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七言絕句為晚唐來鵠所作。作者巧借廬山雙劍峰中的“劍”字進行形象生發(fā)和演繹,設想如果雙劍峰真是鐵鑄的,那么,這些用于征戰(zhàn)的兵器就應該重新冶之于爐,制造出以利耕耘收割的生產農具該多好!额}廬山雙劍峰》雖為山水名篇,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民要求阻止戰(zhàn)爭、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的強烈愿望,融入了深廣的社會內容。 來鵠,即來鵬,唐朝詩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傳來鵬家宅在南昌東湖徐孺子亭邊,家貧,工詩,曾自稱“鄉(xiāng)校小臣”,隱居山澤。師韓柳為文,大中咸通間,才名籍甚。舉進士,屢試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觀察使韋岫召入幕府,愛其才,欲納為婿,未成。廣明元年(880)黃巢起義軍攻克長安后,鵬避游荊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