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拉德的幻象》是凱魯亞克的半自傳體小說,展現(xiàn)了他在“垮掉派之王”標(biāo)簽下不為人知的溫情一面。書中講述了他年幼去世的哥哥吉拉德生前身后的往事。之所以題做“幻象”,是因為作者把對童年場景的回憶與想象融合在一起,刻畫了一個圣潔而敏銳的吉拉德形象:他短暫的生命中雖然承受著疾病帶來的巨大苦痛,但他的智慧與品德卻始終感染著身邊的人。這一形象對凱魯亞克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也引發(fā)他對生存意義與信仰的深刻思考。 作者簡介: 杰克·凱魯亞克(1922-1969),1922年3月12日出生于馬薩諸塞州洛厄爾,父母為法裔美國人,他是家中幼子。他曾在當(dāng)?shù)靥熘鹘毯凸W(xué)校就讀,以橄欖球獎學(xué)金入紐約哥倫比亞大學(xué),結(jié)識艾倫·金斯堡、威廉·巴勒斯和尼爾·卡薩迪等“垮掉的一代”! 凱魯亞克大學(xué)二年級退學(xué)從事文學(xué)創(chuàng)作,并輾轉(zhuǎn)于美國海軍和商用航運公司等處。1950年,第一部小說《鄉(xiāng)鎮(zhèn)和城市》出版。1957年的《在路上》問世后,他成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躋身二十世紀(jì)最有爭議的著名作家行列。 他還著有《達摩流浪者》、《地下人》、《孤獨旅者》和《荒涼天使》等作品。1969年10月21日,凱魯亞克在佛羅里達圣彼得堡去世,享年47歲! 凱魯亞克虛構(gòu)傳記作品中最早、最感人的篇章!病げ樘厮梗▌P魯亞克的權(quán)威傳記作者)孱弱的吉拉德·杜洛茲,生于一九一七年,患有風(fēng)濕性心臟病,繼又并發(fā)諸多其他的癥狀,短暫的一生中疾病纏身,于一九二六年七月去世,年僅九歲。我生命的頭四年,充滿了對一張慈祥而嚴(yán)肅的臉灰蒙蒙的回憶。這張臉時時在俯視著我,取代著我,祝福著我。我們杜洛茲家的孩子們就像一窩剛孵化的小雞,學(xué)做好人,而吉拉德是我們的領(lǐng)隊。他攙著我的手,帶我散步,不時要求我善待小動物。近來,我又詛咒又咆哮,因為我不想為謀生而活,幫他人去做幼稚的工作(任何蠢人都可把木板搬來搬去)。我寧可整天睡覺,到晚上再起來,通宵達旦地寫下我對這個世界的幻想,那幻想僅僅是世界上一朵虛無縹緲的花。煤炭、滑槽、火焰、灰燼、想象中的各色鮮花。盡管如此,“總要有人做世界上的事”——不管我是不是藝術(shù)家,看到一塊炸雞,我是不會輕易放棄的,也不管我同情不同情這家禽——之后,因為我拒絕工作,我與父親發(fā)生了激烈的爭吵——“我想寫東西——我是一名藝術(shù)家”——“哦,我了不起的大藝術(shù)家,你一生靠什么活——”假如吉拉德還活著,依然那么柔弱,那么有才華,他會做些什么——我們神圣的天主,一定會與吉拉德相遇,賜予他面包和呼吸。他留下他的心,可他那親切的臉龐,隱忍的憂傷和善意的靈光,都隨他而去了!伴L大后,我要當(dāng)一名技藝精湛的畫家,我要建造美麗的橋梁”——他沒活那么久,不需要面對這一世俗的難題。但他如果活著,一定會用他noblessetendresse(高貴的柔弱),來完美地回答這個難題。而這高貴的柔弱,在我的骨頭和枯死的心里,是永遠都找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