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史詩是哈尼族傳統(tǒng)文學的很好之作,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是目前發(fā)現的系統(tǒng)、完整地記載哈尼族歷史沿革的長篇史詩之一。作為哈尼族人民的“史記”,全詩長5000余行,由歌頭和以下七章組成:《遠古的虎尼虎那高山》、《從什雖湖到嘎魯嘎則》、《惹羅普楚》、《好地諾馬阿美》、《色厄作娘》、《谷哈密查》、《森林密密的紅河兩岸》。它以現實主義手法記敘了哈尼祖先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遷徙情況,并對其遷徙各地的原因、路線、途程、在各個遷居地的社會生活、生產、風習、宗教,以及與毗鄰民族的關系等等,均作了詳細而生動的輯錄,因而作品不僅具有文學價值,而且具有重大的歷史學、社會學及宗教學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