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國與哲人王》(新版)收錄了王小波的部分雜文。為了避免陷入一味贊美死者的俗套,讀者可以在探討王小波雜文的思想淵源的同時探討其意義和局限,得出自己對王小波的看法。王小波去世以后,中國文化界對他的態(tài)度呈現(xiàn)出明顯的分化趨勢:部分人文學者認為王小波是中國當代最好的作家,但大多數(shù)文化界人士仍然對他和他的作品保持沉默。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復雜的,其中一個關鍵因素乃是王小波的思想淵源:他所師承的英美經驗主義和自由主義在中國知識界是接受者較少的流派,在文學界的影響更小。所以,細致地把握王小波的思想淵源對理解王小波在中國文化史上的獨特處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真正把握王小波作品的意義和局限的前提之一。
目錄: 沉默的大多數(shù) 思維的樂趣 中國知識分子與中古遺風 知識分子的不幸 花刺子模信使問題 積極的結論 跳出手掌心 道德墮落與知識分子 論戰(zhàn)與道德 道德保守主義及其他 “行貨感”與文化相對主義 極端體驗 我看國學 智慧與國學 理想國與哲人王 救世情結與白日夢 百姓,洋人,官 警惕狹隘民族主義的蠱惑宣傳 對中國文化的布羅代爾式考證 人性的逆轉 優(yōu)越感種 東西方快樂觀區(qū)別之我見 肚子里的戰(zhàn)爭 一只特立獨行的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