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出版“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2012、2013年,理想國跟隨白先勇老師在兩年時間里,跑了十二座與白崇禧和民國之命運息息相關(guān)的城市:北京、南京、武漢、桂林、沈陽…… 到各處,都是上千人圍觀,場面火爆。但也難免受質(zhì)疑:給父親立傳,能客觀嗎?白老師起初只是笑笑,聽多了,偶爾會笑著回應(yīng):“我是他的兒子,我不為他說話,還有誰會為他說話?” 又時隔三年,再看白先勇的此行此文,感佩之余,竟也為白崇禧高興。父子情,大愛可以如此。 白先勇,白崇禧之子,1937 年生,廣西桂林人。小說家、散文家、評論家、劇作家。臺灣大學(xué)外文系畢業(yè),美國愛荷華大學(xué)“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學(xué)創(chuàng)作碩士。他的小說被譯成英、法、德、意、日、韓等多種語言文字,在海內(nèi)外擁有讀者無數(shù)。 著有短篇小說集《寂寞的十七歲》、《臺北人》、《紐約客》,長篇小說《孽子》,散文集《驀然回首》、《明星咖啡館》、《第六只手指》、《樹猶如此》,電影劇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戀花》、《最后的貴族》等,重新整理明代大劇作家湯顯祖等人戲曲,制作青春版昆曲《牡丹亭》、新版《玉簪記》,影響極廣,并撰有父親白崇禧傳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