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此丹心無人問,猶有雪霽化春風。許多年以后,血與烽火都被時間沖洗成回憶,而那些傷痛也在人們的記憶里慢慢變淡,又過了許多年后,悲歌壯烈,卻已為后人所遺忘。所謂山河破碎,最終不過紙上寥寥,僅此而已。 第一章 滎陽會 若此丹心無人問 -- 猶有雪霽化春風 夜沉如水,高迎祥獨自坐于營帳內(nèi),燈火昏黃,映得他容顏更顯蒼老,他自崇禎元年起兵,東征西戰(zhàn)、或者說東逃西竄也有數(shù)載之久,雖是屢敗屢戰(zhàn),倒也在亂世之中闖出了偌大名頭,只是觀其神色,愁苦之意甚濃,卻不知是否對于這樣刀光血影的人生已有了厭倦,驀地有人進帳,那人是個精瘦漢子,面色蠟黃,一臉病態(tài),眼中卻如淵深寂,頗顯深不可測,他右側(cè)的是個看起來不過十七八歲的少年,相貌端的是雋雅韶秀,大為不凡,這時那漢子拱手道:“闖王。” 高迎祥與那病容漢子刎頸相交,對他突兀前來早已習以為常,心知必是有何緊要之事,道:“自成,這位小兄弟是?”那漢子卻是他部下闖將、后世流傳千古的李自成了,只聽得李自成道:“闖王,這是君恩親弟,顧清商顧兄弟! 他所言君恩便是他們這一部義軍的頭號謀士顧君恩了,至于這顧清商,高迎祥聽之微微動容,這個名字,可絕非泛泛,他啟口說道:“弦起清商無相和,一路意氣向云歌,老夫久聞綠林草野之中,有顧清商、謝云歌兩位少年高手,均是憑借一劍之利,威凌江湖,老夫慕之久矣,卻不想顧兄弟竟是君恩之弟,今日一見,真可謂天意了! 顧清商眼中有種奇異光輝閃過,對高迎祥卻只淡淡一句,“闖王過譽了!彼佳坶g總有種疏離意態(tài),落落不群,對眼前聲威赫赫的義軍首領高迎祥看起來也并不怎么尊敬,李自成微微皺眉,高迎祥卻是不以為忤,又看向李自成,問道:“自成,你帶顧兄弟過來是?” 李自成聞言道:“闖王,滎陽大會在即,屆時天下各路義軍皆至,風云際會,龍蛇夾雜,留顧兄弟在身邊,必有大用! 所謂滎陽大會,便是天下各路盜匪聚集之大會,只因這一年,明廷以洪承疇節(jié)制全國兵馬,加大對流寇的圍剿力度,各路明軍接連取勝,一時氣勢大盛,為了應對明王朝愈發(fā)強烈的攻勢,天下義軍十三家、七十二營,總計三十余萬人盡數(shù)云集河南滎陽地區(qū),史稱滎陽之會,而大會的具體地點,是在滎陽大海寺,其地位于滎陽之西,當年隋末亂世,瓦崗軍領袖李密便是于此設計伏殺大隋名將張須陀,自此之后,隋軍民軍攻守易勢,農(nóng)民軍真正撼動了大隋江山的根基,如今滎陽之會選地于此,用意之明那是不言而喻。 這時的滎陽已經(jīng)匯聚數(shù)十萬之眾,大海寺自然容不下這許多人馬,是故諸首領都只帶了些親信隨從,但僅與會的首腦人物便多達百余人,幾乎囊括了當時天下盜匪中所有成名人物,這些首領帶著各自手下,一時場中已聚集近千人之多,人聲鼎沸,喧鬧得緊。 顧清商神氣漠漠,隨高迎祥李自成等人進入大海寺,一時群盜側(cè)目,紛紛打量這代表著方今天下盜匪中勢力最強的一股人馬,早有人迎上奉座,隨著高迎祥的到來,名垂后世的滎陽之會終于就此開始。 負責主持此次大會的是有名的大寇羅汝才,羅汝才別號曹操,于盜匪中勢力僅次于高迎祥、張獻忠等人,其人心機詭詐,八面玲瓏,是個一等一的狡猾人物,此際滎陽之會由其主持,更顯意氣風發(fā),羅汝才四下一顧,見群雄俱至,一拱手,揚聲說道: “諸位! 