩云:“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 世上最利之劍則是裁云,據說此劍劍身狹窄輕柔可纏于腰間,劍出之時無聲無息,吹發(fā)立斷,連最敏捷迅猛的鷹隼也難以逃離劍光之鋒銳。 朱守謙再驕狂也搖了搖頭:“倚天藏于內庫,皇上都舍不得用。裁云卻不知下落,這事哥哥可辦不到了。” “那我不要劍了,你這個月必須請我出來玩十次!”錦曦得意地想裁云劍就在自己手里,朱守謙怎么可能拿到。她不過是想趁著父親魏國公徐達不在家之時多溜出府來玩玩罷了。她高興地伸開了雙手在朱守謙面前晃了晃,眼睛卻一直看著前方樹林下的人群。 “十次?!”朱守謙大驚,頭跟著大了起來。照說他這個靖江王爺因為父母早亡,一直被皇帝皇后當成心肝寶貝一樣疼著,比自家兒子照顧得還上心,幾乎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遇上錦曦他卻覺得頭大如斗,絲毫辦法都沒有。 朱棣謙瞧著錦曦翻開的手掌暗想,十次?!這個月過了一半,另半月天天去魏國公府把錦曦從家里弄出府去,姨母和大表哥徐輝祖面前可怎么說項才好。 錦曦見他臉上神色變幻不定,知道朱守謙為難,她眼珠一轉,輕聲對朱守謙說:“表哥,我看李景隆那小子在對咱們撇嘴呢! 朱守謙腦中一熱想也不想便豪爽地答道:“好,十次就十次!只要你每次出來平安回去不叫姨母和大表哥埋怨就好!” 錦曦心中大喜,從棲霞山回家后這一年多,母親吩咐了珍貝成天監(jiān)視著她讀書習字描紅繡花裝大家閨秀悶也悶死了。她想起后半個月可以明目張膽的出府逍遙,臉上的笑容怎生也掩飾不住,發(fā)出珠落玉盤似的脆生生的笑聲。 紅唇輕啟間露出一口雪白的貝齒,朱守謙一顆心怦怦跳動,別說姨母的責備,大哥徐輝祖的抱怨通通拋在了腦后,只覺得能讓錦曦這般快樂,別說出府去玩,就是讓他去撈水底的月亮影子,他也毫不猶豫。 錦曦歪著頭看了看他,猛的一揮馬鞭:“表哥,看非蘭給你報仇!”馬揚開四蹄往樹林處狂奔而去。 朱守謙回過神趕緊跟上。 待到近了,一行人下了馬走進涼棚,太子朱標,秦王朱樉,燕王朱棣與李景隆正在飲茶閑聊。朱守謙搶前一步團團施禮:“侄兒守謙請?zhí)拥钕,二皇叔,四皇叔安!?br/> 錦曦忙跟著行禮。 “守謙不必多禮,這位小公子是……”太子朱標虛扶一把,溫和的開了口,眼前一亮,暗暗贊嘆好一個粉雕玉琢的人兒。 “回殿下,是守謙的表弟謝非蘭。剛從鳳陽老家來南京,守謙就帶她來長長見識! 錦曦回到南京才一年多時間,除了朱守謙從未與外面的人接觸過,不由得好奇地抬眼看去。只見太子二十歲左右年紀,長身玉立,朱面丹唇,面目和藹,目光里閃動著一種奇異的光芒,看自己就像看到……看到珍貝做的桂花糕。 錦曦知道自己看到桂花糕時眼睛里就放出了這種光。她想不出別的比喻,只覺得這位太子爺豐神俊朗,渾身透著股書卷氣,目光如春天的湖水,看著暖洋洋好不舒服,又覺得那目光里似藏著什么東西,瞧不明白。不由多看了幾眼。 朱守謙見錦曦目不轉晴看著太子,便扯了一下她:“非蘭,這位是我二皇叔秦王殿下,這是燕王殿下。這是曹國公府的公子李景隆。” 錦曦趕緊收回目光一一見禮。 秦王朱樉面目較瘦,與太子長得極像,錦曦敢肯定他們是一母同胞所生。秦王的嘴緊抿著,上下打量著她。他的目光偏冷,被他一眼瞥過,錦曦便覺得渾身如浸冰水。她疑惑的發(fā)現秦王的眉毛微微揚了揚,似若有所思。