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紙娃娃 士兵們的舞會 突然,我們這個沉睡的城市涌來了成千上萬個年輕的士兵,大多是貧窮的小伙子。他們來自農場、種植園和店鋪,來自南方旦諸州,而他們的長官則剛剛從軍校畢業(yè),來自北方,來自五大湖地區(qū),來自草原(媽媽對我說,自國內戰(zhàn)爭之后,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的大兵)。 士兵們滿臉笑容。他們是那么年輕,那么充滿活力,吵吵嚷嚷,然后消失在我們的街道盡頭,就像一群群藍色的、灰色的或綠色的鳥,有的閃著金色或銀色的羽冠,有的身上布滿深淺不一的斑點和五彩繽紛的小條紋————然而,所有的鳥,不管是軍官飯?zhí)美锏镍B還是兵營里的鳥,不管是分裂派還是廢奴派,如果說不是妥協(xié)了,至少是聯(lián)合了起來,大家很快就重新上路了,要越過茫茫的海洋,前往古老的歐洲。當時,它還不是我們夢想中的歐洲,而是一個讓人憂慮的大陸,這種陌生的憂慮意味著戰(zhàn)死在一場奇異的戰(zhàn)爭中。 如果說他們害怕,他們卻并沒有顯露出來。大街上、郊區(qū)的機場和訓練營中,到處都有舞會。(非常奇怪,是的,這是獨一無二、難以解釋的事情:沒有一個像蒙哥馬利這樣的小城市有這么多的機場。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們這個可笑的小城才成了選拔年輕人的地方,然后把他們送去戰(zhàn)斗————人們說是打仗,是行動。) 我至今好像還聽見他們發(fā)出的巨大的嘈雜聲:驕傲的腳步聲噼噼啪啪,喧嘩聲和酒瓶聲互相摻雜,好像兩萬士兵組成了一個巨大的身軀,一個青筋暴露的巨人,可以聽見他的腎上腺素在咆哮,激情難耐。巨大的危險、不可避免的激戰(zhàn)和其他暴力,要置人于死地的暴力,好像使這些人更加吵鬧、更加幼稚、更加莫名其妙地興奮。 而我們,南方的美少女們,不知道這些小伙子是怎么看我們的:也許是一群嗡嗡叫著的蜜蜂,一群蜂鳥,也許是一群狂亂的鸚鵡。每天起床和生活的唯一目的,就是等著在城里重新炫耀自己。而像我這種喜歡唱歌而父母又沒有嚴加管教的女孩,則是在等待鄉(xiāng)村俱樂部或謝里登兵營食堂里的下一場舞會。 爸爸曾想把我關在家里,只要士兵們還在城里,就不讓我出去。他是個臉色蒼白、膽小怕事的官員,一個太陽下山就睡覺的嚴肅的法律界人士。也許他把這些士兵當做是沒有教養(yǎng)、道德敗壞的卑鄙之人,是強奸犯,是殺人犯。明尼————謝謝媽媽————則允許我去鄉(xiāng)村俱樂部,但不準去參加其他舞會,也不準去其他舞廳,而且午夜前必須回家。她守候到很晚,等我回家才去睡覺。那是午夜以后的事了。 菲茨杰拉德中尉才21歲,但已經很有才華了。所有流行舞他都跳得很出色,他教我跳土耳其小步舞、馬克西舞和飛機舞。他寫了幾個中篇,報紙上很快就會發(fā)表的,他對此很有信心。他很干凈,風度翩翩,而且懂法語————正因為他懂法語,他從普林斯頓的軍校畢業(yè)后就被任命為炮兵中尉。懂法語的人享有特權,他們很快就能升官————尤其是當你干凈而注意儀表的話。他衣著講究,幾乎像個花花公子。他的軍裝是在紐約的布魯克斯兄弟服裝店里訂做的,量體裁衣。他穿著橄欖綠的馬褲,下面不是綁著破舊的布帶,而是穿著一雙高高的靴子,淡黃色的,加上馬刺,使他看起來不像是真人,倒像是畫中的一個英雄。 他不高,是的,但差幾厘米的這一缺陷被他瘦削的身材、高高的額頭和我不知道是什么的東西(對自己充滿信心,自信,感到一種遠大的前程在呼喚著你)彌補了。