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出頭天》是艾莉森·麥昆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稜渴殖鲱^天》講述:塞拉菲娜和瑪麗不知道爸爸什么時候來看她們,不知道媽媽什么時候會再次流淚,不知道為什么,自己的父母不像別人的那樣住在一起。但她們知道,這些都是不可以問的;她們還知道,父親來自英格蘭,母親是印度本地人——她已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而且永不得回歸。她們不知道自己的出生其實是不被歡迎的,不知道孤單卻安寧的日子會持續(xù)多久。但她們知道,跟在父親身邊的女人其實不是他妹妹;還知道唯有遠走,才能過上另一種人生。她們不知道戰(zhàn)爭比預想的來得快,不知道災難會發(fā)生在自己身邊,不知道一朝離散便是永訣。但她們知道,少小時的溫情和思念再不會回來,她們必須迅速長大;她們更知道,唯有牽手相依,才能迎向風雨飄搖的明天…… 作者簡介: 艾莉森·麥昆(AlisonMcQueen),母親是印度人,父親是一名英國的爵士樂手。她成長于倫敦。從事廣告行業(yè)二十年,后轉(zhuǎn)為全職寫作。《牽手出頭天》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之一便是她自己的家族故事。2006年,艾莉森被英國電影工業(yè)協(xié)會提名為新一代英國熒幕作家之一。她還用筆名為麥克米倫出版社寫過一套非常受歡迎的系列小說。艾莉森目前與丈夫和女兒們一起住在英格蘭北安普敦郡。她牢記自己血脈中印度的那一方,每年仍多次探訪印度!稜渴殖鲱^天》是英國著名文學出版社Orion2012年春季的重點書。艾莉森運筆行文冷靜自持,淡然甚至淡漠的字句間,一個秘密隱忍的故事浮出水面。在那個年代不被接受的混血私生姐妹執(zhí)著追尋、相依相護的心酸遭遇,交錯上演的猝不及防的人物悲喜和掙扎彷徨,讓人讀之感同身受,更不禁扼腕落淚。包括主角,每一個角色都耐人尋味,仿佛能清晰地看見他們的命運軌跡。 目錄: 第一部_阿薩姆_1925年第二部_哈夫隆_1940年第三部_孟買_1953年后記_英格蘭_2006年 這里是位于印度東北部的一處偏遠角落,景觀色彩與外界迥異。來過這兒的人,都會有所體會。山坡上草木茂盛,四季常青,崇山峻嶺連綿起伏,漸入云海。深不見底的山谷狹縫的邊緣也是一片青蔥。峽谷中蒼翠的天然叢林茂盛異常。清晨,薄霧籠罩著山峰,層巒疊嶂,一時間天地相連,朦朧難辨。一切都靜得出奇,空氣中濕氣濃重,讓人的皮膚倍感潮潤,胳膊上的汗毛都會豎立起來。太陽緩緩升起,不慌不忙地將溫暖灑向大地,蒸發(fā)了脆弱的露珠,照亮了女子們繽紛多彩的紗麗。她們在高高的梯田上采摘著茶葉,然后放入背后的簍中。這些茶樹葉子原本因其治療效果而備受珍視,現(xiàn)在種植則是為了裝滿白人鑲著銀色線條的茶葉罐。放眼望去,目之所及,茶園青翠,依傍山坡,綿延不絕,如波浪起伏。茶園緊挨著陡峭的斜坡,猶如青苔映古石一般。道路在低矮的灌木叢間蜿蜒曲折,使得周圍的風景柔和許多,像是綠色的迷你云朵。干枯的樹干上伸出多節(jié)的根藤,直通堅實的地面。如果不是一個世紀之前在這隱蔽的山嶺里發(fā)現(xiàn)了本地野茶樹的話,或許英國人對這里也就會不聞不問了。這里條件惡劣,難以治理,曾有多個古代王朝起伏興衰,部落間世仇不斷,統(tǒng)治者們匆匆來了又匆匆離去。普天之下恐怕沒有與之相似的地方。有些人對這些遙遠的土地非常喜愛,將之據(jù)為己有,他們的家人也就與國王王冠上的寶石。