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負暄續(xù)話


作者:張中行     整理日期:2016-12-31 12:40:53


  這是《負暄瑣話》的續(xù)書,作者取曬太陽時閑話之義,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寫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學為中心的舊人舊事,得章太炎、黃晦聞等六十余篇,于1986年出版。用意是記可傳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作者說“是當作詩和史寫的”,因而筆下總是輕松中含有嚴肅,幽默中含有淚水。出版以后,國內(nèi)外報刊如《讀書》、《博覽群書》、《光明日報》、《文匯讀書周報》、《今晚報》、《青年報》,香港《大公報》、《東方文化》等,曾發(fā)表多篇評介文章,認為作者有卓識和深情,以行云流水、沖淡自然之筆寫今世之《世說新語》,描畫“逝者如斯”而寓悲憫人之懷,惜古憐今之趣,書格之奇,文筆之高,為近年所罕見。1988年秋日起,作者又寫此類文,以人、地、事、意為次,得辜鴻銘、張慶桐等五十余篇,集為此續(xù)書。前有啟功先生序。與瑣話相比,續(xù)話少拘謹,廣度深度有加而意旨更顯豁。讀過瑣話以及喜讀話一類書者都應(yīng)一讀。 作者簡介
  張中行,上學時期名璇,后以字罕用,改今名。1909年生于河北省香河縣一農(nóng)家。1936年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yè)。曾教中學、大學,任編輯。學業(yè)方面興趣廣泛,博覽,古今中外,人推為雜家。較為專者為語文、中國古典、人生哲學。勤于寫作。自云亦忠于寫作,不宜寫者不寫,寫則必以真面目對人。著述早期偏于語文方面,出版者有《文言文選讀》、《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話》、《作文雜談》等。其后出版者有《佛教與中國文學》、《禪外說禪》、《負暄瑣話》、《詩詞讀寫叢話》、《順生論》等。將刊印者有《談文論語集》、《說夢樓談屑》、《流年碎影》等,F(xiàn)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約編輯審。

目錄
  讀《負暄續(xù)話》(啟功)一 辜鴻銘二 張慶桐三 梁漱溟四 張東蓀五 葉圣陶六 俞平伯七 孫楷第八 趙蔭棠九 兩位美學家一零 再談苦雨齋并序一一 詩人南星一二 李朝瑞一三 張壽曾一四 祖父張倫一五 楊舅爺一六 怪物老爺一七 汪大娘一八 柳如是一九 顧二娘二零 北在圖書館二一 府院留痕二二 我的琉璃廠今昔二三 隆福寺二四 農(nóng)事試驗場二五 藥王廟二六 起火老店二七 由太湖石說起二八 彗星二九 風雨三零 物價三一 老字號三二 直言三三 關(guān)于賢妻三四 食無求飽三五 犢車驢背三六 集句三七 記憶三八 機遇三九 身后名四零 自嘲四一 自祭文之類四二 獻丑四三 臉譜四四 真龍假龍四五 代筆四六 揮淚對藏書四七 一本譯著的失而復得四八 前見古人四九 閑話古今五零 難得胡涂五一 由吳起起的東拉西扯五二 安苦為道五三 夢的雜想五四 蓬山遠近五五 無題后記再版說明
  讀《負暄續(xù)話》(啟功)一 辜鴻銘二 張慶桐三 梁漱溟四 張東蓀五 葉圣陶六 俞平伯七 孫楷第八 趙蔭棠九 兩位美學家一零 再談苦雨齋并序一一 詩人南星一二 李朝瑞一三 張壽曾一四 祖父張倫一五 楊舅爺一六 怪物老爺一七 汪大娘一八 柳如是一九 顧二娘二零 北在圖書館二一 府院留痕二二 我的琉璃廠今昔二三 隆福寺二四 農(nóng)事試驗場二五 藥王廟二六 起火老店二七 由太湖石說起二八 彗星二九 風雨三零 物價三一 老字號三二 直言三三 關(guān)于賢妻三四 食無求飽三五 犢車驢背三六 集句三七 記憶三八 機遇三九 身后名四零 自嘲四一 自祭文之類四二 獻丑四三 臉譜四四 真龍假龍四五 代筆四六 揮淚對藏書四七 一本譯著的失而復得四八 前見古人四九 閑話古今五零 難得胡涂五一 由吳起起的東拉西扯五二 安苦為道五三 夢的雜想五四 蓬山遠近五五 無題后記再版說明





上一本:學習高手的三駕馬車 下一本:和月折梨花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負暄續(xù)話的作者是張中行,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nèi)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zhì)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