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太多的書中感受到的是彎折的身軀、久坐的身板、佝僂的背影,以及封閉的姿態(tài)。相反,行走的身體張弛有度,就像一把弓:如向日葵一般向外部世界呈現開放的姿態(tài)。 把一只腳擺在另一只前面,是童年的游戲,是靈感的源泉,不溫不火,又踏實堅定。就像平凡的一天:我們?yōu)樯硖幋说,感受冬日陽光,耳畔回響著樹林的沙沙聲而感到幸!?br/> 尼采通過行走,在誕生的悲劇中發(fā)現向上的力量;蘭波通過行走,在風暴中抒寫激情的詩篇;梭羅通過行走,在瓦爾登湖邊完成對野性的征服;本雅明通過行走,在城市游蕩中成為詩意的漫游者。 弗雷德里克·格魯(Frederic Gros),生于1965年,法國哲學家,30歲即成為教授,任職于巴黎政治學院、巴黎十二大等著名學府,學術研究領域涵蓋精神醫(yī)學史、刑罰哲學、西方戰(zhàn)爭思想等。他曾負責編輯哲學家米歇爾·?略诜ㄌm西公學院講授的最后幾堂課,是法國中生代?卵芯康闹匾怼V靼ā陡?屡c瘋狂》《創(chuàng)造與瘋狂》《暴力的狀態(tài):論戰(zhàn)爭終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