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琉璃琉器


作者:張弛     整理日期:2021-12-26 04:03:03


  1.苕溪
  范蠡在村子里先看到東施,向她問路。東施知道范蠡是來找西施的,心里自然不高興,于是給他瞎指了一通。后來范蠡才知道,苕溪村分東村和西村。東村的叫東施,西村的叫西施。那天給他指路的就是東村的東施。但范蠡的心情沒受影響,苕溪,他喜歡這個名字,溪者,緩而輕悄之流水。
  東施效顰出自《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庇捎谙嗝渤舐褪艿匠靶,莊子似乎不太厚道,對東施也不太公平。
  因為西施東施,村子里產(chǎn)生了矛盾。西施所在的西村河水在上游,東村在下游(中國的地理就是如此,永遠(yuǎn)是東邊地勢低,所以才有千條江河歸大海,才有自古人生長恨水長東),所以苕溪村溪水的使用是分時間段的,從一大早開始,下游先洗菜,上游洗菜時,下游就洗衣服。但鬧起矛盾時就不講究了,上游的村民一大早就在水里涮便溺器。當(dāng)然,如果西施出現(xiàn)在溪水旁,一切勞作都要停下來?偟膩碚f,東村、西村本來相處得還算和諧。不管怎么樣,因為東施和西施的原因,東村和西村產(chǎn)生了不和。西施不愿意看到這個狀況,所以她巴不得趕快離開這個地方,她不想見到村民為她鬧得不可開交,更不想見到東施無所不在的影子,以及東施對她無時無刻不在的模仿。
  范蠡在村子里期間,發(fā)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西施的父親在砍柴時不小心砍倒了一棵屬于東村的樹,被東村的人扣下要求要么賠償,要么用兩張羊皮贖人。要知道在古代羊皮很貴,秦穆公曾經(jīng)用五張羊皮換來百里奚。范蠡知道這件事后,便用自己車上的兩張羊皮把西施的父親贖了回來。西施的父親雖然老實巴交,跟任何人都無冤無仇,離開東村時,仍然被村里的地痞無賴踢了一腳,由于咽不下這口惡氣,回家后還鬧了一場大病。西施看了,更是鬧心。
  后來,就在西施跟范蠡離開村子來到村口時,無意中跟東施迎面撞上,這可能是倆人僅有一次打過的照面,從此西施東施天各一方。
  2.《西施》
  想起寫這個故事,是看了老鄒寫的一部歌劇《西施》,劇情大致如下:
  序曲從遼闊中拉開。在吳國被囚三年的勾踐回到越國,在這幕戲的一段唱詞中,出現(xiàn)了桑扈鳥。我特意查了一下,這種鳥像鴿子一般小,頸有花紋,俗稱青雀!对娊(jīng)·小宛》中有這樣的詩句:交交桑扈,率場啄粟!蹲髠鳌ふ压吣辍分械墓倜擞梦屮B、五鳩、五雉外,還有九扈,少皞分別用它們命名“九農(nóng)正”,也就是九個管農(nóng)事的官員,希望他們能夠扈民無淫,督促人們按時耕種。而桑扈就是九扈之一。當(dāng)然,這是題外話。隨著夫差緩慢踩著勾踐的背下馬,這場戲就結(jié)束了。但人們?nèi)匀徊唤獑,夫差下馬為什么不用小板凳,而是要踩在勾踐的后背上。
  接著,越人就開始了他們的報復(fù)計劃,文種和范蠡來到苧蘿村找到了西施,說明要把她送給吳國,拯救越國。西施沒怎么過腦子就同意了,同村伙伴(也是美女)鄭旦要求一起前往。在越國經(jīng)過一番培訓(xùn)后,轉(zhuǎn)眼就到了出發(fā)的日子,西施和鄭旦前去向勾踐辭別,勾踐頓時被倆人的美貌驚呆了,不由得唱了好幾遍她們是那樣的明艷,她們是那樣的明艷。倆人到了吳國,夫差也有類似的反應(yīng),稱西施為在火焰上嗞嗞作響的美人(這種奇特的比喻,聽起來有些像燒烤),香草一樣的美人,絲綢上的美酒,美酒中的寶石。他顯然是中了美人計,但措辭之拙劣,讓我覺得有些難以茍同。
  在得到西施后,夫差開始每天醉生夢死(其中,出現(xiàn)了響屐廊和響屐舞。響屐廊是姑蘇臺很重要的一處建筑,據(jù)說那是西施和宮女們行走時發(fā)出聲音的地方,想必是當(dāng)時西施已經(jīng)不為木屐不合腳所苦)。伍子胥為此大為不滿,在一次宴會中要殺掉西施,卻無意中殺死了鄭旦,伍子胥為此最終也掉了腦袋。伍子胥一死,越國的機會來了。他們發(fā)兵攻打吳國,吳軍大敗,勾踐如愿報仇雪恨。西施以為苦日子終于熬到頭了,哪知卻在王后的授意下,被文種投入滔滔江水。
