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胡適談人生與哲學套裝5冊


作者:胡適     整理日期:2022-12-30 16:19:43

  胡適先生是中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是上世紀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學者之一。胡適先生畢生提倡民主、自由和理性思想,正是這樣的思想幫助許多青年樹立自主自由的人格,形成獨立思考、尊重事實的思維方式,成為具有民主和科學素養(yǎng)的人。胡適先生一生著述宏富,尤其是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jù)學、教育學、紅學等方面,著有多部優(yōu)秀作品。本套叢書按照學術分類重新編排,如哲學、文學、史學、英文著作、日記、書信等,共計44卷。每類中凡已刊作品,按發(fā)表時間編排,未發(fā)表或未查明確切時間作品酌予處置!逗m談人生與哲學》精選收錄了胡適經(jīng)典雜文作品,包括《胡適談人生與哲學:讀書與做人》《胡適談人生與哲學:人生有何意義》《胡適談人生與哲學:容忍與自由》《胡適談人生與哲學:四十自述》《胡適談人生與哲學:我們所應走的路》,全套共五冊。真實再現(xiàn)胡適在思想和哲學方面的精粹才華。
  胡適談人生與哲學:讀書與做人 讀書
  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
  科學的根本精神在于求真理。
  無目的讀書是散步而不是學習。
  朋友們,在你最悲觀最失望的時候,那正是你必須鼓起堅強的信心的時候。你要深信:天下沒有白費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讀書”這個題,似乎很平常,也很容易。然而我卻覺得這個題目很不好講。據(jù)我所知,“讀書”可以有三種說法:
 。1)要讀何書。
  關于這個問題,《京報副刊》上已經(jīng)登了許多時候的“青年必讀書”;但是這個問題,殊不易解決,因為個人的見解不同,個性不同。各人所選只能代表各人的嗜好,沒有多大的標準作用。所以我不講這一類的問題。
 。2)讀書的功用。
  從前有人作“讀書樂”,說什么“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現(xiàn)在我們不說這些話了。要說,讀書是求智識,智識就是權力。這些話都是大家會說的,所以我也不必講。
  (3)讀書的方法。
  我今天是要想根據(jù)個人的經(jīng)驗,同諸位談談讀書的方法。我的第一句話是很平常的,就是說,讀書有兩個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
  現(xiàn)在先說什么叫“精”。
  我們小的時候讀書,差不多每個小孩都有一條書簽,上面寫十個字,這十個字最普遍的就是“讀書三到:眼到,口到,心到”,F(xiàn)在這種書簽雖不用,三到的讀書法卻依然存在。不過我以為讀書三到是不夠的;須有四到,是:“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我就拿它來說一說。
  眼到是要個個字認得,不可隨便放過。這句話起初看去似乎很容易,其實很不容易。讀中國書時,每個字的一筆一畫都不放過。近人費許多功夫在校勘學上,都因古人忽略一筆一畫而已。讀外國書要把a,b,c,d等字母弄得清清楚楚。所以說這是很難的。如有人翻譯英文,把“port”看作“pork”,把“oats”看作“oaks”,于是葡萄酒一變而為豬肉,小草變成了大樹。說起來這種例子很多,這都是眼睛不精細的結果。書是文字做成的,不肯仔細認字,就不必讀書。眼到對于讀書的關系很大,一時眼不到,貽害很大,并且眼到能養(yǎng)成好習慣,養(yǎng)成不茍且的人格。
  口到是一句一句要念出來。前人說口到是要念到爛熟背得出來。我們現(xiàn)在雖不提倡背書,但有幾類的書,仍舊有熟讀的必要,如心愛的詩歌,如精彩的文章,熟讀多些,于自己的作品上也有良好的影響。讀此外的書,雖不須念熟,也要一句一句念出來,中國書如此,外國書更要如此。念書的功用是能使我們格外明了每一句的構造,句中各部分的關系。往往一遍念不通,要念兩遍以上,方才能明白的。讀好的小說尚且要如此,何況讀關于思想學問的書呢?