難道被他發(fā)現自己是女扮男裝? 沒等她想明白,又一道冷然的目光射了過來。錦曦含笑偏過頭去,見瞧她的人是燕王朱棣。她心里打了突,與太子和秦王不同,燕王是另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他才十六歲,身形已見挺拔,與兩位皇兄一般高矮。劍眉斜飛入鬢,鼻梁直挺,一雙單鳳眼薄薄的散發(fā)著勾魂魅意,果然是龍生九種,各有不同。 燕王懶洋洋地坐著,手中端著茶杯把玩,卻用那雙狹長的單鳳眼睥睨著錦曦。錦曦暗道果然如朱守謙所說,眼睛是長在頭頂的。 再與李景隆見禮時,錦曦差點笑出聲來。這位曹國公府的大公子面目倒也清俊,回禮時舉止得當,卻裹在一身花團錦簇中。窄袖銀紅色深衣袍子上金絲銀線繡滿團花,領間袍角衣袖無不遍布錦繡。腰間絲絳上光五彩荷包就掛了三個,因隔得近了,錦曦嗅到陣陣淡淡的香風,顯然衣袍是熏過香的。見他手指上不僅戴著白玉板指,左手無名指上還有只紫金蘭形花戒,漫不經心地帶出一絲優(yōu)雅的痞氣。 想他父親曹國公十九歲就馳騁沙場,名揚天下。洪武五年還與父親一起遠征北元威鎮(zhèn)大漠,李景隆身上不僅看不出半點將門之后的威風,若敷粉施朱便與樂伶媲美。她總算是明白為何朱守謙要說李景隆是浮浪之人了。 秦王與燕王見禮時只虛扶一把并未說話,李景隆卻漾出滿面笑容對錦曦道:“今日見了世弟方知潘安宋玉之顏也不過如此!” 錦曦有點不好意思,面上微笑不變:“李世兄豐儀南京城獨樹一幟,聞名不如見面,小弟嘆服!” 李景隆目中飛快閃過一絲詫異,沒有接口,側身對朱守謙合手夸張的深深鞠躬:“景隆見過靖江王爺!” 明明是正該見禮的,李景隆這般玩世不恭的一禮倒顯得不正經了,他對朱守謙向來如此,朱守謙又拿他沒辦法,手一揮大聲道:“免了!” 太子笑了笑問道:“聽說守謙這些日子苦練騎射,今天怎么個比法?” “大哥,臣弟就不參與了,四弟和守謙景隆年紀相仿,讓他們去比試吧,臣弟陪大哥品茗觀賽,比試完了吃個便宜飯就成了。”秦王提議道。 太子和秦王都是二十一二歲的人了,與十五六歲的孩子比試也覺得勝之不武,太子當下笑著答應:“這法子好,無論勝負如何,都有得吃。我與二弟觀戰(zhàn)做評,你們去吧。” 朱守謙看了燕王與李景隆一眼,故意想了半天才說道:“非蘭貪玩從未比過騎射,我這做哥哥的自然不能叫他觀戰(zhàn)不玩,守謙便與非蘭對燕王和景隆吧! 朱棣懶洋洋地喝著茶沒有吭聲。李景隆卻“撲哧”笑出聲來,他輕咳了兩聲忍住笑指著遠處的小山坡道:“那里有十個皮囊,每人十箭,那一隊射得多為勝!” “瞧景隆神色,如此有神算?本王可是苦練騎射多日,好歹也比成天浪跡煙花柳巷之人強!”朱守謙最氣不過就是李景隆對他的不屑,出言譏諷。 李景隆不以為意嘿嘿笑道:“王爺放心,景隆不才,擋住王爺的箭倒也有幾分把握,燕王殿下神射聞名軍中,沒準兒,殿下還用不著那么多支箭便贏了呢! 言下之意,他只消用十支箭把朱守謙的箭全射飛就成了,朱棣自然全中得勝。對錦曦壓根兒就沒放在眼中。 朱守謙一愣之后氣得跺腳,他回頭看看錦曦,她正低著頭不知在想什么,朱守謙對錦曦放心的很,哼了一聲,出了涼棚翻身上馬,揮鞭指著李景隆說:“今日本王就讓你輸個心服口服! 四人接過侍衛(wèi)遞過來的弓箭。朱守謙與錦曦分得十支藍色的箭,朱棣和李景隆是紅色的箭。 錦曦把弓往手里一拿,李景隆忍不住笑出聲來:“世弟方便開弓么?” 