他此言既出,場中群盜倒也給面子,均是不再高聲言語,一時偌大寺廟靜寂無聲,羅汝才見此效果頗覺滿意,繼續(xù)道: “諸位,時值亂世,天下板蕩,九州烽火,兼之昏君無道,德政不舉,威刑不肅,以致佞臣禍國,百姓苦之久矣,吾聞丈夫此世,當氣憤風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nèi)之推心,愛舉義旗,廓清四海.......”羅汝才亂七八糟說了一通,偏偏越說越覺得自己慷慨激昂起來,他有意在群盜面前顯擺一下自己文采,正要再長篇大論下去,終于有人實在是受不了,大聲嚷嚷道:“住口吧你老羅,官兵都追到屁股后頭了還擱這廢話呢! 羅汝才正口若懸河被人打亂,偏偏人太多一下也沒聽清到底是誰開的口,正準備怒問一句是誰,看到場中群盜都是一臉不耐煩的表情,顯然是懶得聽自己再說下去,臉色一下子尷尬起來,心中哀嘆對牛彈琴不可怕,怕的是對一群牛,他也不想想自己其實也強不到哪去,但無論如何他也不敢再多說話了,不然群牛非弄死自己不可,于是道:“眼下官軍鎮(zhèn)壓頻繁,諸位有何高見盡管說出來! 言罷回到自己座位上,群盜見了暗道這小子還算識相,片刻后有人發(fā)言道:“還有個屁高見,跑就是了!贝巳苏f罷,群盜紛紛開口,十個里有八個是說跑的,一個說快點跑的,最后一個問怎么跑的,支持跑路的占了絕大部分,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相對訓練有素的官軍而言,盜匪畢竟是泥腿子出身,遠非對手,這些年群盜早已養(yǎng)成敵來我走的定勢,反正天下這么大,比較能打的明軍將領也就那么幾個,在這混不下去大不了換個地方,群盜之所以當盜匪是為了混口飯吃,可不是為了和官軍玩命的,既然眼下官軍追得緊,那咱就趕緊撤了得了。 一片嘈雜中,一人怒聲喝道:“絕不能退!” 群盜循聲看去,說話那人身形高大,面色微黃,器宇卻是不凡,卻是八大王張獻忠了,他這一吼還真有些效果,群盜都看著他,張獻忠開口道:“我等起義多年,自開始便一直敗退,再照此下去,義軍疲于奔命,遲早要被一一剿滅,以我之意,當求一戰(zhàn)確立威望,振我士氣,令官軍膽寒。” 他一番話說出來后看著眾人,這時有一人開口道:“眼下明軍勢大,洪承疇曹文詔都非泛泛,就實而論,憑我等目前實力,任哪一路也難以抵擋官兵討伐,如今官軍剿匪多集中于河南一帶,我看我等不如渡過黃河,暫避山西!闭f話這人是老回回馬守應,他與革里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改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yǎng)成同氣連枝,號稱左革五營,在天下群盜中影響力非同凡響,他所言較之群盜委婉了些,但言下之意仍是退避,馬守應一表態(tài),立刻又有數(shù)家首領決意撤退避開官軍,張獻忠怒罵一聲無膽鼠輩,老回回卻不甚在意,只道:“你欲戰(zhàn),擋得住洪承疇,還是擋得了曹文詔?” 張獻忠這下也無言以對,他要擋得住就不來這里了,就在這萬人皆欲退的時刻,驀地一人發(fā)聲道:“匹夫猶思奮起,何況十萬眾乎!” 就見李自成越眾而出,淡然說道:“明軍雖強,卻強不過時勢,眼下之時局不必我所言諸位也該明白,明廷內(nèi)憂外患,早已風雨飄搖,我等分兵攻戰(zhàn),官兵斷無能為。”群盜看看老回回,又看看李自成,覺得雙方似乎都有些道理,一時難以決斷,老回回略一思忖,道:“愿聞高見! 李自成也不客氣,當下指點江山道:“我們不但要打,更要一戰(zhàn)震動天下,以我之見,匯聚兵力,直擊大明中都!” 