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賦體文學之祖,世所認可,而表章發(fā)微者乏人;且《成相篇》、《賦篇》二篇體例的認定,歷代學者存有較大爭議。今有席魯思撰《荀卿賦定本校箋》二卷,深入考察《荀子》的《成相篇》、《賦篇》,對之進行系統(tǒng)梳理,解決了爭議問題,并對文本做了細密的箋注。詳言之:起首略例,考定書名、篇名篇數(shù),開列校、箋、附錄之例,皆針對前人研究有疑之處而發(fā);其后卷一則《賦篇》,卷二則《成相》,注解文字,疏說文意,厘分章句,時附同時代著作之文章,以為互證;最后以輯錄歷代著錄、評論為附錄,十分周備。是書于內(nèi)則深,于外則闊,征引豐富,言辭曉暢,今整理出版,以饗讀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