緊身的制服使他顯得更加瘦削,而一種瘋狂勁兒似乎給他額外增加了一個頭的高度。女人們對此都感到吃驚,男人們也同樣。他的戰(zhàn)友沒有一個妒忌他,也不會感到不安,不會的,好像別的男人都接受他的這種魅力并且加以鼓勵……我哪天得好好想想這一奇特的現(xiàn)象。 他越是讓我心慌意亂,便越讓我感到生氣。離開你夢想的東西。馬上! 是的,每天都會誕生一場新的舞會,我全都知道。我可以在鏡子前一呆就是幾個小時,讓自己的舞步跳得更美,讓自己開懷大笑。 我用戴著白絲線手套的手抓住俱樂部的男孩和軍官飯?zhí)美锬贻p軍官的手。我是澤爾達·塞爾。法官的女兒。未來的大作家的未婚妻。 從我看見他的那天起,我就一直在等他。 一直在堅持,為他而堅持,與他一道堅持,為了反對他而堅持。 在快樂大街的花園里,他彎下腰來看媽媽種的歐洲玫瑰,好像在品嘗它們當中最鮮艷的那朵。第一次來我家,他的表現(xiàn)就接近完美。布魯克斯兄弟服裝店裁剪的制服干凈得一塵不染,從褲縫可以看出那是出白天才之手;他金色的頭發(fā)梳得整整齊齊,從中間分向兩邊,好像是用線拉過去似的。 “我叫司各特!彼f。 “很高興認識你。我叫明尼·馬歇·塞爾。澤爾達的媽媽! 她很不客氣地盯著他看,微笑中有一種貪婪的光芒,但沒有脫下種花用的手套跟他握手。 幾小時后,她對我說:“我不知道你的大兵中尉是否就是你所說的那個舞王,但他無疑是我至今為止見過的最帥的男人。輪廓優(yōu)美規(guī)則,皮膚細膩……膚色如桃,一頭金發(fā)是那么柔軟,就像是桃子上的細毛……真像個女孩子。你無法長時間留住他的。太漂亮的男人對女人來說是禍水。他們肯定會墮落……瞧他的眼睛多藍啊,天哪!” “他的眼睛是綠的,媽媽。我很想知道你為什么這樣說,你對漂亮的男人有些什么經驗?” “澤爾達·塞爾,別放肆!你不了解你父親年輕的時候。相信我的話,我的許多女朋友都妒忌我!” 我是個老男人的女兒。司各特在這一點上跟我相似:我們兩人的父親都很老。老人生的孩子遺傳基因會有些異常,司各特說。 男人們在制服里面隱藏些什么?制服會給男人帶來些什么?哦,我明白了,我清楚地感覺到了:這件制服帶給男人的,正是從我這兒奪走的東西。我沒有為此而反抗。那種浪漫,我把它留給戰(zhàn)士們。我把寡婦、孤兒和殘疾人留給他們。讓他們自己去理解。 但我是個心腸很硬的女孩(但不殘酷),我的未婚夫那么青春、那么富有朝氣,他是永遠不會去打仗的。去他的軍餉和升官吧!我為我們倆安排了別的計劃,我要制止他上前線。歐洲,我們會擁有的。我們會去,但必須是站在頭等艙的甲板上。而且不穿軍裝。我一生中最美麗的夜晚宣布停戰(zhàn)了。司各特在謝爾丹軍營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位置:他當了雷安將軍的副官,或者說是將軍從事社交活動的秘書。他們天天舉行慶典,不分時間地點。昨天,他們檢閱了部隊。吹軍號,鳴炮。全城的人都趕來看這些失業(yè)的士兵,士兵們非常自豪。司各特這個可憐的傻子,騎術太差了,剛剛上馬,就當著將軍的面摔了下來。將軍非常驚愕,但他也像大家一樣,拼命忍住笑。 可憐的傻子,舞場里那么出色的騎士卻不會騎馬。 但他把日常舞會管理得太好了,將軍還是很喜歡他,給了他更多的錢,讓他在鄉(xiāng)村俱樂部和城里的其他地方組織熱鬧的晚會。他經常帶我去,我這個南方的傻妞,從來沒有見識過那么豪華的場面。 他很快就要復員了,要走……年輕的男人,只要有點血性,誰會留在蒙哥馬利城呢,哪怕是為了愛情? 4個月前,7月27日:司各特派了一輛敞篷馬車到快樂大道來接我。法官豎起了眉頭,明尼折了一枝玫瑰,別在我的胸前,車夫放下了腳蹬。當我坐著這輛古老的馬車穿過城里時,我隱約感到有些羞恥,覺得自己是個傻子,是個騙子————我是個篡權的女人,還是個一夜公主?