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國19世紀文壇上享有世界聲譽的19世紀俄國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與托爾斯泰一起被譽為俄國文學(xué)的兩大柱石。1861年他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被欺凌與被侮辱的人》,繼承了“小人物”的主題。 《被欺凌與被侮辱的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從流放地回到彼得堡后完成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也是他登上文壇以來寫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是作者前期一系列描寫“窮人”作品的頂峰。他以催人淚下的感人筆觸描繪了《被欺凌與被侮辱的人》中的小人物。 《被欺凌與被侮辱的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第一部多線索小說:娜塔莎和阿遼沙的愛情,涅莉和斯密特的遭遇,萬尼亞的經(jīng)歷和瓦爾科夫斯基公爵的活動。瓦爾科夫斯基是書中眾多人遭受痛苦的根源。他一切為了自己,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當時自私、貪婪和不擇手段地攫取財富的本性。他覬覦工廠主史密斯的財產(chǎn),勾引他的女兒,而后又將她拋棄。誣陷管家伊赫緬涅夫。他為了獲取更多的財富,破壞兒子阿遼沙和娜塔莎的婚事。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說有強烈的悲劇色彩,借助災(zāi)難引起人們的憐憫和恐懼,由此達到凈化人們心靈的目的。娜塔莎對萬尼亞說:“我只得繼續(xù)受苦才能換取未來的幸福,痛苦能洗凈一切!比淌芸嚯y可以說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創(chuàng)作的基調(diào)。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被欺凌與被侮辱的人》中創(chuàng)造了兩種愛。一種是一心為了他人的無私的愛,如萬尼亞對娜塔莎的愛。在書中,萬尼亞不僅不恨自己的情敵阿遼沙,反而經(jīng)常幫助他,同時也幫助一直愛著的娜塔莎及她的父母;一種是為了金錢的虛假的愛,如公爵瓦爾科夫斯基的丑惡行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那里,愛可以展示人的本質(zhì)。他揭示了令人絕望的愛的悲劇因素,揭示了在生活道路上不能實現(xiàn)的愛。小說的結(jié)局“我”與娜塔莎仍舊沒有結(jié)合。通常,陀思妥耶夫斯基給讀者展示的正是這種沒有結(jié)果的愛情,愛是絕對的悲劇,是人的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