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20世紀,國人用各種主義,各種理論解釋中國。但中國人的真實生活總是被這些抽象的主義所吞噬。 歷史的連續(xù)性,日常生活的細微性、個人的命運,總是被歷史洪流沖刷。以至于作為一個30歲自認為是知識分子的青年人來說,談起自己國家時倒像個陌生人。 這一系列文章,是一種個人經(jīng)歷的陳述,它激起的頭腦風暴可能比它提供的清晰分析更多。但它的確是一個年輕知識分子看待自己國家的真實努力,盡管這種努力困難重重并可能注定失敗。 但每個社會乃至每位個人,不都是在對自身命運與境況的探討中,獲得生活之意義嗎?
作者簡介 許知遠,1976年出生,200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微電子專業(yè),現(xiàn)任職于《生活》雜志,同時是《金融時報》中文網(wǎng)、《亞洲周刊》的專欄作家。他也是單向街圖書館的創(chuàng)辦人之一。曾出版《那些憂傷的年輕人》、《轉(zhuǎn)折年代》、《納斯達克的一代》、《昨日與明日》、《思想的冒險》、《新聞業(yè)的懷鄉(xiāng)病》、《這一代人的中國意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