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我寫,故我不在


作者:楊黎     整理日期:2016-12-29 16:43:38


  詩人楊黎的私人訪談錄,“語言先于世界,是語言說出上帝、光和糧食”。
  ——————————
  這是一本關(guān)于思想和詩歌的著作,作者為當(dāng)代知名詩人、“廢話教主”楊黎。在書中,作者以談話的方式,追隨起于蘇格拉底、柏拉圖、孟子、莊子等古賢的言說風(fēng)格,從獨特角度展示了楊黎對語言、寫作、人生的“世界觀”。何為廢話?何為語言?何為詩歌?且聽楊黎娓娓道來。對了,本書文采厚實,堪稱廢話經(jīng)典。
  ——————————
  語錄摘錄:
  ? 一個偉人說,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而我認為,牢記過去就意味著變態(tài)。背叛也許是棄暗投明,而變態(tài)卻只能讓他人和自己都受到傷害。
  ? 所有的語言均出于一人之口,這個人就是 萬能。它證明:1. 語言先于世界;2. 世界被語言說出,凡說出的都存在;3. 語言永遠無法說出這個世界“沒有的東西”,而詩歌永遠在言說這個世界“沒有的東西”。
  ? 廢話主義者認為,世界沒有剛需。任何一個偉大的詩人、任何一首偉大的詩歌,都可有可無。但詩人對世界卻必不可少,因為他們永遠在幫世界說話。
  ? 上帝之所以是萬能的,就因為上帝可以創(chuàng)造出他搬不動的石頭。對創(chuàng)造的“失控”是創(chuàng)造的最大的愿望,上帝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
  ? 詩就是廢話,廢話面前人人平等:這是自由的愿望。 作者簡介
  楊黎,男,1962年8月3日生于成都。1980年開始寫作,當(dāng)代詩人、作家,廢話理論的提出人和闡釋者。
  曾與萬夏、于堅、韓東、李亞偉等一起發(fā)起第三代詩歌運動,是這個運動的代表人物和發(fā)言人。也與周倫佑、藍馬等一起創(chuàng)辦過《非非》,是非非詩歌的領(lǐng)軍人。本世紀后,進入網(wǎng)絡(luò),與何小竹、韓東、烏青等創(chuàng)辦橡皮先鋒文學(xué)網(wǎng),提倡廢話寫作。如今是《橡皮:中國先鋒文學(xué)》雜志主編,廢話四中校長。
  主要著作有《小楊與馬麗》《燦爛》《打炮》《向毛主席保證》《一起吃飯的人》等。

目錄:
 。ù颍┪覍懀饰也辉冢捍鹄罹湃鐔
  答朵漁十二問
  楊黎在北京:答馬策問
  言之無物:答木朵問
  關(guān)于《五個紅蘋果》:答馬策問
  關(guān)于《向毛主席保證》:答劉波問
  誰明白我究竟在說什么:答呂露問
  打開天窗說亮話:答張后問
  廢話里的楊黎:答于一爽問
  我在寫一本叫《廢話》的書:答云南《生活新報》記者王雪玲問
  活在中國,我已經(jīng)做好準備:答美國詩人柏艾格先生問
  我聽到了語言的聲音:答康寧問





上一本:把生活過成詩 下一本:《歷代茶詩集成:唐代卷》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我寫,故我不在的作者是楊黎,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