那是我的18歲生日,我祝愿大家都這樣進入成年。司各特動作瀟灑,無論哪個情竇初開的少女都會受寵若驚,但在這種瀟灑中,我感到受了冒犯,覺得被人控制了,好像自己成了個玩具————我會騎馬,我討厭那個穿著奇裝異服的車夫:我真想親自去趕那輛馬車。鄉(xiāng)村俱樂部的貴賓席上,起碼有八九個軍官,司各特神氣地看著他們,充滿自豪、傲慢和挑釁。那些年輕人都把自己的那份晚餐和點心讓給我,有些人還十分幽默,借著香檳酒的酒勁兒,我們笑翻了天,第一道菜還沒吃完就醉眼蒙嚨了。“菲茨杰拉德中尉,我的帥哥,你給了我一生中的最美麗的夜晚!蔽覀儌z在舞池中旋轉。在大家羨慕的目光下,我們飛舞著,脫離了眾人的視線(盡管看不見他們,但我能猜到,感到他們的目光在尾隨著我們,偷看我們迎風展翅的舞姿)!岸际歉赣H的錯,”他說,“他讓我學舞蹈。沙龍舞,還有形體課、禮儀基礎。你明白嗎,寶貝?命運剛好相反,我們失去了社會地位,而父親卻絲毫沒有意識到。在困境中,在艱難中,我們接受了我們這個姓氏所要求的和配得上的教育。因為我所擁有的這個姓氏締造了這個國家,是的是的,豎起你的耳朵!”他唱起了國歌,這陳年舊曲,或者說是平淡無奇的歌曲,穿著節(jié)日盛裝在此跳舞的孩子和大人,大家都感到非常自豪。國歌是他的曾祖父作的(或者是叔公,被愛爾蘭移民弄亂的家譜學讓我都不知如何排輩了)。我想就那個先輩的詩開個玩笑: 如果事業(yè)是正義的,我們就該去征戰(zhàn) 我們信任上帝,這將是我們的座右銘。 我惹他生氣了。如果男人神氣活現(xiàn),高談闊論,我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們。我真想逃離他們,在隆冬季節(jié)潛入地底。 然而,最后逃離的,卻是男人們。這是他們的特權:他們消失了。那個如此美麗的夜晚,空氣中彌漫著忍冬和紫藤的味道,F(xiàn)在,我又回憶起那個令人窒息的夜晚,心情復雜,既充滿感激,又忐忑不安:性沖動很快就讓人按捺不住了。喝了酒之后,我感到很不舒服,突然覺得那八個小伙子在一起不斷地亂摸、亂抓、亂抱,互相喂食,互相對罵,然后又互相親吻起來,不再吻臉,而是吻嘴了,并發(fā)出巨大的濕漉漉的聲音,他們覺得這就是陽剛之氣————天真無辜。出于對我的尊重,他們把我撂在了一邊。這是第二天他們自己私下里說的。那時,他們還嘴干舌燥,說話不靈便呢! 同是在這兩天,我還來不及尋思自己為什么會產生那種朦朧的感情,為了感謝司各特,我去了城里的一個金銀匠家里,讓他在一個小瓶子上用銀字燙上了這幾個法語單詞:那個美麗的小瓶子將很快發(fā)生作用,我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是個奇特而讓人犯罪的禮物。∷靖魈貛状闻獊G了它,然后大罵自己,責備自己為什么要從上衣口袋里拿出來,最后,他像個瘋子一樣去尋找。他可以在半小時之內把旅館的房間或整個屋子翻個遍?梢钥吹剿絹碓讲话。但究竟擔心什么呢?擔心失去了他心愛的寶貝,還是怕失去這個寶貝里面的東西————杜松子酒、玉米威士忌或是別的走私來的美國威士忌? “別忘記我”:這難道不是真話嗎?喝酒既是為了回憶也是為了忘卻。同一枚獎章的正面與反面。這枚并不光榮的獎章就叫做不幸。 啊!別出聲!沉默一會兒。巨大的空白出現(xiàn)了,它好像用棉絮和乙醚包住了我們腦袋上的裂縫。 P19-27 《亞拉巴馬之歌》,多美的書名,具有杜拉斯風格的書名,講述了一個如此美麗又如此悲慘的故事。 ————《世界報》 必須一口氣讀完的書,保證不會讓你失望。美國人可一定要翻譯這部小說! ————《費加羅報》 這部“真實一虛構”的小說出自一個大師的筆下。 ————《觀點》雜志 一部抓人、感人的書,讀完不能不讓人激動。 ————《新觀察家》雜志 早在獲獎之前,這本《亞拉巴馬之歌》就已經擺在我的案頭。但我沒有細看,法國秋季書潮一下子涌現(xiàn)了六七百本新小說,面對鋪天蓋地的信息和每天大包大包寄來的新書,說實話,我有些無所適從。我更多地把目光投向我所熟悉的、也是今年龔古爾獎獲獎呼聲最高的兩個名作家————阿梅麗·諾冬和菲力蒲·克洛岱爾。直至這個“國王”(勒魯瓦Leroy在法文中與“國王”le roi發(fā)音相同、拼寫相近)擊敗所有競爭對手,一舉奪得法國最重要的這個文學獎時,我才開始認真閱讀這本帶有濃郁美國色彩的小說。事后,我對作者表示了歉意,說自己其實挺俗的。作者卻寬容地說:這很正常。他自己也沒想到自己真能得獎。獲獎前一天,他還在家中的花園里種樹呢! 《亞拉巴馬之歌》寫的是20世紀美國著名作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和他的妻子澤爾達的故事。這個題材很討巧,因為菲茨夫婦太有故事了,而且太浪漫、太曲折、太動人,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哪怕由一個三流作者寫出來也會有人看;然而,對一個真正的作家來說,這卻是一個危險而富有挑戰(zhàn)性的題材:半個多世紀以來,這對“瘋狂鴛鴦”的故事不知有多少人寫過。如何寫出新意?如何突破?尤其當這個作家又是外國人時,這種挑戰(zhàn)就顯得更加嚴峻。 勒魯瓦的聰明之處在于,他首先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角度,他沒有像以往的大多數(shù)作者一樣平面地或主要從司各特的角度來講述那段故事,而是把自己想象成澤爾達,以她的口吻來敘述她和菲茨的故事,用她的眼睛來看待那個瘋狂的年代,以她的心來體驗和感受她那暴風雨般的激情和撕心裂肺的痛苦。這就使得作者不但更容易挖掘和把握人物的復雜心理,抒發(fā)其豐富的內心感情,也必然更多地把天平傾向于澤爾達,從而顛覆人們對菲茨杰拉德夫婦的普遍看法。在勒魯瓦的這本書中,澤爾達不再是一個輕浮、淺薄、自私、愛慕虛榮、無理取鬧、破壞丈夫創(chuàng)作、影響其前途的瘋子,而是一個文學天才!皩懽,我懂……我懂得比他早。早在他在第一個本子上的第一頁寫下第一筆之前,我就懂得如何寫作了!碑斔靖魈仂`感枯竭,多年寫不出一部作品,她卻兩個月就寫出了那本著名的《留給我這曲華爾茲》。她不但是司各特創(chuàng)作的源泉,更是他寫作的素材,司各特參考甚至直接抄襲她的日記和書信,還采取欺騙的手段在她的作品中署上了自己的名字。澤爾達悲憤地喊出:“她那個當作家的主人好像認為,婚約意味著丈夫可以剽竊妻子的東西! 沒錯,是澤爾達首先紅杏出墻,但那是因為她后來發(fā)現(xiàn),她在司各特那里得到的并不是真正的愛情,“司各特和我,我們彼此需要,兩人都在利用對方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愛情,對我來說,只持續(xù)了一個月”,那就是與法國飛行員在弗雷瑞斯沙灘度過的那個月。她抽煙、喝酒、走私,當著男孩的面裸泳,還做過比“穿著透明的裙子下水壞一百倍的事。我在曼哈頓所有俱樂部的每張桌子上都跳過舞,裙子掀到了腰部,我高高地架著雙腿,當眾抽煙,嚼口香糖,喝酒醉得滑到了陰溝里”。在一個婦女尚未走出家門、只能在家中做家務帶孩子的時代,她的這些舉動顯然是對舊習俗、舊道德的一種反叛。她不要父母介紹的“有前途”的未婚夫,而是勇敢地追求自由和愛情,發(fā)出了婦女解放的信號。