他此言一出,萬眾皆驚! 所謂大明中都,即鳳陽城,論及城池規(guī)模富足程度雖遠不及順天應天兩京,但卻是太祖朱元璋出生之地,對大明王朝有非同一般的象征意義,誠如李自成所言,一旦攻克,必然震驚天下,諸頭領倒是沒想到李自成膽子這么大,有人暗思這計劃的可行性,也有人陰陽怪氣說著你說打就打哪那么容易之類的話。 李自成微微一笑,顯得極有把握,此際侃侃而談道:“攻鳳陽有三點理由,其一者,鳳陽貴為大明中都,而朝廷速來視我等饑賊盜米之徒,絕料想不到我等敢攻此地,我等出其不意,已占先機,其二,鳳陽雖號稱中都而守備虛弱,兵力不過數(shù)千且素無名將,是大明弱地,取之不難,其三,我等有眾數(shù)十萬,要破鳳陽不過旬日,而朝廷調(diào)派兵馬馳援則至少十余日的工夫,時間對我等極為有利,有此三點,我等可得八成勝算! 他一番謀劃說出來無絲毫猶豫,可見早已深思熟慮過,卻聽有頭領看向高迎祥,問道:“闖王如何看?” 顧清商略掃一眼高迎祥,心中微覺奇怪,要知高迎祥號稱闖王,被朝廷列為頭號勁敵,是天下盜匪中數(shù)一數(shù)二之人,此際滎陽之會也是由他相邀才得以辦成,可此刻他卻一言不發(fā)而由李自成出面代表他們這股勢力,這種做法,是有意讓李自成逐漸上位取代自己么,看著高迎祥一張滄桑歷盡的蒼顏,顧清商忽然覺得,這個第一大寇,其實一點也不像個盜匪,更像是鄉(xiāng)間操弄鋤頭的老農(nóng)。這念頭也只閃過了一瞬,他畢竟并不在意這些事,遂又看向場中。 高迎祥雖自入場之時便一直不言不語,可他畢竟是盜匪中第一流人物,此刻多數(shù)人雖被李自成說得有些意動,但還是要確認下高迎祥的意見,高迎祥打量群豪一眼,開口道:“我等起事多年,非但毫無成就,反倒被逼得東躲西逃,如今有機會一戰(zhàn)而驚天下,為何不戰(zhàn)?” 群豪微微一怔,隨即一股久違的血氣彌漫心間,竟轟然叫好起來,老回回卻是老成持重,問道:“可眼下朝廷大兵將至,卻又如何抵擋?” 他這一問無疑也是諸頭領最想知道的,群豪立刻冷靜下來,高迎祥也躊躇了下,畢竟抵擋官軍這樣的高危事業(yè)幾乎沒人愿意去干,而鳳陽這個大便宜卻是人人想撿,這種情況下實在難以決斷,正為難間,有人道:“闖王,在下倒有一計。” 那人看起來也不像個盜匪,相反眉目清癯,須長似墨,看起來斯斯文文,倒像是個飽學文士,那正是顧清商的兄長,高迎祥所部頭號謀士顧君恩了,高迎祥也知顧君恩謀略過人,見他似乎對此局面早有預見,遂放下心來,道:“你且說! 顧君恩身處一群草野粗豪中,真有種鶴立雞群的意味,他淡然開口道:“我等為解民于倒懸而起義,順天承道,自當聽從天意!彼f話間自袖中拿出一枚斑駁銅錢,又道:“諸位頭領可各派人手,稍后在下會將此銅錢拋出,落地之前,哪路義軍得之,我等便尊為盟主,號令群雄,確立攻戰(zhàn)所向,諸位意下如何?” 這主意實質(zhì)上卻是一場小規(guī)模的武力比拼了,若真正論兵力雄強,任誰也比不過高迎祥李自成這路人馬,但僅是如此的話,高迎祥等人也不見得就有多大贏面,諸頭領都有些蠢蠢欲動,還有些心思縝密的正要思索其中是否有不妥之處,已有不少性子急的大聲答應了,這下只能是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顧君恩見此,眼中閃過一抹譏誚,口中道:“既如此,還請諸位頭領各選一位英雄,其余人讓出場地如何?” 