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管理使用手冊》根據(jù)《中國式的管理行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修訂而成。書中嘗試以中國人的行為,用個案分析的方法,以期從中國人的行為來看我們自己的管理。 《中國式管理使用手冊》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本書根據(jù)《中國式的管理行為》(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修訂而成。 中國人工作的原則,分析起來不外乎“流汗不流血”、 “做事不坐牢”、 “賣力不賣命”以及“爭氣不爭功”。 中國人的溝通相當特別,絕對不是“我有話要說”或者“有話直說”就可以奏效的。 中國人溝通有三大特色,一是有話不一定說出來;二是說出來可能含含糊糊;三是就算說出來相當肯定,也不一定是真的。 由于中國人擅長“不明言”,加上“中國話實在不容易聽”,因此中國話常常不能用聽的,而應該用看的。 “看他說些什么”、 “看他怎么說”,乃是中國人常用的法寶。 世間的事情,完全“可”與“不可”的并不多,反而多半是“無可無不可”的“兩可”。在某種情況之下“可”,換成某種事情卻又“不可”,這才是事實。 中國人主張“在圓滿中分是非”,不是“沒有是非”,而是“又有是非,又能彼此都有面子”。 凌亂在管理上的運用,其實正是“情的交流”。中國人請求“情、理、法”,固然以“理”為重心,卻巧妙的以“情”為先。人我之間用“情”做橋梁,溝通、協(xié)調起來,心意容易相通,連帶的相當凌亂。 中國人的本質在“堅持原則”,一切本著“原則”而行,不可離“經”。不過,我們知道堅持原則可能引起別人的不悅,甚至因而得罪人。所以我們在“堅持原則”之前,特別加上四個字,那就是“廣結善緣”。用廣結善緣來堅持原則,才是真正的“權不離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