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巴赫金理論的中國本土化研究


作者:張素玫     整理日期:2021-11-25 13:13:21

巴赫金理論學說自20世紀80年代初登陸中國后,吸引了幾代中國學者的研究投入,在人文學科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當代文藝批評對巴赫金理論的運用極為廣泛,也獲取了多方面的啟示意義:在中國當代文論建設中,巴赫金理論為文論界提供了新的話語體系和方法論;在中國當代文學批評實踐中,巴赫金理論帶來的全新批評視角,拓展了文本研究空間,使傳統(tǒng)文本研究在新理論視野下獲得了新的生命力;在中國當代文化研究中,被運用到各種文化現(xiàn)象分析中的巴赫金理論,為中國研究者的文化解讀提供了多層次的釋義可能和重要的理論參照。中國的“巴赫金熱”現(xiàn)象,一方面是巴赫金理論體系的核心思想“對話”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有共通性,使得巴赫金理論和中國問題之間具有闡釋上的適洽性;另一方面巴赫金理論適應了中國文化轉型的當下需要,在解決諸如反撥一元話語、應對文化轉型、解困批評話語等方面具有實用性。中國當代文藝批評對巴赫金理論的吸收運用,是與巴赫金理論的跨文化對話,在對話中獲取巴赫金思想有價值的成分,激發(fā)我們的思考給予我們多重啟發(fā),為中國問題尋求更多可行的對話之徑。





上一本:檢察官霧島三郞 下一本:外面是夏天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巴赫金理論的中國本土化研究的作者是張素玫,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