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德國經濟在歐洲甚至在世界的一枝獨秀,經濟學家們總是稱贊德國人嚴謹的財政紀律及其為恢復經濟競爭力而作出的犧牲,工業(yè)領域的研究者則極力推崇德國人提出的工業(yè)4.0概念。但是德國成功的秘密卻并非如此簡單。那么,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和德國模式的成功之處到底是什么呢? 《德國模式為什么看起來更成功》從一位法國研究者的角度,闡明了德國的經濟發(fā)展模式是法國在模仿他國經濟模式的過程中極具可比性且行之有效的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德國經歷了經濟復蘇,在社會、經濟的多個方面都成功地超越了法國。作者認為,德國經濟模式的成功,有著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歷史原因。如今德國經濟騰飛的局面,歸根結底是其結構上的優(yōu)勢和多種因素綜合起來所奠定的。而且,法國人對近鄰德國經濟模式的分析,對當今中國無疑具有很高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德國模式為什么看起來更成功》適合政府部門的決策者、管理者、經濟政策研究人員、企業(yè)管理者以及所有對德國經濟成功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獨特的視角,廣泛而深刻的剖析; 法國研究者如何看待德國經濟和德國工業(yè)騰飛的真正原因與途徑; 德國的成功靠的并非僅僅是工業(yè)4.0的概念; 德國的成功有其廣泛而深刻的原因。 一個在德國工作多年的法國人,以自己的親身體會和政治見識,比較德法兩國國家治理、經濟發(fā)展和社會問題的異同,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本書的價值十分可貴。尤其是對于正在步入現代化的發(fā)展中的中國,很多地方的借鑒意義非同一般。 德國的發(fā)展當然得益于這個民族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更在于他們自身的哲學思維、理性拓展,尤其是自省能力。與法國相比,德國自然有其保守、固執(zhí)的一面,不及法國的開放與熱情,但嚴謹、持重、規(guī)則意識更強的文化,則更多地補益于社會發(fā)展。作者的分析雖然更多關注的是政治人物治國理政的理念和方策,但更應看重的是這種文化的異同,各有所長,各有所得。 有比較,才有鑒別,才能看出各自的長處和短處;有異同,才能看出差距和不足。本書的另外一個價值就是在國家之間的比較之中,對整個世界變化的大背景作了客觀的敘述,包括美國背景、歐洲歐盟背景,當然也包括中國元素,讓我們對德法兩國的發(fā)展有了更加多維的認識和立體感覺。從不同的切入點縱橫剖析,使作品本身的份量更為厚重。本書在研究方法方式上的啟迪也不可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