  老鄒對一些劇情的處理,引起了詩人簡寧的議論,他尤其不能接受西施是被王后害死的這樣一個結(jié)局。老簡是我和老鄒共同的朋友。他認(rèn)為把西施說成是被王后害死的,削弱了悲劇的力量,真正害死西施而且能夠害死西施的,恰恰應(yīng)該是越王勾踐本人。如此一來,這部歌劇就變成了赤裸裸對復(fù)仇的歌頌。我不是跟簡寧一起看的,但我看的那個版本,應(yīng)該跟老簡的出入不大,扮演西施的是女高音歌唱家幺紅(她一出來我一時錯亂,還以為是楊貴妃呢)。在查找了一些資料后,我認(rèn)為劇中的文種有些過于陰險,而范蠡這個人物又過于窩囊和柔弱,絲毫不像傳說中的那樣神通廣大,西施則被拔高了。再有就是一些技術(shù)問題,比如落雁這件事不應(yīng)該安在西施的身上,因為還有王昭君在后面等著呢。
  當(dāng)然,我不否認(rèn)這部歌劇從音樂到舞臺美術(shù)都下了一番工夫。關(guān)鍵問題是,中國人到底有沒有必要搞一部原創(chuàng)的西洋歌劇,就像它的說明書中強調(diào)的那樣。畢竟,我們之前已經(jīng)有了京劇以及很多其他地方劇種了。
  后來從《鄒靜之戲劇集》中看到老鄒的一個提示,說《西施》這部歌劇是表現(xiàn)一個女子和自己祖國的故事,其他人諸如范蠡、勾踐、夫差和王后只是涉及。這似乎更像是老鄒針對各種質(zhì)疑做出的回答。對此老簡仍然有些不依不饒,他認(rèn)為這部歌劇還存在著一些根本性的錯誤,譬如那時候的人是沒有國家的概念的,特別是對西施這種居住在偏遠(yuǎn)地區(qū)的山村野女而言,國家的興亡完全感受不到。而且,那時候所謂的國家,不過是一些在周王朝衰落后形成的號稱諸侯國的政治共同體,跟現(xiàn)在的國家概念截然不同。但是簡寧認(rèn)為貴族階層就不一樣了,本來養(yǎng)尊處優(yōu),一旦被打敗弄不好就會被抓去當(dāng)人質(zhì)備受羞辱,因此才會有亡國的切膚之痛(此外,市民階層在生計上也會受到一些戰(zhàn)爭的影響)。
  P3-7
  我想,或許在外地,至少去年的江浙,老弛像開了天目一般變成了一個渾身通透的歷史人,無論是兩千多年前的琉璃琉器,還是昨夜的流里流氣,通通在他法眼的關(guān)照之內(nèi)……
  ————狗子
  老弛為文做人都很有趣,執(zhí)問有趣在哪兒是什么東西以為可以抽取的,不如當(dāng)初就吃鹽巴。與朋友共享酒肉恰是平淡中有真味的事,然而不能恒得,要靠讀他的近作來充抵,如見其人。
  ————立峰
  從小就聽說過西施,但也僅限于知道是個來自西湖一帶的大美女,跟不知道沒什么兩樣。知道范蠡是后來的事兒,但也僅限于知道他是個成功的生意人,全然不知道他和西施間的八卦,更不知道所謂的琉璃會跟這兩人發(fā)生關(guān)系。好奇之下,決意探個究竟,順便梳理一下民間話語,想不到從此陷了進去。沒錯,傳統(tǒng)文化就是一個陷阱,必須當(dāng)止則止。
  這本書分《琉璃》和《琉器》兩個部分,字面上看著琉璃琉器,實際上還是比較認(rèn)真的。《琉璃》主要是講春秋期間的事件,旁征博引,有正史也有小道消息!读鹌鳌凡糠终f的是我于二〇一五年三四月份在太湖一帶的旅行,吳越爭霸茲發(fā)生于此,包括去看當(dāng)?shù)氐墓袍E和博物館,試圖在實地找出一些蛛絲馬跡,算是對《琉璃》的補充和消化。打個不當(dāng)?shù)谋确,如果《琉璃》是已?jīng)脫掉的那只鞋子,《琉器》便是隨后脫掉的另一只。
  其實我對古代美女興趣不大,但是對古代的器物卻心向往之。我覺得每個時代都有它的代表器,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代表器就是琉璃,而不是青銅和玉。當(dāng)然,更不可能是陶瓷。