朱守謙與朱棣回身一瞧。那弓豎起來足有四尺長,只比錦曦短上一頭。與其說她拿著弓不如說她是提著弓,那模怎么看怎么覺得滑稽,都笑了起來。連燕王眸子里的那片傲然也融化了不少。 朱守謙暗暗后悔應該專門為錦曦打造一張小一點的弓,此時后悔也來不及,看著錦曦提著大弓的模樣又想笑又忍不住擔心。他知道錦曦武功高強,卻沒看她射過箭,眉頭便皺了起來。 錦曦聽到哄笑聲,臉上飛過一抹紅暈,心里已暗暗惱怒。她不露聲色輕聲道:“李世兄不必擔心,有表哥在,想必會贏的!笨聪蛑焓刂t的目光中就充滿了崇拜之意,朱守謙放下了心,覺得身子骨一下子輕了起來。 她身材尚未長成,個子矮小,身材單薄,露在外面的肌膚瑩白如玉,實足粉裝玉砌的嬌嫩小公子,見她認真無保留地信任著朱守謙,小臉緋紅,神情天真,三人心里不由自主的憐愛起來。 李景隆看了眼朱棣,目光一碰兩人心領神會,均在心里想著等會兒不讓他倆輸得太難看就是了。 朱守謙再一次忘記曾被錦曦摔翻在地的狼狽,豪氣干云地拍拍胸口道:“非蘭跟著我,看哥哥怎么贏他們的! 錦曦又是靦腆一笑。朱棣和李景隆就有種贏了她無疑會讓她難過的情緒,他二人從小玩到大,一個眼神已知對方心意,再次決定打個讓手,瞧在錦曦面上不施全力,略勝一籌便住手。 春日的陽光灑在山地上,草浪起伏,隱有花香傳來。這里視野開闊,只見遠處小山坡微微隆起,上面早豎起了十根木樁,吊著十個皮囊。 錦曦和朱守謙大喝一聲:“駕!”揮鞭策馬往小坡沖去。 被錦曦的模樣與這春日美景弄得沒了斗志的朱棣和李景隆相顧一笑,不慢不慢的拍馬追了上去。 朱棣生于亂世軍中,弓馬嫻熟,雖然晚一步策馬,瞬間便趕過朱守謙,堪堪領先一個馬頭。 李景隆也不急,貼住了朱守謙。錦曦騎術不及三人,落在最后。 轉眼工夫,離山坡只有幾百尺,朱棣張弓搭箭射向坡上懸掛的皮囊。錦曦看得分明,這一箭遠在五百尺外,卻氣勢如虹。她還不及反應,一只皮囊已然落地。 “好箭法!”李景隆大聲贊嘆。 眨間功夫,馬又近了一百尺。不等朱棣再射出第二箭,錦曦手一探從箭囊中取出三箭張弓如滿月,連珠射出三箭,弦響箭急霎時三只皮囊被藍色箭矢射中,掛在木樁上頗為醒目。 當箭風從身后掠過,朱棣劍眉一蹙,以為是朱守謙所發(fā)箭枝,他心中生疑,朱守謙苦練這十來日就有此成績?他冷笑一聲倒也不急,反手拿出五箭竟要使出五星連擊之法。 這時李景隆與朱守謙也紛紛射出箭枝。李景隆笑嘻嘻地并不射向皮囊,枝枝紅箭不偏不斜只對著朱守謙射出的藍箭而來。他先前倒沒有說大話,也沒有夸張半點,朱守謙每一枝箭射出,就正巧碰上李景隆的箭,更有一枝箭角度刁鉆似無意的就撞開了朱守謙的還射中了一只皮囊。 朱守謙氣得大罵出口:“李景隆你這是非和本王作對不可!” “王爺,景隆不過僥幸射中一只皮囊罷了,若王爺覺得景隆不該射飛您的箭,直說便是,相信燕王殿下也沒有比試的興致了!” “你!”朱守謙氣得無語,兩人手中此時已無箭,他只能寄希望于錦曦了。 兩人斗嘴之時,錦曦看到朱棣的五箭已飛向剩下的五個皮囊,當下從馬背上站了起來,她的馬跑在最后面,前面三人并不知道她已站在馬上開弓。 箭帶著疾風飛向皮囊,朱棣嘴邊已浮起些微的笑容,他從小在軍中長大,對自己的箭技十拿九穩(wěn)。 眼看已中目標,卻有后發(fā)前至的幾抹藍色撞開了紅箭。三人駭然回首。只見錦曦如天人一般站立馬上,馬勁跑急沖帶起馬鬃飛揚,錦曦穩(wěn)穩(wěn)站于馬鞍上,顧盼神飛。陽光在她身后淺淺的圍了層光暈,如玉雕的容顏帶著難以形容的明麗。