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朗讀風雨


作者:張紹民     整理日期:2021-12-26 04:11:43


  7.灰燼里面睡覺的火焰
  灰燼很灰色,但絕不頹廢;覡a也是糧食而不是廢物。在鄉(xiāng)間,那些灰燼成為寶貝,那些灰燼成為泥土與莊稼的糧食,這一點,工業(yè)灰燼就應該成為羞愧與邪惡、黑暗,工業(yè)灰燼就像水泥的灰塵,這個水泥還假冒偽劣著水與泥的名字招搖過市,造句造出了很多所謂現(xiàn)代建筑,但實際上水泥消耗的自然資源已經(jīng)觸目驚心。水泥灰塵漫漫人間,帶來污染與非美。
  灰燼抱著剩余的火焰睡覺,溫暖了自己的熄滅。灰燼抱著火焰睡覺,就像抱著愛睡覺。在灰燼里面,睡覺的火焰睡覺的絲綢,經(jīng)歷了自己的唯美道路。
  灰燼里面的紅薯、雞蛋,它們睡在灰燼中慢慢地,就散發(fā)出聲母的香氣,也散發(fā)出韻母的香氣。灰燼把自己的火焰吃得很滿意,火焰把自己的灰燼吃得很滿意;覡a很干凈著火焰,火焰很干凈著灰燼。
  灰燼穿著火焰的衣服,慢慢地就脫下火焰的衣服;火焰穿著灰燼的衣服,慢慢地就脫下火焰的衣服。然后,灰燼進入泥土,成為泥土。泥土也屬于灰燼的集合,泥土屬于灰塵的集合,屬于光的灰塵;鹧鏋楣獾娜紵覡a就成了光的灰燼,形成光的另外一種道路。
  泥土吃灰燼,種子吃灰燼,它們在灰燼中吃出美,吃出精彩,吃出很多神性的力量,吃出彼岸世界的美與祝福。種子用灰燼釀酒,釀造出新的世界。
  感覺(顧城)
  天是灰色的
  路是灰色的
  樓是灰色的
  雨是灰色的
  在一片死灰之中
  走過兩個孩子
  一個鮮紅
  一個淡綠
  平淡質(zhì)樸、樸實無華的語言組織成詩的畫面,詩歌之所以能散發(fā)出誘人的芬芳,其奧秘誠如丹納在《藝術(shù)哲學》中所說的,詩人把客觀事物的“主要特征”變成詩人的“第一印象”,使之在計中淹沒一切,使其它特征處于被忽略的地位;并且把“事物的特征給他一個刺激,使他得到一個強烈的特殊的印象”,這正是詩人必須持有的“獨特的感覺”。顧城的《感覺》,通過捕捉感覺入詩,是將感覺語詞化的結(jié)晶。詩裁為兩節(jié),每節(jié)四行,格式齊整。首節(jié)驅(qū)灰色天地撲人讀者眼簾:天、路、樓、雨是灰色的————這是鋪墊,在色彩上是欲揚先抑;第二節(jié)別見洞天,豁然開朗,在一片灰色的世界里,走過兩個孩子:一個鮮紅,——個淡綠。詩人從調(diào)色盤里,僅擷取灰、紅、綠三種顏色,卻為我們繪制了一幅多么精彩的印象派畫景!顧城成功地將這獨特的感覺呈現(xiàn)出來。
  8.星星與露珠互相交往身體
  星星睡覺的鼾聲寧靜了夜色,露珠加工自己的奇妙,星星看到了這一幕。它們之間天生的約會,與生俱來。它們之間可以互相交換身體,當露珠來到天上成為星星,取得了星星的身份證,它們在天上看著塵世,看到了塵世的黑暗,當然,在夜色漫漫中塵世就等于黑暗。
  露珠作為星星,在高處,依舊聽見塵世的喧嘩,黑暗中的塵世,黑暗盡量用自己的墨汁作為好酒來安慰塵世的喧嘩。
  誰說黑暗不是生命呢?黑暗也具有真理的精神,黑暗給星星、露珠讓座,光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當然,這些光的種子會長出真理的自由大樹。
  星星作為露珠之后,也能夠深人黑暗,在黑暗中作為一粒粒心,進行對黑暗乳汁般的灌溉。就算在天亮之后,也會繼續(xù)跳人更黑暗中,對泥土中的根————一根根面條,進行乳汁般的灌溉,深愛黑暗中一路走來的照亮,用黑暗照亮了自己的行程。星星、月亮、露珠、燈盞,它們都用黑暗照亮自己,懷著對黑暗的感激,它們都用力將黑暗釀造為墨汁與墨汁鋪開的紙張,那黑暗成為黑酒,書寫著真理的情感。
