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的旅行》一書細致地梳理了《不如歸》在中國的接受史,澄清了很多以訛傳訛的觀點。作者楊文瑜通過細致的比對,發(fā)現了幾個長期被忽視,存在誤解的事實。她把日本人杉原幸的譯本納入《不如歸》的漢譯研究體系;考證了錢稻孫將《不如歸》首章譯編為昆曲的情況;考證出殷雄的白話文譯本其實是林紓文言譯本的改寫;聯系到黃翼云的后人,考證出黃翼云《后不如歸》的翻譯底本以及翻譯特點;通過對《申報》等民國報刊的梳理,完整地勾勒出新劇《不如歸》上演的歷史;從劇本翻譯的文體特性出發(fā)分析馬絳士翻譯、改編的《不如歸新劇本》的特點;并且對新劇《新不如歸》的底本及改編情況作出令人信服的論證。 楊文瑜著的《文本的旅行--日本近代小說不如歸在中國(精)》主要著眼于日本近代小說《不如歸》在近代中國的譯介與傳播,考證文本流變過程中產生的差異,探討影響文本接受的因素。 《不如歸》是中日近代文學交流史上的一個重要范本,文本越界與重生的過程涵蓋了文本接受的主要問題。本書著眼于近代東亞文學交流史,以基于實證的研究還原《不如歸》在中國的接受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