然而,她“最后被困在病房里,變成一個斷腿女人,穿著束瘋子的緊身衣”,不許參加自己的畫展,接受種種非人道的治療,這種悲劇無疑是對那個男權社會的控訴。 從寫作的角度來看,這種對前人的“顛覆”不但“顛”出了小說的思想深度和批評精神,也、‘顛”出了新意,一個全新的、立體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澤爾達有理想、有追求,面對司各特的拋棄、“偷竊”和禁錮,她奮起抗爭,謀求獨立,寫作、畫畫、學習舞蹈。她很堅強,抱怨、仇恨和指責司各特,但當司各特去世時,這個“怨婦”卻又舊情不忘,只念他的好,“我的司各特……別走,留下來陪我。你為什么要走?……你答應過我們將呆在一起的!……如果你死了,如果你真的死了,我也會死的。”她發(fā)現(xiàn),司各特“是一個讓人無法生氣的王子”,并開始反思:“是我誤解了生活,還是我愚蠢的驕傲毀了自己的一生?” 為了塑造好這個人物,作者查閱了有關菲茨杰拉德夫婦的大量資料,閱讀了他們的所有作品,還實地走訪和考察了他們生活過的地方,參觀了他們的住所和博物館,以至于作品完成后,他還深陷其中,久久不能走出故事,仿佛自己真的成了澤爾達。這種情緒深深地浸透在作品的字里行間,構成了小說的獨特魅力。 《亞拉巴馬之歌》不是一部傳記,也不是在通常意義上的小說,而是一部“真實+虛構的小說”,所以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它比傳記有更大的自由度,比小說有更強的可信性。作者沒有不顧歷史事實隨意編造,而是在充分掌握事實的前提下勾勒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他選擇了菲茨夫婦真實故事中最出彩的部分,然后在此基礎上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虛構合理的細節(jié)來完善整個故事。這種有目的的取舍和巧妙補充,使書中鮮有雜質,留下的盡是精華。這部作品篇幅不長,但跨度很大,人物不少,事件卻很多。它呈線性發(fā)展,但一波三折,回憶、插敘、倒敘顛倒了時空,使結構具有立體感。小說的節(jié)奏很快,章節(jié)很短,暗示著一個劇變中的社會,也象征著主人公短暫而跌宕的人生。作者很快就把讀者帶進了故事,時而跳躍,時而空白,最后,作者本人也走進了書中,從第三人稱的角度再作解釋和說明。于是,書里書外,臺前幕后的一切都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增強小說的現(xiàn)代性和真實感。 值得注意的是,書中涉及到的許多歷史人物都使用了真名,如塔盧拉赫、莉蓮·吉什、威爾遜等,唯有海明威用了化名。是因為海明威名聲太大,得罪不起,還是對有關的事實拿捏不準?但從那個綽號來看,作者對海明威確無好感。事實上,書中的海明威是個十分可憎的小人,“這個胖子只有一個目的:從司各特那里奪得榮譽”,然后誹謗他昔日的朋友和保護者。他極度仇視澤爾達,挑撥菲茨夫婦的關系,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本書在翻譯過程中得到了作者本人的鼎力相助。面對譯者開列的長長的單子,勒魯瓦先生在圣誕假期放棄休息,不厭其煩地作了解釋,有的甚至反復解釋了好幾遍。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譯者 2007年12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