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霸王龍的童年


作者:袁博     整理日期:2021-12-26 03:38:53


  大帆用頭頂住上端的蛋殼,用腳踩住底部的蛋殼,用盡全力伸展身體。大帆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如果它用力不均衡,會損傷骨骼,造成終生殘疾。
  小帝鱷正朝大帆爬來。小帝鱷扒開爛水草,又長又鋒利的牙齒碰到了大帆居住的蛋殼。
  大帆在蛋殼內(nèi),看不到小帝鱷,也沒有感覺到危險的降臨,它只想快些出殼。
  大帆在蛋殼內(nèi)咬牙堅持著,拼命伸展身體。它的脖子快要頂斷了,它的腿快要支撐不住了。
  可大帆還是沒有出殼。
  小帝鱷咬住了大帆居住的恐龍蛋。
  恐龍蛋被咬破了一個小小的洞。蛋殼內(nèi)有了一絲亮光,大帆看到了出殼的希望。它繼續(xù)咬緊牙關,竭盡全力伸展身體。它的背帆好似折斷了,它全身的骨頭都要散架了。
  大帆還是沒有出殼。
  正在這時,棘龍爸爸回來了,它一口咬住了小帝鱷的一條后腿。小帝鱷慌亂中,將大帆居住的恐龍蛋滑出了它的大嘴。
  “啪!”蛋殼碎裂,大帆終于破殼而出。
  大帆努力睜大眼睛,看到了第一縷陽光,看到了一個光明的世界。同時它也看到了棘龍爸爸。棘龍爸爸正咬住小帝鱷的一條后腿,把小帝鱷的身體朝一邊甩去。然后再用力地甩向另一邊。小帝鱷被棘龍爸爸甩出去好遠,掉進了沼澤中。
  棘龍爸爸回過身,看到了大帆。它想用右爪抓起大帆,將它送到棘龍媽媽身邊。用嘴巴運送小棘龍,是棘龍媽媽的專長,可棘龍爸爸不會用嘴巴運送小棘龍。
  可是棘龍爸爸長長的大爪子,居然沒辦法抓起大帆來!因為大帆的背帆實在太高了,占據(jù)了它身高的一半,比其他小棘龍的背帆,整整高出了一倍。
  棘龍爸爸只好輕輕抓住大帆的背帆,把它丟進棘龍媽媽所在的河里。
  小棘龍出殼后就會游泳。大帆掉進河里,一口咬住了一條小肺魚,美美地吃起來。
  三、抓魚能手
  大帆5歲了。雖然它是兄弟姐妹中最晚出殼的一個,但它的身體長得最快。現(xiàn)在它身長7米,身高4米,體重1噸。其他的兄弟姐妹都比它小了一圈。尤其是大帆的身高,遠遠高于其他兄弟姐妹,已接近棘龍媽媽的身高。因為大帆的背帆足足比其他兄弟姐妹高一倍!
  為什么大帆會長得這么快呢?
