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專享真理觀》 有不同的道,從前有不同的道,現(xiàn)在有不同的道,將來還有不同的道。重要的問題不是找到專享的道,而是這些不同的道之間怎樣呼應,怎樣交流,怎樣斗爭。你要是堅持說,哲學要的就是專享的真理體系,那我不得不說,哲學已經(jīng)死了。哲學,尤其今天的哲學,不是宣教式的,不是上智向下愚宣教。我們之所求,首先不是讓別人明白,而是求自己明白。我個人想要的是,認真思考,認真表述這些思考,召喚愛思考的人來一道思考。 《何為良好生活 行之于途而應于心》 《何為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應于心)(精)》探討倫理學中的幾個論題。讀過幾本書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講過。其中有些,作者陳嘉映有自己的體會、思考,嘗試用當代中國普通讀者比較易懂的方式把這些道理重新講述;有些,前人好像講得不太對不太好,作者嘗試講得更好些。也許沒做到——作者一直對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幾個讀者能與作者一樣,感到誠實的思考實是人生一大樂事。 《說理》 哲學通過說理達乎道。這讓哲學與藝術、宗教等精神領域區(qū)分開來。說理并非只是展示邏輯的強制力了事,說理需要與向之說者的自我連起來。深刻的道理要透達人心。觀念的舞臺上,演出著五花八門的主義:個人主義、民族主義、民粹主義、宗教原教旨主義、科學主義,更不消說消費主義。唱都在唱,但沒有互相聆聽,熱鬧之余,我們這個時代始終沒有培育起厚重的意義。在沒有保證標準的世界中尋求貫通之理,辨別虛幻與真實,對于思想者來說,還是一件剛開始學習的課業(yè)。 《價值的理由》 《價值的理由》是陳嘉映教授的學術隨筆集。生活不是科學。我們通過求知領會人生的意義。哲學解答“什么生活是良好的生活”。要是不知道人這樣做那樣做的道理,我們就無法理解人類行為;要是不區(qū)分有道理的行為和沒道理的行為,我們就失去了判別是非曲直的基礎。本書分為三輯。輯是從社會熱點出發(fā),用思辨的方法探尋如何定義自我、認清自我,比如《就黑熊重要嗎》一文,就是從救黑熊這個事件發(fā)散開來,探究人的價值觀。第二輯關注更多的是人的心理層面,比如快樂,比如宗教觀念。第三輯主要是訪談、演講。整體而言,本書探討的問題是為了達到這樣一個目的:認清你自己,追尋生命的意義,明白什么生活是良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