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西行悟道》收錄了近些年來有名作家徐兆壽在西部行走和悟道的文化隨筆,大部分已在《人民文學》《天涯》《大家》《北京文學》等刊物上發(fā)表,其中一些篇章曾引起很大反響。 徐兆壽的文化隨筆與過去的散文家不同在于,一是為西部文化強烈抗辯,從文化形態(tài)、地理生態(tài)等方面入手,風格雄健,別具風采;二是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正名、疾呼,大聲抗辯,情感真摯,上下貫通;三是從中西方文化的對比和融合中尋找中國文化未來之路,縱橫捭闔,視野開闊。正如評論家陳曉明和孟繁華所言,徐兆壽的散文與他的小說一樣,屬于新人文主義寫作,是學者型文化散文,不僅承繼了“五四”時期作家學者化的風氣,還上追先秦散文家和唐宋八大家文以載道的風格。 從時代背景來看,徐兆壽的這部散文集可視為“一帶一路”文化建設(shè)在文學方面的一個收獲。從徐兆壽這些年來的文化研究與文學寫作來看,他的“問道三部曲”《荒原問道》《鳩摩羅什》《問道之源》以及《絲綢之路上的詩人》《絲綢之路上的使者》等近10部絲綢之路文化研究系列使他已經(jīng)成為絲綢之路文化傳播的重要代表之一。 《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有名佛經(jīng)翻譯家,同時也是大乘佛教引入中國的佛學大師,在中國佛教文化目前擁有崇高的地位。作者徐兆壽先生懷著巨大的理解心與認同感,身臨其境地描繪了南北朝時期一代高僧鳩摩羅什如何來到中國傳播大乘佛教的心路,次將佛教如何與儒道兩家融合并走進尋常百姓精神生活的心路用小說的方式揭示了出來。 作品深具文學特性,用詞引史頗為講究,在重構(gòu)歷史這一宏大的創(chuàng)作目的前,作者以主副線兩條線索貫穿始終,邏輯清晰,完整而客觀地講述了在佛教中國話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千古高僧鳩摩羅什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