  因為大帆特別愛吃魚。
  大帆一出殼就會抓魚,并且它有抓魚的獨門絕技。
  大帆抓魚的獨門絕技,正來自它巨大的背帆。大帆想吃魚的時候,就會靜靜地站在河水中,用它巨大的背帆遮住水面的陽光,魚兒就被吸引到這些背光的水域。當魚兒游近了,大帆就會張開大嘴,一口吞進好幾條小魚;或者大帆用爪子一把抓住一條大魚,慢慢吃。
  其他的兄弟姐妹,總是抓不到足夠的魚,經(jīng)常挨餓。后來,它們慢慢發(fā)現(xiàn)了大帆的獨門絕技,也效仿此法去抓魚,但收獲不大。因為它們的背帆不夠大,無法為它們遮擋足夠多的陽光,無法形成大塊的背光水域吸引魚兒來到它們的身邊。
  于是,兄弟姐妹們就干脆悄悄跟隨大帆,搶它的魚吃。
  有一天,明媚的太陽照在河水里,河水清澈見底。大帆正在用它口鼻部上方的凹洞感知河水中的動靜。它發(fā)現(xiàn)有一條帆鋸鰩媽媽,正在河底攪動泥沙,準備生小帆鋸鰩。
  帆鋸鰩是大帆兄弟姐妹們最愛吃的魚?墒浅赡攴忲幪蟆⑻珒疵,大帆不敢招惹它們。
  帆鋸鰩屬于軟骨魚,最大身長可達9米,體重超過500千克,像人類中的五個大胖子接起來那么長,那么重。它和鯊魚是近親,或者干脆可以說它是一種特殊的鯊魚。它的吻部長成一個扁平的板,有兩個成年人的身高加起來那么長,兩側長有大齒,非常像一把大鋸。
  如果誰招惹了帆鋸鰩,帆鋸鰩就會揮動著巨大的鋸,將它的身體切成兩半,就像一個劍客一樣。
  P10-13
  袁博讓我們領略了動物小說的關感,或者說具有美感的動物小說。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曹文軒
  袁博寫動物小說,有他自己的優(yōu)勢。他修讀過生命科學、人類學、文學三個專業(yè),知識儲備在同行里首屈一指?梢哉f是學者型動物小說作家。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沈石溪
  袁博將動物個體的生物性特征與作者的生命哲學融為一體,既彰顯動物在自然法則之中所承受的生存之重,又表現(xiàn)作者對于生命的平等、尊嚴、價值的訴求……
  ————國際兒童讀物聯(lián)盟中國分會前主席 海飛
  我與動物小說一起成長
  一
  8歲時,我寫了我的第一篇小說,是一篇動物小說。
  從那時起到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連續(xù)創(chuàng)作動物小說16年了?梢哉f,我與動物小說一起成長,跨過了我的童年與少年時代。之所以對動物小說這種文學體裁產(chǎn)生如此濃厚的興趣,與我的一段童年經(jīng)歷有關。
  上小學時,我在一座被群山環(huán)抱的養(yǎng)殖基地里生活了3年。養(yǎng)殖基地占地面積巨大,由數(shù)座連綿的山丘組成,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養(yǎng)殖基地中的圍欄依山而建,相當寬敞,給成群的梅花鹿、鴕鳥、孔雀等動物留下足夠的活動空間,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動物在野生環(huán)境下的生存狀態(tài)。進入不同的野生動物養(yǎng)殖區(qū)域,就如同進入了不同的世界。
  在特種野生動物養(yǎng)殖基地的3年,是我童年記憶里最快樂的一段時光。我喜歡靜靜地觀察梅花鹿在圍欄中散步,喜歡追逐在叢林中出沒的野兔,喜歡尋覓在地下奔跑如飛的鼴鼠。傍晚時候,殘霞染紅了西方明凈的天空,遠方黛青色的山巒吹來新鮮而潮濕的晚風。黯然的暮色蒸起淺藍色的夕露,新生的露珠沾結在斑駁的草葉上。喜鵲從眼前撲翅而過,回到林間的巢穴;雁群穿過蒼藍色的天空,飛往未知的遠方。我穿過林中草叢,聆聽著斷斷續(xù)續(xù)的蟲鳴,呼吸著大自然甜美的氣息。
  養(yǎng)殖基地的東北角位于地勢平坦的山腳下,是黃沙連綿的鴕鳥養(yǎng)殖區(qū),被圍欄隔開的鴕鳥群踏起滾滾黃塵。負責飼養(yǎng)鴕鳥的,是一個飼養(yǎng)員爺爺。他是一名很有經(jīng)驗的野生動物飼養(yǎng)員,曾經(jīng)在南非、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的野生動物農(nóng)場和私人動物園工作過。他養(yǎng)過非洲野水牛、斑馬、鴕鳥……甚至還養(yǎng)過一頭非洲象!
