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秋夜閑談--孫郁散文


作者:孫郁     整理日期:2021-12-26 04:12:13


  穿越法蘭西
  1
  飛機從北京起飛時,晚點了半個余小時,是日黃沙漫天,有些窒息之狀。十個多小時后到了巴黎,天色頗好,東西方的氣溫相近,而天氣如此有別。同行的故宮常務副院長李季及上海博物館汪慶正都是多次來法的,一路并未顯得如何興奮。唯我與春雨兄興致很濃一切都是新鮮的,一下飛機,到處是中國人,好像是在中國的南方某個小城。黃皮膚的人已在世界許多角落生根了,不過進入市區(qū)時,方覺出是真正的歐洲風情,印象比機場好多了。巴黎的機場很舊,不及東京、北京及新加坡那么氣派。法國搞現代建筑,似遜于趕時髦的東方人。但到了巴黎市內,才知道法國人不屑于摩天大樓的原因。這個民族舊有的東西保存得很好。在塞納河與香榭麗舍大街穿過時,你將會明白這個國度保持著一種高傲。
  下午6時許抵達旅館。名字日LA RESIDENU ASSANO。香港特首董建華的妹妹金董建平恰恰在旅店門口迎接,彼此寒喧了多時。金太太氣質高雅,既有東方人的羞澀,也有西洋人的凝重,英法文均好,她剛從美國飛抵巴黎。在異國他鄉(xiāng)遇見這么諳熟歐洲的國人,大家都很快活,一路的疲勞也消失了大半。
  汪先生與金太太是老朋友了,他們圍繞著一個畫展談了些什么。兩人談的上海話,我?guī)缀趼牪欢裁。天快暗下來時,金太太建議去一家中國餐館,并云為大家接風。所去的菜館不大,離拿破侖的墓地比較近。那菜館的名字叫“川味香”,服務員都是華人。金太太說她與畫家趙無極來過此地,很喜愛這里的味道。趙無極是這家菜館的?停洺S诖似奋。果然飯菜很是別致,不像國內川菜那么麻辣,只是微有刺激罷了。坐在“川味香”小館,看巴黎的夜景,真是漂亮。街上沒有什么行人,連車也不多。整個古都像睡在夢中?諝馐切迈r的,好像被水洗了一般,心肺為之一清。我由此而想起中國的杭州。也明白了古老的都城節(jié)奏緩慢的因由了。李季說,法國人在享受生活,我們是在活著,信哉斯言。
  翻譯朱曄是團里最小的,是前故宮博物館副院長朱承儒的女兒。她長于大連,我們算是老鄉(xiāng)了。談話中知道她一年中來了四次法國,對此已很熟悉了。朱小姐說,在巴黎最好不要乘車,步行游覽是快慰的。她每一次來都愿意背著包在古老的街中漫游,那也是一種享受吧?想到在巴黎將待上五個晚上四個白日,意識到時間的緊迫,大家都同意小朱的建議,爭取在這里多步行,用手腳去觸摸這個城市。
  巴黎的夜景在一些作家筆下早就寫過了,再費筆墨已屬多余。東方與西方就是不同的。先前在書中讀先人的文化大論,都是概念的,一旦深入其中,卻有著文字無法描述的東西,是什么呢?大概是精神境界的分歧與反差。逛北京、西安的古街,心要沉下去,不必去思索些什么,那是與先祖血脈的重合,一切都在無言之中。巴黎是猜不透的哲學。這個曾經血染的、無數次爆發(fā)革命的地方,現在卻被安詳與冷清代替了。藝術家與學者,鐘情于此地,是自然而然的。
  第一次在時差很大的地方入眠,很有些不適,夜里幾次醒來。巴黎與北京差六個小時,次序一時亂了。所住的旅店很小,但古樸房間大方舒適,只是費用不菲,每夜一千六百人民幣。真是有些奢侈了。電視里的節(jié)目都是清一色的法文,聽不懂,于是便躺在床上翻書。讀到法國人伏爾泰的一篇文章。歷代的學人,大凡有抱負者,都要干涉一下現實,而多知識分子良知式的發(fā)熱。伏爾泰、盧梭等人,是我青年時代的崇敬者,至今提及,亦有動情之處。他們的可愛,在于堅守,不像中國人,一旦因著述成名,便跑到臺閣中去了。歐洲讀書人,有清議與批判的意識,巴金在一篇文章里,好似談到過此類話題。手里沒有書,不能引用了。來到法國,是不能不去感受真正的知識分子的生活的。
  2
  一天下來很累,卻跑了許多地方,在國內是從無這樣的效率的。
  上午去了集美博物館,這是個展示亞洲藝術的名殿,中國、日本、韓國、越南、印度諸國的青銅器、雕塑很多,氣象之大是過去未曾見聞的?偨y(tǒng)希拉克在少年時代,幾乎每周都要來此駐足,后來一生都關注亞洲,現在已成了青銅器方面的專家了。館長是個學究式的火物。一見面便連連抱歉,說中國“神圣的山峰展”布陳時,一面戰(zhàn)國時代的銅鏡不幸打碎了。法方為此專門寫了道歉信,還表示以文物相賠。汪館長內心很沉重。這是他們上海館的唯一二面古鏡,損失之慘重自不必言。會見后見到幾個申方文物專家,連連指責法國人的懶散和漫不經心。現在才知道。粗枝大葉者,在這個國度也比比皆是的。
  匆匆忙忙去了盧浮宮,抵達那里時,已是中午了。我們沒有時間到展廳里,竟在館長室延留了多時。李季和館長談得很好,內容是雙方的合作,據隨行的法文翻譯廖兵說,聲浮宮的館長是很難一見的,一般的館員難以步入其辦公室。也許是我們的代表團很鄭重,又系文物領導和專家,彼此關心的話題多一些吧!會談中對該宮殿有了以下的印象:每年參觀人數在580到600萬之間,60%到65%是外國人,本國人有200萬。收入的情況是:25%來自門票;國家撥款占主要比例,有68%;剩下的系私人捐贈。盧浮宮與中國的故宮相似,是國立的,不像美國太都會博物館出于私人之手。在這一方面可以說兩國的話題很多。李季建議,以后多多加強合作,館長高興地點起頭來。
  盧浮宮的外表很古老,比想象的要滄桑得多。整個建筑群體是渾厚而大氣的,見之如睹遙遠的過去。人間的悲喜劇都掩其間,法國完全保留了舊跡的原貌,周圍看不到一點現代建筑群。唯貝聿明設計的那座金字塔立于其間,表現了異樣的風格。它是很巧妙,初看有點不太協(xié)調,轉眼環(huán)顧,再看與古樓的對比,倒讓人覺出某種刺激;蛟S這性靈-筆,把陳舊的故事一下子變成現代表達式了。
  待到去凡爾賽宮時,類似的感受也出現了。巴黎人有意地讓歷史凝固在這里,盡量拒絕著現代氣息的滲透。凡爾賽宮的館長也是個和藹的長者,始終微笑著。在他辦公室坐了多時,談的都是互展的事。故宮的康熙大帝展品在這里展示。六月后,路易十四展亦將亮相于北京和上海。雙方在互展的細節(jié)上糾纏了多時,不同的看法最后均統(tǒng)一了。館長的身上有忠厚大氣的一面。但他手下的幾位助手,帶有一點法國人的自大。他們希望電方的畫冊不要出現英文,府保留法文。那隱含著民族感還是焦慮感呢?真是說不清楚。P20-23





上一本:耄耋回望青春 下一本:一平方米的城市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秋夜閑談--孫郁散文的作者是孫郁,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