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經歷幫助別人后重新認識自己的過程,這種重生對于每個人都充滿啟發(fā)。 這份工作帶給阿克曼四種感覺:慈悲、成就感、覺得自己是個好人,還有一種奇特的心靈魔術(借著幫助別人改變他們目前的處境,重新認識自己的過去)。 2.危機是生命里固有的部分。生活不乏痛苦卻也充滿希望。 丘吉爾大半生都被一再出現的抑郁癥打擊得倒地不起,他因為跟絕望戰(zhàn)斗了一輩子,所以能篤定地告訴別人,絕望是可以克服的。 3讀完此書,你將會拋棄自己對抑郁癥以及自殺的固有貶義看法。 戴安娜?阿克曼多年來是生命線的接線員,同時她也是一位熱愛自然的博物學家。她把這兩段經歷巧妙的結合在一起,寫成了這部作品。書中描述那些曾向生命線求助的陷于絕望中的人的故事。在瀕臨精神崩潰的危急剎那,生命線就像纖細微弱的一道曙光,讓墜落深淵中、飽受恐懼折磨的心靈暫時在平靜中休棲。
作者簡介 戴安娜?阿克曼,《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康奈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文學教授。她著述甚豐,在眾多領域都成績斐然。阿克曼集詩人、作家、記者、探險家和博物學家身份于一身,勇于冒險、敢于嘗試,熱愛自然,對生命充滿激情。她獲過眾多獎項,古根海姆獎、約翰?巴勒斯自然獎、拉文詩歌獎、獵戶星座圖書獎,以及紐約公立圖書館的“館選大文豪”大獎都被其攬入懷中。她還有一項殊榮,是有一個分子以她的名字命名,稱作“dianeackerone”。 阿克曼用與人不一樣的筆觸,描繪了我們印象中刻板無趣的科學世界,并觸及人性深處。眾多文化名人都十分喜愛她的作品,包括張大春、吳淡如、蔡康永和李欣頻。
目錄: 前言 走訪希望的角落 第一章 借來的心 第二章 靈魂的暗夜 第三章 光明的災難 第四章 眺望人生全景 第五章 金太陽,銀月亮 第六章 復雜人生 第七章 心靈避難所 第八章 黑暗之日 第九章 小心黑狗 第十章 暢快的境界 第十一章 非常手段 第十二章 最后的最后一次 第十三章 黎明前 第十四章 今夜星光燦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