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簡介】 莫里斯.貝萊曾經(jīng)在《夢》中說過: 常常夢是對白天憂傷的一份慰藉,或者這憂傷已經(jīng)很遙遠了,在“應該活下去”或“不應該想它”的壓力下被漸漸淡忘了。但如果我們再堅持一會兒,任由夢走得更遠,更深,在半夢半醒之間,走向別的影像、別的感受,那么就會感覺到一個反抗的時刻,頭腦空空如也浮起一股焦躁和惱怒。 這就像人們靠近那些不該看或者不該知道的東西一樣,他也不知道為什么自己會處于黑暗之中,這就像人們接近那無法觸摸到的痛楚,傷口太深了,都麻木了;但掀開覆蓋的陰翳,走上前去,去觸摸,去喚醒那尖銳的痛楚。 凌俊逸深覺自己已經(jīng)墮入了無邊的沉重,在失去了她的“天堂”中徘徊,永墮黑暗的念頭在蠢蠢欲動,他與莫嵐的相遇是覺醒還是再沉淪,而這個跟自己深埋心底的人兒極為相似的女孩到底是天使的替身,還是天使本身。 他們在天堂迷失,他們在找尋自己的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