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龍集》收錄五十篇,涉及方面很多,如文藝批評,文學家的紀念,中外民歌,日本古史及小詩,希臘神話及小詩,猥褻歌謠,翻譯問題,等等,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作者此后的隨筆創(chuàng)作,均與《談龍集》關系更為密切。 周作人的文章很多具有普遍的永恒的意義和價值,常讀常新,例如《文學談》說:“在中國,有產與無產者兩個階級儼然存在,但是,說也奇怪,這只是經濟狀況之不同,其思想卻是統(tǒng)一的,即都是懷抱著同一的資產階級思想。”又如《竹林的故事序》中,“其實這一部分未始不足以代表全體:一個失戀的姑娘之沉默的受苦未必比蓬發(fā)薰香,著小蠻靴,胸前掛雞心寶石的女郎因為相思而長吁短嘆,尋死覓活,為不悲哀,或沒有意思。”這可以看作“人的文學”精神的一個注腳。
作者簡介 周作人(1885-1967),中國散文家,翻譯家。原名櫆壽,字啟明,晚年改名遐壽,浙江紹興人。青年時代留學日本,與兄樹人(魯迅)一起翻譯介紹外國文學。五四運動時人北京大學等校教授,并從事寫作。論文《人的文學》《美文》,新詩《小河》等在新文學運動中均有重大影響。所作散文,風格沖淡樸訥,從容平和。在外國文學藝術的翻譯介紹方面,尤其鐘情希臘日本文學,貢獻巨大。著有自編集《藝術與生活》《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等三十多種,譯有《日本狂言選》《伊索寓言》等。
目錄: 序 文藝批評雜話 地方與文藝 三個文學家的記念 詩人席烈的百年忌 森鷗外博士 有島武郎 自己的園地舊序 竹林的故事序 發(fā)須爪序 揚鞭集序 海外民歌譯序 潮州畬歌集序 江陰船歌序 漢譯古事記神代卷引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