  太陽已經(jīng)很高,還有一粒露珠沒有跳人泥土,原來這里露珠做夢做得很辛苦,現(xiàn)在打瞌睡,但一旦被陽光大聲喊醒,也慌慌張張?zhí)四嗤,但比原來的自己瘦了很多,夢也減肥,夢減肥了這粒露珠。
  星星(索德格朗)
  當夜色降臨,
  我站在臺階上傾聽;
  星星蜂擁在花園里,
  而我站在黑暗中。
  聽,一顆星星落地作響!
  你別赤腳在這草地上散步,
  我的花園里到處是星星的碎片。
  芬蘭女作家艾迪特·索德格朗德以她女性的細致和柔美,在靜靜的夜里,讓天上的星光和草地上的亮光交相輝映在一起。孩子在傾聽、詩人在傾聽,我們在傾聽,傾聽那星星落地的聲響。我們不由驚嘆:短短的七行輝映出一個美麗的華章,讓我們反復回味,直至口齒留香。這樣的意境這樣的情懷,讓我們感受到童詩世界的晶瑩透徹與美妙絕倫。
  9.父愛是種子埋進地里
  父愛是種子埋進地里,大地都容納不了,只好長出一座山。大地上的群山等都可以作為父愛的比喻。父愛的的確確就像種子,在深處,具有深度,就像種子的發(fā)芽,長出的根,穩(wěn)定了大地,根的網(wǎng)絡都泥土深處的世界都抱在懷里,被埋沒的世界里面,根就算彎曲,就算自己身上的群山坎坷著波浪,它也抱著泥土,把自己作為面條給泥土吃。
  很多根身材細小,但就算自己餓瘦成閃電,也要把自己作為面條下給泥土吃。粗壯的根,抓住大地,細小的根閃電大地的明亮。
  父愛是一粒種子,長出閃電的傷痕,長出粗壯之根的曲折,無論何種形體,父愛之路都寫在深處,就像寫在泥土中一樣。高處的鮮花、綠葉、果實,它們知道深處的根如何彎曲自己的耕耘。
  星光(萊文)
  我父親站在溫暖黃昏
  我第一個家的門廊上。
  那年我四歲,還在等待成長的考驗。
  我看見他的頭映在星群中間,
  他煙頭的光亮,比那
  低馳過古老四周的
  夏日月亮還要紅。我們
  很孤單,他問我是不是快樂。
  “你快樂嗎?”我無法回答,
  我真的不太懂得那個詞,
  還有那聲音,我父親的聲音,那不像是
  他的聲音,沒有理由地混濁而窒息,
  那聲音我從前沒有聽到過,可是
  以后我卻總會聽到。他彎下身,
  一個拇指拂過我的兩只眼睛下面。
  那香煙已經(jīng)熄滅,可是我可以嗅到
  那疲倦依然停留在他的氣息里。
  他沒有找到任何東西,他微笑著
  用他的雙手抱著我的頭。
  接著他舉起我,放在他的肩上,
  現(xiàn)在我也在星辰中間,
  就象他一樣高。你快樂嗎?我說。
  他點頭并回答我,是的,啊是的,當然!
  在那新的嗓音里,他什么也沒有說,
  只是讓我的頭緊貼著他的頭,
  他的眼睛對著星光閉著,
  仿佛光線里那些小小的眨動的眼睛
  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高個子、神情憔悴的孩子,
  抱著他的孩子依靠著秋天的
  承諾,直到那男孩在那個世界里
  再次睡去,永遠不再蘇醒。
  這首詩的作者是美國當代著名詩人菲利普·萊文。父愛是永恒的話題,父愛是嚴肅的、剛強的、博大精深的。父愛同母愛一樣偉大,只是父親表達愛的方式不同而已。詩人以一個懵懵懂懂的小男孩的視角去敘述一位父親的愛,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則讀到更多父愛的無奈和深沉。
  P15-20





上一本:我在最好的時光遇到你 下一本:老橋奔馳的美神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朗讀風雨的作者是張紹民,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