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皮筆記本/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寧波文藝原創(chuàng)精品叢書》以上海支邊青年在上個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進疆至返滬為時間軸線,以見證者“我”為視角,串珠為鏈式地串起上海青年的群像,落實在個體的命運上:個人與時代,個體與群體。采取當代世界長篇小說興起的一種方法,即由一段段故事構(gòu)成的長篇小說。是對生活形態(tài)以文學(xué)回應(yīng)。作者用近兩年的時間來創(chuàng)作,每一章側(cè)重一個人物。一個人包涵了眾多人,而群體里又顯示出個體的形象“亮點”。從而組成“上海青年”命運交響曲。每一個都是命運交響曲中的一種變奏,但總體又在那個時代主旋律的氛圍中。作者在意的是典型的“那一個”。新疆改變了“上海青年”,同時“上海青年”也改變了新疆。因為作者謝志強有上海情結(jié),又與上海青年相處、交往,更在乎體現(xiàn)在生活細部的文化意義上的改變——地域文化的交融和差異,是外形,更是心靈。其實,那支交響曲當今仍在變奏。要是沒有那場上海青年支邊的熱潮,沙漠和綠洲會缺失文明的一環(huán)(這就是深遠的影響和價值)。那正是上海青年的第二故鄉(xiāng),火紅年代青春的激情和靈魂永遠留在了那片神奇的土地。它以文字定格了上海青年永恒的“紅色”瞬間和記憶。 謝志強,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全委員會委員、特約研究員。曾在新疆生活20余年。迄今已出版文學(xué)專著23部,其中文學(xué)評論3部,出版有長篇小說《塔克拉瑪干小說》。90余次獲獎,包括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2次、中國微小說年度獎數(shù)次、中國小說學(xué)會年度排行榜2次,冰心兒童圖書獎等獎項。500余篇入選各類選刊、選本,40余篇被10余個國家譯介,并列入大學(xué)、中學(xué)、小學(xué)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