群豪依其所言,騰出一大片空地,顧君恩立于其中,諸頭領選出的高手以他為中心圍成個圈,距顧君恩都是一般遠近,倒也算公平,顧君恩手腕一翻,銅錢拋出,人于此時凌空一躍,他身若云中孤鶴,飄逸不群,只一閃已出了圈子,群豪見他顯露出這一手輕功,不由對這文弱書生都是另眼相看,但他既已出了圈子,接下來的銅錢爭奪才是大戲,是故也無人理會,群豪各個睜大眼睛,生怕錯過這一場好戲。 顧君恩人出圈外,銅錢已被高高擲起,黑夜中閃過一縷幽光,如塵漸墜,落定風雨。 可那銅錢未落之際,已有一道黑影越眾而出,便要將那銅錢收入囊中,那人尚未得手,刀光閃現(xiàn),驚雷怒電般已斬向他身后,出刀這人乃是左金王賀錦,他向是左革五營中刀術第一,這一刀擊出,光寒萬眾,驚座八千,果有斬天裂地之概,先前出手搶奪銅錢那人卻是橫天王王子順,他一身橫練硬功,身如佛王,堅不可摧,當下不閃不避,就要硬抗這雷霆一刀,雙手仍向那銅錢抓去,而就于此時,十三家中又有人出手,黑影重重,兵刃寒光,都要為那一枚銅錢,作生死之爭。 一時情勢混亂,高迎祥心知這般下去,頗傷和氣,對日后義軍聯(lián)合作戰(zhàn)不利,便欲出手平定局勢,恰于此時,顧清商似知他心意一般,已凌空而起,身如一羽之輕,飛渡沉沉夜色,他腰間長劍出鞘,聲若龍吟,清光千幻,劍勢竟同時將爭奪銅錢的十數(shù)人全部籠住,銅錢尚未落地,爭斗遠遠未休,群雄各自為了心中所想,刀兵相見,性命相搏,可那一劍光寒,寒如霜雪,寒得萬人皆悸,群雄一時束手,都欲辨清那一劍來勢之后再作計較,劍氣縱橫,割裂昏曉,那蕭殺寂寞的劍意,有若涼秋凋碧,拂盡枯榮,竟讓人興起莫可敵焉之感,古以五音配合四時,顧清商這一劍起于凄厲商音,如秋之肅殺,就叫做商秋之劍。 左金王賀錦雖是心驚那商秋之劍的風華氣概,可他身負老回回厚望,身負左革五營之聲名,并不愿就此放手,他掌中刀亦不服輸,他猶可一戰(zhàn),但他一刀尚未出,卻見顧清商身姿奇異,如舞如翔,手中長劍顫若琴者,振起弦歌,只一剎,錚然一聲音響,聲如裂帛,激蕩長空,賀錦掌中刀刃忽的似有感應般震顫不休,須臾便碎如星辰墜落于地,也于此時,爭奪銅錢的雄豪們手中兵刃俱碎,唯有顧清商一劍在手,顧盼間,眸如秋寒,目空天地,而那枚銅錢,正落入他掌中。 盡折千刃,唯此一劍。 這是何等驚人的劍法。 世上既有此一劍,天下可真還有人能與之爭鋒么? 群豪均是面色黯然,心灰意冷,心知有生之年只怕也敵不過這一劍,再無爭雄之意,紛紛退下,這時只聽一人長笑道:“弦起清商無相和,未堪書劍兩寂寞,顧清商顧少俠果然是劍術通神,盟主得此一人,足勝千軍萬馬,小弟先行恭喜了。” 說話那人身形高大,面色微黃,他言笑晏晏,極易叫人生出好感,正是先前發(fā)聲絕不可退的八大王張獻忠,他不稱闖王而稱盟主,足見心思活泛,實是個了不得的人物,群豪也不是傻的,眼見他當先對高迎祥示好,眾人也不甘落后,紛紛出言恭賀,先前會上狼狽不堪的羅汝才也很是機靈通透,高聲道:“請盟主指示日后如何攻戰(zhàn),我等謹遵號令!” 諸頭領連忙附和,高迎祥遂分遣各路人馬應付朝廷兵馬,以革里眼、左金王當四川、湖廣之軍,橫天王、混十萬當陜西兵;以曹操、過天星扼黃河阻河南兵南下;老回回、九條龍則往來策應,另派射塌天、改世王部援助,自己則率李自成張獻忠等一路東進,至此滎陽之會結(jié)束,苦戰(zhàn)多年的盜匪終于有了方向,一路攻城略地,大明至此由伊始不成氣候的小亂而迅速升級為大亂,風雨凄迷中,任誰也無法預知結(jié)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