  那時,我最喜歡看科普書籍。從書上我知道野生的麻雀可以馴養(yǎng)為寵物。于是我想鴕鳥應該也可以馴化的。在我的一再央求下,飼養(yǎng)員爺爺開始和我一起馴服一只兩三個月大的小鴕鳥。沒多久,我便在飼養(yǎng)員爺爺?shù)膸ьI下,騎著鴕鳥到附近的山村小學上學了,所到之處,都會贏來一片贊嘆聲。那時的我,別提心里有多高興了,我想:“我應該是中國第一個騎著鴕鳥上學的孩子吧!
  在野生動物養(yǎng)殖基地,飼養(yǎng)員爺爺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常常給我講一些來自非洲熱帶草原和牧場的動物故事。飼養(yǎng)員爺爺說,花豹和狒狒群是非洲草原上的世仇,在非洲的曠野中時常能看到狒狒群與花豹爭奪領土的場面;非洲野犬是非洲草原最聰明的動物,在一只受傷的非洲野犬最困難的時候,飼養(yǎng)員爺爺曾經(jīng)給它喂過肉塊;在非洲時,飼養(yǎng)員爺爺曾經(jīng)參與過捕捉野生鴕鳥的行動,以便得到優(yōu)良品種;繁殖季的雄性非洲野水牛脾氣非常暴躁,飼養(yǎng)非洲野水牛需要十分小心……
  在遼闊無邊的星空下,我依偎在飼養(yǎng)員爺爺身旁,聽著雄鴕鳥雄渾的吼聲,想象著那片遙遠而神秘的大陸……我以飼養(yǎng)員爺爺口中的故事為原型,寫下了許多關于非洲動物的故事,這是我最早創(chuàng)作的一批動物小說。
  特種野生動物養(yǎng)殖基地3年的生活,不僅使我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而且使我深深地著迷于動物世界。為了更好地了解動物,我研讀了大量動物學、動物行為學、社會生物學、動物生理學、生態(tài)學等領域的學術著作,為我的動物小說創(chuàng)作奠定了較為扎實的生物學基礎。我在16歲時,獲得了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lián)賽一等獎,被保送至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同年,也出版了我的第一部長篇動物小說《鴕鳥家族》,并與動漫公司簽訂改編協(xié)議,將這部小說改編為52集動畫連續(xù)劇《鴕鳥太陽雷》。
  二
  出于對動物學的興趣,我成了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學生,后來轉入中文系,F(xiàn)在我是復旦大學中文系民間文學專業(yè)的博士。由于所學專業(yè)的原因,6年以來,我用寒暑假的時間到云南、貴州、內(nèi)蒙古、青藏高原等地方進行動物學、民間文學和人類學考察,與多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進行科教合作。草原和高山上的太陽、月亮、星辰、疾風,以及那里形形色色的生靈,都告訴了我許許多多書本上讀不到的哲理。
  與動物和自然相處的經(jīng)歷,是我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起點。這些經(jīng)歷不僅為我提供了動物小說的創(chuàng)作素材,更教會了我如何去理解自然,影響了我的文學創(chuàng)作觀念。
  自從有了人類,大地上就有了歌聲,就有了一種可以用審美的眼光去描述這個世界的生靈。文學藝術豐富了人類的生命體驗,讓平凡的萬物一躍而成可供審美的物象。
  當一個孩子學會了用話語去歌頌閃爍的星空,他知道了什么是夢中的遠方;當一個離家的游子歌唱起故鄉(xiāng)的草原和群山,他明白了什么是思念;當一個老人在行將覆滅的記憶里想起他年少時讀過的詩句,他會發(fā)現(xiàn),他一生中見過的所有風景和這些詩篇再也分不開了。
  上古時候,人丁稀疏,野獸繁盛,我們的祖先與萬物雜居,在自然之中成長。我們的祖先相信自然萬物的互通性,平等地去看待各類生靈。他們相信自然之中蘊含著一種比人生世事更深刻的道理,而比這些道理更為深邃的是自然本身!对娊(jīng)》《江格爾》《瑪納斯》《格薩爾王傳》《布洛陀》……這些古老的詩歌中,充滿了祖先對自然的尊重與理解。
