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是藝術作品,同時也是語言作品,這就注定了文學的雙重本質。文學不僅以語言為工具,同時還以語言為目的,這是近幾年文學理論研究的重心之一。張茁從言意關系人手,試圖融匯中國傳統(tǒng)語言哲學與西方現(xiàn)代語言哲學的理論之思,讓中國古代的儒、釋、道與西方現(xiàn)代的海德格爾、維特根斯坦等語言哲思展開碰撞,綜合辨析中西言意問題的理論淵藪與新近發(fā)展,從語言哲學和文學本體論的層面,立足于文學話語言意關系而俯瞰。 在思想與語言的關系中,語言本身的有限總是令言說陷入窘境,這一困惑貫穿于古今中外哲學與文學的全過程。本書通過引入西方現(xiàn)代語言哲學、美學的方法論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思展開對話與交流,從人與語言、世界、文學的本質關聯(lián)人手,揭示出形成言與意之間矛盾與張力的本源:存在本身自行顯現(xiàn)(澄明)并自行隱匿(遮蔽)的特性,使它在現(xiàn)象上永遠呈現(xiàn)出有(在場)與無(不在場)的動態(tài)運動,而這種運動本身恰恰又構成了言與意之間的永恒動能和張力。文學作為“世界一人一語言”這一圖式中的交叉核心,文學話語的特殊價值和意義就在于它永遠不滿足于對已“有”的陳述,而能夠依托于“象”或“象思維”(一種“先于邏輯的概念和表達方式”),在不斷的自我否定中,亦即不斷打破自身的邏輯規(guī)定性中,從“有”入于“無”之際創(chuàng)造出新的意義來。語言邏輯所設定的界限,語言本身所構成的牢房,恰恰只有“象思維”及其語言才能夠打破,這就體現(xiàn)為詩性智慧在“有”(有限之言)與“無”(無限之意)之間的成功轉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