三人不覺瞧得癡了。 錦曦趁他們一愣之間疾沖而至,俯身拾起地上掉落的藍箭,引弓疾發(fā)。 朱棣最先回神,長喝一聲抽出余下箭枝射去。也就剎那功夫,氣囊已全被藍箭掉中,朱棣的紅箭緊跟而至射中系斷了系住氣囊的繩子。 “馭!”錦曦拉住韁繩停住馬,高興得笑了,她對朱棣李景隆抱拳一禮:“燕王殿下好箭法!這五只就算打平了,我和表哥也比你們多一只。殿下,李兄,承讓啦!” 朱守謙這才反應過來,高興得手舞足蹈:“我們贏啦!” 朱棣與李景隆對望一眼,目光中充滿了驚詫。原本穩(wěn)贏的局面瞬間竟輸掉了。 朱棣目中晶芒閃動,他深深的望著錦曦。這個謝非蘭真不簡單,先是用天真的表情迷惑他們,讓他們起了輕敵之心。然后能如此迅速的反應,準確判斷他的出手,后發(fā)先至。單這手功夫除非她是身懷內力的高手!朱棣開始仔細觀察著錦曦。 她精致的小臉上一雙眼眸里透著興奮的光,似乎所有的陽光都聚在她眼底。那張臉上散發(fā)出的光高傲神圣不可侵犯,正抬著下巴望著朱守謙得意的翻了翻兩只手掌。陽光從她手掌中濾過。一雙手潔白如玉,朱棣眉梢輕揚,瞧她對著朱守謙無邪而滿足的笑心里不知為何就堵了一口氣,說不出的郁悶。 錦曦還是小孩心性,又是得意又是興奮,一心想著后半個月的舒服日子,只看著朱守謙樂,卻忘記眼前的朱棣與李景隆也是心高氣傲。 她忘了不打緊,朱守謙卻是直直吐了一口悶氣,竟張狂的說:“天下沒有本王贏不了的事情! 朱棣看著得意的二人,鳳目中閃過一道寒意,還沒讓旁邊的人覺察,就已隱去,嘴邊反倒浮起一絲笑容來:“謝公子好武藝,本王最重英雄,今日甘拜下風,我們輸了! “表哥,要去玉棠春!”錦曦想起來之前朱守謙說的話,以為那是應天府最好的酒樓,自己從未去過,當然要去賞鮮。 朱守謙攔之不及,臉已紅了。 他是這種風流之徒?小小年紀就盼著青樓尋芳?朱棣原本的看重之心轉為不屑,心道此子雖有一身武藝卻不足以成大器,便冷著臉寒聲道:“謝公子另覓時日去吧,賬由本王付就是了。有太子殿下在,縱是輸了,本王也不敢請?zhí)拥钕氯ビ裉么海〕珊误w統(tǒng),哼!”說完朱棣也不理二人,打馬而去。 錦曦撇撇嘴也哼了一聲,對這位說翻臉就翻臉的燕王殿下當即沒了好感。 李景隆忍住笑打馬圍著錦曦轉了個圈,臨走時嬉皮笑臉地說:“謝世弟日后當是南京城第一風流之人,景隆也甘拜下風!哈哈!” 錦曦覺得二人莫明其妙,不解地看著朱守謙。 “咳,那個,玉堂春是秦淮河上的第一青樓!” 錦曦一聽,臉迅速紅了起來,她再不更事,也明白青樓是什么地方,無端端讓燕王看不起,讓李景隆嘲笑。好不容易得來的勝利卻鬧了這么出不知進退的笑話。氣惱之余揮鞭便打在朱守謙馬屁股上,“咴!”馬長嘶一聲立起,差點把朱守謙驚翻在地:“讓我丟人!有太子殿下在怎么可能去青樓!你害死我啦!” “那是玩笑話呢,好妹妹,”朱守謙手忙腳亂拉住馬,急聲道:“怪哥哥沒說明白!有太子殿下在,再怎么也不能明名張膽去那種地方嘛!” 錦曦心里又一陣不以為然,輸了去青樓又怎么啦?聽說還有賣藝不賣身的,大不了聽聽曲兒,在哪兒不是聽曲兒?嘴就嘟了起來。 也是她還小,不知道皇上對兒子們管束異常嚴。若是私下底幾個親王去玉堂春喝花酒倒也罷了,若是邀約將來的一國之君太子殿下也去青樓,這禍就闖大了。 贏了卻也沒了心情,錦曦想轉身回府,又知道太子和秦王殿下還等著,只好悶著隨朱守謙回去。 