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紹

圣勃夫文學批評文選


作者:[法]圣勃夫     整理日期:2016-12-21 21:13:19

近代文藝批評之父圣勃夫繪制的法國文壇數百年經典作家肖像

法語翻譯界元老范希衡先生艱難歲月嘔心瀝血完成的不朽譯作

1961年中宣部籌劃的“三套叢書”入選項目

時隔55年首次問世

著名法語翻譯家許鈞教授作序 深情推薦

謹以此書紀念范希衡先生誕辰110周年

————————分界線

圣勃夫(Charles Augustin Sainte.Beuve,1804—1869)是法國19世紀文學批評的代表人物。他寫下了卷帙浩繁的批評著作,首創(chuàng)肖像與傳記的批評方法,使文學批評擺脫了法國古典主義批評的規(guī)則和體裁的束縛,是當時最有影響的文學評論家!妒ゲ蛭膶W批評文選》是1961年中宣部提出并籌劃的“三套叢書”中《外國古典文藝理論叢書》中的一部。范希衡先生是著名法語翻譯家,具有深厚廣博的法國文學藝術和歷史哲學的素養(yǎng)及國學功底,因此在1960年代極左的思潮下,編委會冒著政治風險(當時范希衡先生蒙冤入獄),經多方努力,促成其擔任《圣勃夫文學批評文選》的翻譯。范先生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嘔心瀝血,搜尋圣勃夫的文學批評原書,精選其中的文學批評作品,比如評論龍沙、高乃依、拉封丹、莫里哀、拉辛、伏爾泰、狄德羅、司湯達、福樓拜等法國名家的作品,翻譯成集,留下這部約120萬字的譯稿。這部翻譯巨著可謂翻譯界的滄海遺珠,是學界和眾多讀者期待已久的。

————————————分界線

范希衡老師,那時用名范任,在南京大學教了我們四年。我清晰記得他上課認真的情景,以及在大禮堂前最后與他目光交叉的一幕。

時隔半個多世紀,白云蒼狗,所幸范老師的遺稿《圣勃夫文學批評文選》最終在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這無疑是文化教育界的一件大事。

圣勃夫年輕時經過科學訓練,又寫詩歌小說,與雨果、維尼、繆塞、大仲馬俱有密切來往,一生不曾脫離筆耕與教書生涯。他的名言是:“要研究文學,必先研究人,要研究人,必先研究他的幼年!彼u論古人,更著重當代人,從而獲“近代文藝批評之父”的美譽。這樣一位作家的傳世大作,由范老師執(zhí)筆翻譯,也可以說幸好當時出版家別具慧眼。

讀過范老師譯作的人,無論從文本、注釋、評議來看,都驚嘆在那如此缺乏參考書的年代,對常人不查閱無從下手的內容竟那么熟悉。尤其他那搖曳多姿的文筆,既不漏失原作的精髓,又符合圣勃夫時代法語的典雅,可以說是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

——馬振騁(法語翻譯家)

作者簡介

關于作者

夏爾?奧古斯丁?圣勃夫(Charles A. Sainte-Beuve,1804—1869),法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文學批評家之一,首創(chuàng)肖像與傳記的批評方法,被譽為“近代文藝批評之父”。

關于譯者

范希衡(1906—1971),著名翻譯家,學者。1929年獲庚子賠款資助赴比利時魯文大學,攻法國文學、比較文學、歷史語法、比較語法,獲得雙博士學位。歸國后曾任北平中法大學、上海震旦大學、南京大學教授。代表譯著有《圣勃夫文學批評文選》《布封文鈔》《懺悔錄》《詩的藝術》《法國近代名家詩選》《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等。







上一本:神奇史密斯和他的兒子 下一本:話說中國17·正義的覺醒

作家文集

下載說明
圣勃夫文學批評文選的作者是[法]圣勃夫,全書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生動引人入勝。為表示對作者的支持,建議在閱讀電子書的同時,購買紙質書。

更多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