  心到是每章每句每字意義如何?何以如是?這樣用心考究。但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是要靠外面的設備及思想的方法的幫助。要做到這一點,須要有幾個條件:
 。1)字典,辭典,參考書等工具要完備。這幾樣工具雖不能辦到,也當?shù)綀D書館去看。我個人的意見是奉勸大家,當衣服,賣田地,至少要置備一點好的工具。比如買一本韋氏大字典,勝于請幾個先生。這種先生終身跟著你,終身享受不盡。
 。2)要作文法上的分析。用文法的知識,作文法上的分析,要懂得文法構造,方才懂得它的意義。
  (3)有時要比較參考,有時要融會貫通,方能了解。不可單看字面。一個字往往有許多意義,讀者容易上當。
  例如“turn”這字:作外動字解有十五解,作內(nèi)動字解有十三解,作名詞解有二十六解,共五十四解,而成語不算。
  又如“strike”:作外動字解有三十一解,作內(nèi)動字解有十六解,作名詞解有十八解,共六十五解。
  又如“go”字最容易了,然而這個字:作內(nèi)動字解有二十二解,作外動字解有三解,作名詞解有九解,共三十四解。
  以上是英文字須要加以考究的例。英文字典是完備的;但是某一字在某一句究竟用第幾個意義呢?這就非比較上下文,或貫串全篇,不能懂了。
  中文較英文更難,現(xiàn)在舉幾個例:
  祭文中第一句“維某年月日”之“維”字,究作何解?字典上說它是虛字。《詩經(jīng)》里“維”字有二百多,必需細細比較研究,然后知道這個字有種種意義。
  又《詩經(jīng)》之“于”字,“之子于歸”“鳳凰于飛”等句,“于”字究作何解?非仔細考究是不懂的。又“言”字,人人知道,但在《詩經(jīng)》中就發(fā)生問題,必須比較,然后知“言”字為聯(lián)接字。諸如此例甚多。中國古書很難讀,古字典又不適用,非是用比較歸納的研究方法,我們?nèi)绾味媚兀?br/>  總之,讀書要會疑,忽略過去,不會有問題,便沒有進益。
  宋儒張載說:“讀書先要會疑。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彼终f:“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庇终f:“學貴心悟,守舊無功!
  宋儒程頤說:“學原于思!
  這樣看起來,讀書要求心到;不要怕疑難,只怕沒有疑難。工具要完備,思想要精密,就不怕疑難了。
  現(xiàn)在要說手到。手到就是要勞動勞動你的貴手。讀書單靠眼到,口到,心到,還不夠的;必須還得自己動動手,才有所得。例如:
 。1)標點分段,是要動手的。
 。2)翻查字典及參考書,是要動手的。
 。3)做讀書札記,是要動手的。
  札記又可分四類:
  (1)抄錄備忘。
 。2)作提要,節(jié)要。
 。3)自己記錄心得。張載說:“心中茍有所開,即便札記。不則還塞之矣!
 。4)參考諸書,融會貫通,作有系統(tǒng)的著作。
  手到的功用。我常說:發(fā)表是吸收智識和思想的絕妙方法。吸收進來的智識思想,無論是看書來的,或是聽講來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們自己的東西。自己必須做一番手腳,或做提要,或做說明,或做討論,自己重新組織過,申敘過,用自己的語言記述過——那種智識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我可以舉一個例。你也會說“進化”,他也會談“進化”,但你對于“進化”這個觀念的見解未必是很正確的,未必是很清楚的;也許只是一種“道聽途說”,也許只是一種時髦的口號。這種知識算不得知識,更算不得是“你的”知識。假使你聽了我這句話,不服氣,今晚回去就去遍翻各種書籍,仔細研究進化論的科學上的根據(jù);假使你翻了幾天書之后,發(fā)憤動手,把你研究所得寫成一篇讀書札記;假使你真動手寫了這么一篇《我為什么相信進化論》的札記列舉了:
  一,生物學上的證據(jù);二,比較解剖學上的證據(jù);三,比較胚胎學上的證據(jù);四,地質學和古生物學上的證據(jù);五,考古學上的證據(jù);六,社會學和人類學上的證據(jù)。
  到這個時候,你所有關于“進化論”的知識,經(jīng)過了一番組織安排,經(jīng)過了自己的去取敘述,這時候這些知識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所以我說,發(fā)表是吸收的利器;又可以說,手到是心到的法門。
  至于動手標點,動手翻字典,動手查書,都是極要緊的讀書秘訣,諸位千萬不要輕輕放過。內(nèi)中自己動手翻書一項尤為要緊。我記得前幾年我曾勸顧頡剛先生標點姚際恒的《古今偽書考》。當初我知道他的生活困難,希望他標點一部書付印,賣幾個錢。那部書是很薄的一本,我以為他一兩個星期就可以標點完了。那知顧先生一去半年,還不曾交卷。原來他于每條引的書,都去翻查原書,仔細校對,注明出處,注明原書卷第,注明刪節(jié)之處。他動手半年之后,來對我說,《古今偽書考》不必付印了,他現(xiàn)在要編輯一部疑古的叢書,叫做“辨?zhèn)螀部薄N液苜澇伤@個計劃,讓他去動手。他動手了一兩年之后,更進步了,又超過那“辨?zhèn)螀部钡挠媱澚,他要自己?chuàng)作了。他前年以來,對于中國古史,做了許多辨?zhèn)蔚奈淖;他眼前的成績早已超過崔述了,更不要說姚際恒了。顧先生將來在中國史學界的貢獻一定不可限量,但我們要知道他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他的手到的工夫勤而且精。我們可以說,沒有動手不勤快而能讀書的,沒有手不到而能成學者的。
