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的中國人》內(nèi)容簡介:從《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到《郁悶的中國人》,再到《忐忑的中國人》這部全新、最新作品,著名作家梁曉聲再次“發(fā)聲”,深刻力陳社會根本性問題!另類觀點透視中國發(fā)展中的困惑,中國人為什么而“郁悶”,為什么而“忐忑”,中國人中為什么充斥著那么多迷惘的青年和無聊的“看客”?作者直陳社會中種種矛盾和糾葛,挖掘人性背后的心理,文化中的缺失,社會中的“看客”,誠懇的筆調(diào)、憂慮的聲音,入木三分地揭示中國人的精神與生活雙方面的壓力和忐忑。不讀梁曉聲,你怎么看透民生、自由、人性、階層、社會?
作者簡介 梁曉聲,作家,北京語言大學教授。祖籍山東榮成,1949年生于哈爾濱,1977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中文系。代表作品有《今夜有暴風雪》《一位紅衛(wèi)兵的自白》《年輪》《浮城》《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至今仍堅持紙筆寫作,創(chuàng)作了小說、散文、雜文等1600余萬字。
目錄: 第一章 中國人的迷惘 1.一個忐忑的中國人 2.看客中國 3.改革是“頂層設計”的出路 4.每一個國家都患有各自不同的國家病 5.阿Q生活在當代 6.患有“貪占強迫癥”的官員 7.可憐的中國父母親 8.他們起訴中國 9.公平是社會改革的基礎 10.當“交管”撞上“人文” 11.一位“城管局長”的自白 12.暴民是“民”外表的非人 13.不甘于當“花瓶”的政協(xié)委員 14.“悲觀”是一劑鎮(zhèn)靜藥 15.活在“道德底線”上的青年 16.網(wǎng)絡肆意攻擊的紅衛(wèi)兵遺風 17.拐彎抹角的“民意” 18.帝王思想中的“折光板” 19.路在腳下,任重而道遠 第二章 中國人的本性 1.難以撼動的暴劣本性 2.從他們身上看人性 3.非物質性差距 4.舌尖上的“好人文化” 5.“郁悶”的當代文化 6.莫讓將來變成當下 7.教授之死 8.虛實之間 9.父親與茶 10.一個有恩于我的人 11.為了情懷而紀念 12.抵御時代的污濁和浮躁 13.我愿意再去一次的地方 第三章 另一種“中國特色” 1.“居車族” 2.暢想北京 3.北京的房價終于降了! 4.“新都” 5.讓咱爸咱媽過幾天元首般的日子! 6.大逃亡! 第四章 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 1.時代的入口 2.被馴化了的社會“仗義” 3.現(xiàn)實,在多大程度上真的是現(xiàn)實 4.“幫閑文章”的調(diào)調(diào) 第五章 中國人為什么生氣 1.商品時代的旋轉式運行 2.社會安定以民眾安定為基礎 3.初級階段是個筐,什么都能往里裝 4.迷失的階級 5.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6.現(xiàn)實給了我兩次嘲諷 7.別了,理想主義 8.正在死亡的“自我” 9.缺失靈魂的城市發(fā)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