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時代的學習 我們現(xiàn)在確確實實處在了一個碎片化時代里,這看起來是一種全新的情況。因為時間被切割為無數(shù)碎片,意味著我們很難連續(xù)從事某種行為。比如說音樂,它在今天往往是作為工作的背景而存在,我們很少專門抽一個下午什么都不做,只是安安靜靜聽音樂。因為只要坐下來5分鐘,我們就會忍不住伸手去拿手機,看看朋友圈是不是又有了更新。再比如說讀書,一口氣讀完一本書那是小時候的事情了。每次我們讀上幾頁,就會被其他的事情打斷。所以,枕邊和馬桶才是最合適的讀書地點,唯有在那些地方,我們才有相對集中的大塊時間,可以安心讀上一大段。 那么,學習的事情又怎么說呢?在一個碎片化時代里,所謂終身學習究竟意味著什么?是否還存在學習的可能?如果有,它會是怎樣一種形態(tài)? 記得有一條中年漢子,突然決定學習編程。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后來問我:為什么我學完了教材,卻還是沒有辦法編出一個有用的程序來?我相信他的態(tài)度足夠端正,我也相信他學得足夠認真,但我同樣相信他的話————即便做對了這一切,一個人還是很可能無法編程。這是因為他已經(jīng)進入了成人的世界,卻依然用青少年求學期間的學習方法。當一個人還是孩子的時候,有整塊的時間專心學習一本教程,努力做練習題,然后目的是為了通過考試,拿到文憑。成人世界里不是這個邏輯。 成人世界里極少允許一個人繼續(xù)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它要求人們?nèi)ソ鉀Q非常具體的問題。無論你學過什么,學得怎樣,你能解決具體問題就算是通過。學編程對于一個學生才構(gòu)成一個目標,對一個成人來說,編個什么具體的程序才是目標,否則就是全無意義。如果當初那條漢子決定編寫一個微博程序出來,那么無論他的程序?qū)W得怎樣,他最后多半能搭建一個出來。哪怕他實在是編不出來,可以到網(wǎng)上找?guī)讉示例,自己拼拼湊湊、修修改改做出一個來。在拼拼湊湊、修修改改的過程里,他會用最直觀的方式學會編程。 許多人不贊同這種方式,因為覺得這和他們所受的教育相互抵觸。他們認為,如果一個人對學科的全貌并沒有認知,對于細節(jié)沒有深入地了解,那么就不算是掌握知識,自然也就談不上運用。那個中年開始學習編程人,之所以編不了程,原因是學習得還不夠,應該把進階教程和高階教程都學完,那么自然就能夠編寫任何他想編寫的程序了。 這樣的想法有道理,可是回答不了幾個最簡單的問題: ————股市賺大錢的人里,經(jīng)濟學博士占多少? ————著名小說家里,文學博士占多少? ————喬布斯會編程嗎?會工業(yè)制造么? 碎片化時代不是手機帶來的,我們在很早之前就已經(jīng)進入了碎片化時代————成人世界就是碎片化的。今天已經(jīng)很少有人一輩子從事一項職業(yè),在不斷的轉(zhuǎn)職過程中,他哪里有三五年回到學校專心學習一段時間?誰會留著職位等著他用完備知識武裝頭腦?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通過實戰(zhàn)解決學習和訓練問題。在轉(zhuǎn)職早期,每天都會遇見千奇百怪的問題,都是本行業(yè)的各種碎片問題。然后,處理完三個月的碎片事件,這個人也就差不多在腦海里拼湊出對行業(yè)的認知,知道應該如何處理和應對日常問題。經(jīng)歷過這一段之后,他就算是入門了。 如果看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話,情況就變得更加極端了:行業(yè)太年輕,幾乎沒有什么人可以稱得上是互聯(lián)網(wǎng)專家。自稱是互聯(lián)網(wǎng)專家的人,在過去30年間都敗落了。一個年輕人在1999年去深圳加入騰訊的時候,他能系統(tǒng)性學習什么?做好什么準備?他能全面了解互聯(lián)網(wǎng)的什么知識?一個年輕人在2011年去北京加入陌陌的時候,所謂互聯(lián)網(wǎng)的知識對于他有任何幫助么?那時候誰能告訴他說雖然現(xiàn)在不賺錢,但是5年后憑借視頻直播公司能實現(xiàn)贏利?沒有,從來沒有這樣的事情。(P3-5) 和菜頭是一個非常會寫文章的人,他能帶給你不同以往的生活體驗。 ————陳坤 和菜頭時常對我暴起斷喝,如晨鐘般醒腦。 ————羅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