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傅佩榮談人生


作者:傅佩榮     整理日期:2017-03-10 00:46:56


  《傅佩榮談人生:心靈的旅程》內容介紹:我們談論完整的人生,不能忽略身、心、靈三個部分。年輕的時候,也許側重身(衍伸至有形可見的外貌、體力、財富、地位等)。身的活動當然不能脫離心,而心的運作主要在知、情、意這三項潛能的實現(xiàn)過程中,具體展示于獲取特定知識、發(fā)展人際情感,以及培養(yǎng)個人志趣上。然后,在一個看來抽象、其實扮演主導作用的層次,還有“靈”的存在!办`”的運作可以表現(xiàn)于宗教信仰的靈修活動中,但是宗教并非“靈”的運作的唯一領域。因此,一套完整的價值觀,必須針對上述身、心、靈三個部分,提出各自的定位,以及彼此之間的適當關系。容我先以三句話來做個概括,再說明其內涵:身體健康,是必要的;心智成長,是需要的;靈性修養(yǎng),是重要的。

作者簡介
  傅佩榮,1950年生,祖籍上海。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F(xiàn)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浙江大學講座教授。傅佩榮積極推進哲學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被臺灣《民生報》評選為“大學最熱門教授”,獲臺灣地區(qū)教育部門“教學特優(yōu)獎”。出版作品逾百種,曾獲臺灣地區(qū)“中正文化獎”、“最高文藝獎”等多項殊榮。近十幾年來,他每年開展200多場哲學及國學的演講和講座,還多次應邀前往馬來西亞、韓國、新加坡、美國等華人社團作傳統(tǒng)文化講座,在華人文化思想界影響深遠。2009年6月,他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

目錄
  自序 身心靈整合的價值觀第一部分 厘清自我的真相 前言 厘清自我的真相 第一章 人生哲學的基礎架構 第二章 人生問題的思考方法 第三章 從心理學看自我(一)——行為主義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學派 第四章 從心理學看自我(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與榮格的 “集體潛意識” 第五章 從心理學看自我(三)——弗蘭克爾的“意義治療法”與馬斯洛的 “人本主義心理學” 第六章 從心理學看自我(四)——超個人心理學與“靈”的召喚第二部分 管理自我的潛能 前言 管理自我的潛能 第一章 了解智商(IQ)與相關能力 第二章 認識自己的情緒智商(EQ) 第三章 管理自己的情緒智商(EQ) 第四章 發(fā)展自己的情緒智商(EQ) 第五章 開發(fā)自己的逆境智商(AQ) 第六章 強化自己的逆境智商(AQ)第三部分 探索生命的價值 前言 探索生命的價值 第一章 培養(yǎng)思考習慣(一)——理解邏輯的概念與判斷 第二章 培養(yǎng)思考習慣(二)——邏輯推論的訓練 第三章 掌握整體觀點(一)——哲學的質料、運作、內涵與目的 第四章 掌握整體觀點(二)——哲學家的思考模式:“以一統(tǒng)多” 第五章 確立價值取向 第六章 力求知行合一第四部分 走向智慧的高峰 前言 走向智慧的高峰 第一章 如何理解“靈”的世界 第二章 靈是身心的統(tǒng)合力量 第三章 化解潛意識的盲點 第四章 代蒙——從命運到使命 第五章 靈的修煉——以印度教為例 第六章 密契主義
  自序 身心靈整合的價值觀第一部分 厘清自我的真相 前言 厘清自我的真相 第一章 人生哲學的基礎架構 第二章 人生問題的思考方法 第三章 從心理學看自我(一)——行為主義心理學與弗洛伊德學派 第四章 從心理學看自我(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與榮格的 “集體潛意識” 第五章 從心理學看自我(三)——弗蘭克爾的“意義治療法”與馬斯洛的 “人本主義心理學” 第六章 從心理學看自我(四)——超個人心理學與“靈”的召喚第二部分 管理自我的潛能 前言 管理自我的潛能 第一章 了解智商(IQ)與相關能力 第二章 認識自己的情緒智商(EQ) 第三章 管理自己的情緒智商(EQ) 第四章 發(fā)展自己的情緒智商(EQ) 第五章 開發(fā)自己的逆境智商(AQ) 第六章 強化自己的逆境智商(AQ)第三部分 探索生命的價值 前言 探索生命的價值 第一章 培養(yǎng)思考習慣(一)——理解邏輯的概念與判斷 第二章 培養(yǎng)思考習慣(二)——邏輯推論的訓練 第三章 掌握整體觀點(一)——哲學的質料、運作、內涵與目的 第四章 掌握整體觀點(二)——哲學家的思考模式:“以一統(tǒng)多” 第五章 確立價值取向 第六章 力求知行合一第四部分 走向智慧的高峰 前言 走向智慧的高峰 第一章 如何理解“靈”的世界 第二章 靈是身心的統(tǒng)合力量 第三章 化解潛意識的盲點 第四章 代蒙——從命運到使命 第五章 靈的修煉——以印度教為例 第六章 密契主義





上一本:梵高的咖啡館 下一本:青丘漢潮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傅佩榮談人生的作者是傅佩榮,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