  第二要講什么叫“博”。
  什么書都要讀,就是博。古人說:“開卷有益”,我也主張這個意思,所以說讀書第一要精,第二要博。我們主張“博”有兩個意思:
  第一,為預備參考資料計,不可不博。
  第二,為做一個有用的人計,不可不博。
  第一,為預備參考資料計。
  在座的人,大多數(shù)是戴眼鏡的。諸位為什么要戴眼鏡?豈不是因為戴了眼鏡,從前看不見的,現(xiàn)在看得見了;從前很小的,現(xiàn)在看得很大了;從前看不分明的,現(xiàn)在看得清楚分明了?王荊公說得最好:
  世之不見全經(jīng)久矣。讀經(jīng)而已,則不足以知經(jīng)。故某自百家諸子之書,至于《難經(jīng)》《素問》《本草》諸小說,無所不讀;農(nóng)夫女工,無所不問;然后于經(jīng)為能知其大體而無疑。蓋后世學者與先王之時異矣;不如是,不足以盡圣人故也……致其知而后讀,以有所去取,故異學不能亂也。惟其不能亂,故能有所去取者,所以明吾道而已。(《答曾子固》)
  他說:“致其知而后讀。”又說:“讀經(jīng)而已,則不足以知經(jīng)!奔慈纭赌印芬粫谝话倌昵,清朝的學者懂得此書還不多。到了近來,有人知道光學,幾何學,力學,工程學……一看《墨子》,才知道其中有許多部分是必須用這些科學的知識方才能懂的。后來有人知道了倫理學,心理學……懂得《墨子》更多了。讀別種書愈多,《墨子》愈懂得多。
  所以我們也說,讀一書而已則不足以知一書。多讀書,然后可以專讀一書。譬如讀《詩經(jīng)》,你若先讀了北大出版的《歌謠周刊》,便覺得《詩經(jīng)》好懂的多了;你若先讀過社會學,人類學,你懂得更多了;你若先讀過文字學,古音韻學,你懂得更多了;你若讀過考古學,比較宗教學等,你懂得的更多了。
  你要想讀佛家唯識宗的書嗎?最好多讀點倫理學、心理學、比較宗教學、變態(tài)心理學。無論讀什么書總要多配幾副好眼鏡。
  你們記得達爾文研究生物進化的故事嗎?達爾文研究生物演變的現(xiàn)狀,前后凡三十多年,積了無數(shù)材料,想不出一個簡單貫串的說明。有一天他無意中讀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忽然大悟生存競爭的原則,于是得著物競天擇的道理,遂成一部破天荒的名著,給后世思想界打開一個新紀元。
  所以要博學者,只是要加添參考的材料,要使我們讀書時容易得“暗示”;遇著疑難時,東一個暗示,西一個暗示,就不至于呆讀死書了。這叫做“致其知而后讀”。
  第二,為做人計。
  專工一技一藝的人,只知一樣,除此之外,一無所知。這一類的人,影響于社會很少。好有一比,比一根旗桿,只是一根孤拐,孤單可憐。
  又有些人廣泛博覽,而一無所專長,雖可以到處受一班賤人的歡迎,其實也是一種廢物。這一類人,也好有一比,比一張很大的薄紙,禁不起風吹雨打。
  在社會上,這兩種人都是沒有什么大影響,為個人計,也很少樂趣。
  理想中的學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專門學問。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搜博覽。博大要幾乎無所不知,精深要幾乎惟他獨尊,無人能及。他用他的專門學問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關的各種學問,次及于間接相關的各種學問,次及于不很相關的各種學問,以次及毫不相關的各種泛覽。這樣的學者,也有一比,比埃及的金字三角塔。那金字塔(據(jù)最近《東方雜志》第22卷第6號,147頁)高四百八十英尺(約150米),底邊各邊長七百六十四英尺(約233米)。塔的最高度代表最精深的專門學問;從此點依次遞減,代表那旁收博覽的各種相關或不相關的學問。塔底的面積代表博大的范圍,精深的造詣,博大的同情心。這樣的人,對社會是極有用的人才,對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趣味。宋儒程顥說的好:
  須是大其心使開闊:譬如為九層之臺,須大做腳始得。
  博學正所以“大其心使開闊”。我曾把這番意思編成兩句粗淺的口號,現(xiàn)在拿出來貢獻給諸位朋友,作為讀書的目標:
  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
  原載于1925年4月18日《京報副刊》





上一本:一路守護,諾言凝固了時間 下一本:四大名著權威定本無刪減版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胡適談人生與哲學套裝5冊的作者是胡適,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