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是一本不錯的中國文學入門書。書中保留了錢穆先生授課中很鮮活的口語表達,也留存了許多神來之筆。全書31章,從詩經(jīng)一直講至明清章回小說,貫穿中國古代文學的整體脈絡(luò);蛟S并不是“理想”的文學史,或許并沒有嚴謹?shù)娇捎米鹘炭茣,但它有活潑的生命力、有效治學的方法、令人眼睛發(fā)亮的頓悟。一本好的書,它本身只是起點,它可以讓讀者從起點出發(fā),向知識更遠更深處獨立前進,錢先生的《中國文學史》就是這樣的書,它是啟發(fā)者,點燃許多人對中國文學的興趣,讓人忍不住去閱讀和思考它所提及的作品和知識。從此種意義上,它超越了那些嚴肅嚴謹?shù)奈膶W史。 《中國通史》錢穆先生曾三度講授“中國通史”:一于北京大學,二于西南聯(lián)大,三于香港新亞。在北大講授四年,前來旁聽的學生眾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滿,盛況少見。在西南聯(lián)大講授時,聽課場面頗為壯觀,乃至錢先生要上講壇都無路可走,需踏著學生的課桌才能通過。爾后,錢穆先生輾轉(zhuǎn)于香港,復(fù)講“中國通史”課程。本書便是以錢穆先生在香港新亞書院第三度講授課堂記錄稿為底本,可視為“《國史大綱》課堂版”。塵封多年的講義,更精粹的講述。這本書以傳奇的方式整理面世,是一份的珍貴史料。當時,一部《國史大綱》從傳統(tǒng)文化的演進中汲取民族復(fù)興和國家變革的精神力量,使無數(shù)國人深受激勵和鼓舞,進而尋求抗戰(zhàn)救亡之道;而今,這部《中國通史》以其歷史格局和文化情懷的雙重擔當,將給當下讀者以新的啟迪,為我們再次提供回望歷史、面對未來、重塑個人知識格局的可能。 《中國學術(shù)文化九講》是一本生動忠實的講堂實錄。一次對錢穆學術(shù)思想和治學方法的梳理。一個與國學宗師親近的機會。錢穆一生講學不輟,育人無數(shù),對現(xiàn)代中國學術(shù)研究影響深遠。這本由葉龍記錄整理的《錢穆學術(shù)文化九講》收錄了錢穆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在香港、臺灣地區(qū)等地的9次講演。內(nèi)容涵蓋思想、歷史、文學、文化、政治、經(jīng)濟等諸方面。各篇互為補充,既有宏觀上對文化歷史的梳理,亦有斷代研究的案例,以及個案研究成果的展示;既有思想文化的研究,亦有方法意義的探討——是一本可以窺見錢穆宏大學術(shù)世界的小書。讀者如能從中了解錢穆的治學軌跡,明察其學問體系之龐大精細,體悟其對中華文化始終抱持的敬意,將對指導當下的精神生活、樹立民族文化自信有所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