涼棚中燕王朱棣已恢復了平靜,悠然地喝著茶,似乎剛才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過一樣。 太子和秦王聽說是靖江王和錦曦勝了都吃了一驚。朱守謙有幾斤幾兩他們心里都明白,目光自然就望向了錦曦。 “謝公子好武藝!不知將來可有打算?”太子朱標溫言問道,目光意味深長。 錦曦心里厭煩去青樓一件小事,這些親王就可以翻臉,就不想再與他們交往。聽太子言語中頗有籠絡的意思,當機立斷地答道:“非蘭只是來表哥處呆些時日,家中尚有老母,過些日子就要回鳳陽的! 太子見回絕,就笑笑從腰間解下一塊翠玉來:“非蘭年少就有如此技藝,本宮賞你了! 錦曦眼光一轉,已見秦王目光驚詫,燕王眉頭一皺,朱守謙卻是愣了,知道不是普通的玉,便推辭不收:“太子殿下太客氣了,如此禮重,非蘭不敢收!” 太子仍然堅持,錦曦便笑了:“今天是靖江王爺獲勝,王爺早相中了戰(zhàn)利品。非蘭不敢擅越! 她臉上露著無害謙卑的笑容,轉頭卻偷偷對朱守謙使了個眼色。 這下朱守謙便明白了。太子那塊玉是皇上賞賜親自系于太子腰間,錦曦拿著可不是件好事。他大大咧咧的對李景隆一伸手:“非蘭說的在理,李景隆,本王便要了你的玉笛為彩頭吧!”他狡猾地把目標對準了李景隆,心想,這下錦曦只管向燕王討一彩頭便可推卻太子賞賜的玉佩了。 李景隆無奈,乖乖的從懷里掏出只通體瑩白的玉笛,嘴里習慣的嬉笑著:“王爺看得起下臣每日吹奏的玉笛,乃下臣的榮幸!” 朱守謙馬上想起李景隆每天吹笛的樣子,想想他的口水,他的話,一陣惡寒,接過玉笛隨手就扔給了侍衛(wèi)拿著。 李景隆拿出了玉笛,朱棣今日身無長物,腰間絲絳上也系有一塊玉,要他當面拿銀票金裸子也著實丟臉,隨身玉佩又舍不得,瞟著錦曦閃爍不定的雙瞳心中起恨,暗道這小子真夠賊的。他慢吞吞的開口:“謝公子想要本王賞賜什么呢?” 錦曦什么都不想要,只是不敢接太子玉佩,就故意露出天真的笑容:“燕王殿下只需賞賜非蘭一個愿望就好。” 朱棣心里更氣,一個愿望?!這可比尋常禮物要難得多。答應他,難道他要天上的星星也去摘?唇邊卻浮起了一個笑意,似在鼓勵錦曦大膽的說,又似在威脅她最好不要太過分。 “非蘭絕不敢要求燕王殿下做力所不能及之事,只求如果將來得罪了殿下,殿下饒恕非蘭便是!卞\曦明白今天給燕王一個下馬威,讓他敗于自己手下,將來要有一天撞他手上就不好過了,討道護身符也好。 朱棣揚了揚眉,笑意更深,這個謝非蘭才十四歲就有如此心計,懂得未雨籌謀,朱守謙身邊竟有如此人才。鳳目微微一張,含笑道:“本王允了。” 他背對著眾人,獨獨讓錦曦瞧見了他眸中一閃而過的寒光。這道目光較秦王先前的目光不同,冷漠中帶著股威嚴。 錦曦生生打了個寒戰(zhàn)。在朱棣不動聲色的威脅與異常凌厲的目光下起了警惕之心,今日所見三位親王,太子朱標意在籠絡示好,秦王目含深意不知所想,朱棣卻是實實在在地警告她以后要小心行事。 她覺得今日比箭實在太不好玩,這幾個親王沒一個好惹似的。那個李景隆看似讓燕王出風頭卻每發(fā)一箭有意無意的就能擊落朱守謙的,也不會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幫朱守謙贏了比箭竟生出眾多憂慮,錦曦覺得師傅所言非虛,不該亮出武功出這個風頭,唯今之計只能沉默以示謙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