不可避免地糾纏在了一起。對于詹姆斯·麥克唐納來說,事情正是如此。他就出生在這里,距離父親出生的蘇格蘭海岸有數(shù)千英里之遙,而他的父親則是印度杜恩河谷最杰出的外科醫(yī)生。麥克唐納身材高大,體格魁梧,頭發(fā)烏黑,每天都會用亮發(fā)油簡單打理。麥克唐納屬于出生在印度這片灼熱土地上的第一代英國人。不列顛遏制印度咽喉的堡壘錯綜復雜,而他身上的每個毛孔都在無形中吸收了這種復雜性。作為帝國的兒子,他被撫養(yǎng)大就是要接過權(quán)力,成為殖民領主。在使用國王的語言和印度本地人的歌謠之間,他轉(zhuǎn)換自如。暴露在外的皮膚被太陽永久性地曬成了橄欖色,使他的外貌更顯強健,濃濃的眉毛帶著一副強烈的謹慎神情。他將留在這里,這一點毫無疑問,說他屬于這里還是其他地方根本就毫無意義。擁有權(quán)威,幾乎不加干涉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能秉持這樣一種與生俱來的權(quán)力,任何男人都會愿意為之不顧一切。對于詹姆斯而言,一切即是如此,這就是他既有的命運。莊園偏遠孤寂,這讓詹姆斯非常高興。他為人不火熱卻也不冷漠,稟性內(nèi)向,就像是四季和諧的盛衰輪回。這里遠離大城市的喧囂,與世隔絕,他的超然之感在這里也不顯得那么不合時宜。能夠減輕來自家中的影響,轉(zhuǎn)向東部,遠離家人讓人厭煩的期望,并遠離枯燥無聊、結(jié)果一目了然的相親活動,這著實是種解脫。這些相親活動總會介紹一些教養(yǎng)良好的女子,她們來到俱樂部會所跳舞,被派送到殖民地各處,就像是傳種母馬,是給沒有時間或意愿回英格蘭尋找合適配偶的男人提供的妻子,如同牲畜一般。詹姆斯的家人希望他能夠在離開山谷之前娶妻成家,這一點再明顯不過,但他的心思卻并不在這件事情上。他一心埋頭于自己的雄心壯志和種種計劃之中,和所有尚未揚名立業(yè)、尚未在世界上找尋到自己位置的年輕人一樣,在被父母過高的期望壓倒之前,他渴望能夠追求自由。詹姆斯當時并不需要一位妻子。他不想因為過早結(jié)婚,娶了位大眼睛的英格蘭姑娘而喪失活力。那樣的話,在生出一群孩子也就是印度人要服侍的下一代人之前,只會讓他想起自己受過的死板教育。距不惑之年還有兩年之遙,他自認為還有很多時間考慮自己的未來。然而,孤寂不安日復一日,在他最不經(jīng)心的時候,讓他對自己的空虛嘆息不已。無論是騎馬巡視高高的梯田、查驗收成,還是監(jiān)督工人清理樹木為南擴做準備,頭腦中的孤寂總在無情地刺激著他內(nèi)心深處的渴望,這種渴望每時每刻都在困擾著他。男人的欲望過于強烈時,總有些地方可以去宣泄。那種地方位置偏遠,女人們濃妝艷抹、面帶媚笑,充滿誘惑。當然,詹姆斯之前也曾任由自己沉迷于此,但較之現(xiàn)在,畢竟當時他更加年輕和愚蠢。詹姆斯很快就發(fā)現(xiàn),在這種與犧牲品的短暫擁抱中并不存在伴侶之情。男人要有個女人,這就像他對水和空氣的需求一樣必不可少。在這樣一個孤寂的地方,沒有任何法律束縛人們的自然訴求。在這里,男人可以滿足自身的任何欲望,不會遭受質(zhì)疑,也不會有什么后果需要承擔。茶葉、石油、豐厚的煤層、干燥紅土下深埋著的紅寶石,除了這些珍貴物產(chǎn),白人還從這里盜走了許多其他珍寶,逃過了人們尋常的打探,只有少許人會在悄聲耳語中提及。能夠被男子選中,并只為這一男子傳宗接代,對所有女性而言這都是一種榮耀。她必須心懷感念,因為她生就為女子,注定一生不幸、生活被動,在找到男人作為自己的歸屬之前,她什么也不是。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