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濃墨重彩,對宋朝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趙禎及其一朝的重大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了全方位的勾畫。除了一些主要人物外,作者還穿插了不少與當時民俗、科舉、官制、宗教等有關(guān)的內(nèi)容,以及宋朝與契丹的外交、與西夏的慘烈戰(zhàn)爭、后宮之爭、宦官之險毒、小民之艱辛。故事起伏跌宕,扣人心弦,伏線連連,前呼后應,引人入勝。 本書以仁宗在位四十二年為主線,展現(xiàn)了北宋中期朝廷內(nèi)部錯綜復雜的政治斗爭和對西夏、契丹兩個鄰國的軍事、外交斗爭。仁宗初年,太后劉采蘋垂簾聽政,以強硬的手段清除異己勢力,先后將宰相丁謂、曹利用貶謫到南方而死,又憑借權(quán)勢,將仁宗的生母逼死。當她忘乎所以欲自立為女皇時,卻遭到宰相呂夷簡、小皇帝趙禎等人的強烈抵制,最終沒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呂夷簡在北宋中期,為王朝的穩(wěn)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他作為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表人物,這種局限性,使他對杜衍、范仲淹等人的變革主張采取了排斥和反對態(tài)度,形成了宋代歷史上第一次黨爭,其結(jié)果是造成了這一時期長達二十余年的政局動蕩,直到龐籍、韓琦、富弼為相,才漸漸歸于平靜有序。仁宗無子,臨終之前,在韓琦等人的主張下,立宗室趙宗實為帝,改名趙曙,是為英宗。在宋朝歷史上,仁宗或許不是最有作為的帝王,但他能夠忠實秉承太祖遺訓,成為這一王朝中最為仁愛的帝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