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后》,當代日本成篇小說,日本著名作家東野圭吾的成名作。 1985年,《放學后》以絕對優(yōu)勢摘得日本推理小說界最重要的新人獎——江戶川亂步獎。正是《放學后》的成功,使他決心走上專職寫作的道路,在長期的寂寞與堅守后,走到今天的輝煌。 在本書中,他關(guān)注人性、擅長轉(zhuǎn)折的特征已展露無遺。結(jié)構(gòu)精巧細密,謎題設(shè)計出色,既有青春的歡笑與憂愁,也有人性的幽微與黑暗,從多角度直擊日本社會問題,更給人以警示:當美麗、純粹、真實的事物被破壞,重視的回憶和夢想被摧毀時,恨意便開始萌發(fā),恣意蔓延開來…… 作者簡介: 東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家。1985年,憑《放學后》獲第31屆江戶川亂步獎,開始專職寫作。1999年,《秘密》獲第52屆日本推理作家協(xié)會獎,入圍第120屆直木獎;此后《白夜行》、《暗戀》、《信》、《幻夜》四度入圍直木獎;2006年,《嫌疑人X的獻身》史無前例地將第134屆直木1 九月十日,星期二,放學后。 頭頂上方咣當一聲,我條件反射地抬起頭,看見從三樓窗戶飛出一個黑色物體,從我正上方墜落。我慌忙閃開,黑色物體砸在我剛才站的地方,啪地碎了。 是一個種著天竺葵的花盆。 這事發(fā)生在放學后,當時我正從教學樓旁邊走過。不知從哪兒飄來鋼琴聲。有那么片刻,我呆呆盯著那個陶瓷花盆,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直到腋下滲出的汗流到胳膊上,才回過神來。接下來的瞬間,我拔腿沖進教學樓,奮力跑上樓梯。 我氣喘吁吁地站在三樓走廊。心跳急促不光是因為剛才的猛跑,內(nèi)心的恐懼已到了頂點。如果剛才被花盆砸個正著會怎樣?--天竺葵的紅色突然浮現(xiàn)在眼前。 那扇窗會是哪間教室的呢?我在理科實驗室前停住腳步,里面飄出一股藥味,定睛一看,門開著一條約五厘米的縫。 我用力推開門,一陣清爽的微風吹了過來,正對著門的窗戶敞開著,白色窗簾在飄動。我又沿著走廊前行。不記得從花盆砸下到現(xiàn)在過了多長時間,總覺得扔花盆的人就藏在走廊兩側(cè)的教室里。 教學樓中間呈L形,走過轉(zhuǎn)角時我停了下來。掛著“二年級C班”牌子的教室里傳出說話聲,我毫不猶豫地把門打開。里面有五個學生,正聚在窗邊寫著什么。見有人突然闖入,她們吃了一驚,齊齊向我望來。我不得不開口:“你們在干什么?” 最前面那個學生回答:“我們是文藝社的……在做詩集呢!蹦钦Z氣很肯定,像是要接著來一句“別來打攪”。 “有人來過這兒嗎?” 五個人互相看看,搖搖頭。 “也沒人經(jīng)過走廊?” 她們又互相看了看。有人小聲嘟囔“沒有呀”,剛才那個說話的學生像是代表大家似的答道:“沒注意。” “哦……謝了。” 我環(huán)視教室一圈,關(guān)上了門。 鋼琴聲又傳了過來,剛才好像就一直在響。我不太懂古典音樂,但聽過那支曲子,覺得彈得還不錯。 走廊盡頭有間音樂教室,琴聲就從那兒傳來。我依次打開一間間教室的門,檢查里面是否有人,最后剩下的就是那間音樂教室。 我粗魯?shù)卮蜷_門,發(fā)出噪音。就像平靜的流水被攪亂、優(yōu)美的建筑被搗毀一般,鋼琴聲戛然而止。 彈奏者怯怯地看著我。我有印象,她是二年級A班的學生,白皙的肌膚引人注目,此刻臉色卻顯得有些蒼白。我不禁說了聲“抱歉”。 “有人來過這里嗎?”我一邊問一邊環(huán)顧四周。屋里擺著三排長椅,窗邊是兩架舊風琴,墻上掛著馳名音樂界的作曲家們的肖像。可以斷定這兒無處藏身。 她一語未發(fā),搖搖頭。她彈的是三角鋼琴,看起來相當古老。 “是嗎……” 我繞到她身后,走到窗邊,看見社團的學生正在校園內(nèi)跑步。 音樂教室左邊也有樓梯,兇手大概是從那里逃走的。他有足夠的時間跑掉。問題是,究竟是誰? 我注意到彈鋼琴的女孩在盯著我,表情有些不安。 我擠出笑容:“接著彈吧,我想聽一會兒。” 她的表情柔和下來,瞥了一眼樂譜,靈活地動起手指。平靜而熱烈的旋律……對了,是肖邦的名曲,連我也知道。 一邊眺望窗外一邊聆聽肖邦--真是意料之外的優(yōu)雅時光,但我并不覺得愉快,心里依然郁結(jié)難消。 我走上講臺大約是在五年前。并非因為對教育感興趣,也不是向往教師這個職業(yè),簡單說來,那是“順理成章”的結(jié)果。 從老家的國立大學工學院信息工程系畢業(yè)后,我去了一家家電公司上班。選擇這份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公司總部在老家,不料卻被派到了位于信州的研究所,還好工作內(nèi)容是光纖通訊系統(tǒng)的開發(fā)設(shè)計,還算如愿。這份工作干了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