  另外,禮樂制度也是我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我很想知道,春秋時期,禮怎么就崩了怎么就壞了。一個禮崩樂壞的社會到底是什么樣子。這當(dāng)然涉及所謂的吳越文化,以及屬于那個年代的人的精神氣質(zhì)。
  所以說,這本書既不是嚴(yán)格意義的小說,因為它不太虛構(gòu);也不算是文論或者游記,但這三者又都兼而有之。讀者可以各取所需,把以為沒勁或嘔啞嘲哳的段落跳過去。
  感謝我的父母,以往我出過的書里,都有他們的支持或者影子,但我都沒表示過感謝;感謝楊立峰,我曾經(jīng)邀請他給這本書注釋,倆人合作一起出個注釋本,但被他婉拒了;感謝顧志明,慷慨借給我書,據(jù)說他的藏書很少外借。感謝高星借給我書,雖然三天后他又要了回去;感謝方叉叉,他所提供的琉璃知識,讓我開了眼界;感謝老鴨,幫我查找訂購資料。
  感謝作家出版社,感謝李宏偉、秦悅,使這本書得以出版。
  感謝上海的立冬、杭州的老葛、紹興的石磊和小姚以及揚州糧食酒店的盧總,讓這次旅行看起來特別像是一帶一路,也讓我們少了舟車勞頓之苦。
  感謝簡寧的鼓勵。
  感謝阿堅、狗子、漢行、古非、榮巖、張煒、袁瑋、方閑海、鄭建成、楊紹斌、丁曉禾、陸小偉、吳虹飛、鄒靜之、孔珉、蔡俊、丁天、陳飛、孫民、郝帥、奕男、小劉很忙,他們構(gòu)成了這本書的種種細(xì)節(jié)。
  去年(二〇一五)十月份,我跟阿堅和孫民去淄博找崔長明玩兒,到了的第二天先是參觀淄博博物館,然后小崔又帶我們?nèi)ゲ┥綄ぴL琉璃。博山是中國的琉璃之鄉(xiāng),制作琉璃有非常久遠(yuǎn)的歷史。在一家琉璃作坊,一位石姓的老手藝人當(dāng)場給我們燒制了一只琉璃鳥。在一家私人琉璃博物館,還看到很多被稱作雞油黃和雞肝紅的琉璃制品(但都跟雞沒多大關(guān)系),以及若干古琉璃藏品。博物館主人孫云毅先生介紹,琉璃黃最早出現(xiàn)在清乾隆年間,燒制難度很大,且材料名貴,據(jù)說包括工業(yè)黃金和砒霜。然后因為要吃午飯,竟忘了去參觀當(dāng)?shù)氐睦狭鹆ЦG址以及女媧廟。女媧一向被中國琉璃手藝人認(rèn)為是琉璃的始祖,她所煉就的補天用的五彩石,據(jù)說就是琉璃(但南京人認(rèn)為是雨花石)。
  第三天吃過早飯,我們又從張店趕往臨淄。出發(fā)前在古玩市場買到一件漢代的琉璃虎,它溫潤如玉,眼睛和背上的條紋是鎏金的,這種工藝已經(jīng)失傳了。
  回京途中,我們在濟南稍作停留,李娃克請我們在一家叫土財主的菜館吃午飯,它基本上屬于東北菜系,但我最想吃的是煎餅卷小蔥。這是山東烙餅卷大蔥的改良品種,玉米面煎餅軟的,小蔥取代了大蔥。但最有收獲的是娃克介紹的一位名叫宋飛舟的藝術(shù)家,他對琉璃材料和工藝有過專門研究,曾經(jīng)創(chuàng)作過一組沙鑄玻璃(琉璃)當(dāng)代作品。在一篇署名文章中,老宋認(rèn)為,圣人創(chuàng)物時道器并行沒有上下高低之分。
  參考書不算,工具書中用的是一本商務(wù)印書館二〇〇五年三月第二二三次印刷的《新華字典》,為的就是讓這本書保持小學(xué)生的水準(zhǔn),查不出來的字堅決不查,實在不行就用方塊“□”替代。搞不清的說法,也堅決不去鉆牛角尖。我認(rèn)為這是非專業(yè)人士寫作的獨門秘笈,它不但保證了寫作速度,也使行文變得格外順暢,就像春節(jié)期間的二環(huán)。
  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還會遇到一些字形及發(fā)音相類似的字,但說的都是同一個意思,這大多是由于資料的成書年代不同或地域差異造成的,我懶得把它們一一標(biāo)明,相信明眼讀者當(dāng)會辨識。在這方面,古人講究心領(lǐng)神會,所以不會過于糾結(jié)。





上一本:不戀過往不負(fù)流年 下一本:撲通撲通喜歡你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琉璃琉器的作者是張弛,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