  民間文學的情調(diào)中常常飽含著一種悠遠的氣質(zhì),或是慷慨悲歌,或是空靈飄逸,我們的祖先都能用最簡練的文字,傳遞生命的節(jié)律。我希望能夠?qū)⑦@份文學情調(diào)傳遞到我的動物小說中,使我的每一本小說都能成為擁有民族文學特質(zhì)的藝術品。
  文學不僅用于書寫人類社會,也用來書寫自然和生命最本質(zhì)的哲理。而動物小說是用作者的體驗去審視人類之外的其他生命的一扇窗口。在我的動物小說中,我試圖去書寫一段生命的歷史,寫下一個種群在自然變遷的歷史背景中的生命際遇。
  人類有人類的歷史,自然也有自然的歷史,自然的歷史遠比人類的歷史更為漫長。地球并不總是現(xiàn)在這個樣子,自從我們這個行星形成以來,它就在不斷變化,不斷孕育出新的生命。浩浩蕩蕩的自然歷史長河,曾經(jīng)是多少生靈的舞臺?遼闊的大地和浩瀚的海洋,曾經(jīng)是多少動物的家園?從前寒武紀到現(xiàn)在,地球幾十億年的自然史中見證了無數(shù)種群的興衰變遷。
  自然史動物小說————這是我給自己的動物小說的一個全新定位。這些作品既不同于以往的動物小說,也不同于以往的歷史小說。我試圖去書寫一段生命的歷史,寫下一個種群在自然變遷的歷史背景中的生命際遇。歷史帶給我們的感受,總是蒼涼而空闊的。這不斷變遷的歷史,可以評判一切功過得失,可以告訴我們最深刻的生命哲理。
  在我的動物小說中,特定的自然史背景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我更關注的是滄桑變遷的時代背景中個體的處境,是不同物種在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中的輝煌瞬間。
  比如:在《狗的祖先》中,小狼崽金鳳經(jīng)歷了由人群到狼群的生存環(huán)境的轉變,不變的是它那一顆忠誠勇敢的心和從小經(jīng)過訓練而獲得的一身本領。
  在《內(nèi)伶仃島上的獼猴》中,地位低下的獼猴黑兒,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用自己的智慧與勇氣去克服,不屈服現(xiàn)狀,不畏懼厄運,歷經(jīng)磨礪,逐漸成為一代猴王。
  在《恐龍朋友》中,劍龍青芒為保護自己的親屬、族群、朋友不畏懼任何天敵,更不懼怕死亡,這是真正的勇氣,而它也成了一個堅強的男子漢。
  在《小象傳奇》中,小象毛蛋剛出生時站不起來,遇到馬賽人后在愛的撫育下成長,接著被送回適合它生活的象群中,遭遇危險時又是馬賽人拯救了它。在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下,愛與勇氣顯得尤為奪目耀眼。
  在《劍齒虎孤兒》中,處于不同族群的劍齒虎點點和猿人黑頭在百獸橫行、弱肉強食的惡劣環(huán)境中相互依存,在危亡時刻共同與敵人斗爭,顯現(xiàn)了可貴動人的兄弟情誼。
  在《霸王龍的童年》中,霸王龍兄弟在生存競爭嚴酷的白堊紀叢林里,經(jīng)過一場又一場血的洗禮,變得強壯有力、勇敢堅毅。它們并肩戰(zhàn)斗,不怕困難,漸漸適應了叢林的生存法則。
  這些故事在我的動物小說中包括了執(zhí)著的堅守、拼搏的勇氣、難得的溫情。這種生命的輝煌不僅僅屬于人類,而可能屬于所有在自然歷史上出現(xiàn)過的物種。正如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所說“這是群星閃耀的時刻”,是生命真正的尊嚴所在。
  每天我都在和動物小說一起成長,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自然精神的體驗者。





上一本:狗的祖先 下一本:我的同桌叫太陽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霸王龍的童年的作者是袁博,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