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IFB)自2003年中成立起,即開辦了“IFB中國金融論壇”,到2005年底已舉辦了87期。 設立這個學術論壇的主要目的,是應對“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 20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經濟”無疑是國內外經濟學界使用zui多的感念之一。對于這樣一個正在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經濟結構、生產方式、社會組織,乃至行為準則和思維范式的嶄新事物,理論界自然有著各種各樣的界說。然而,理解的角度或有不同,強調的重點可有差別,有一點卻是共識:知識經濟意味著新概念、新方法、新材料的不斷涌現,意味著知識結構的不斷更新。毫無疑問,面對這種“知識大爆炸”局面,每一位希望跟上形勢并立志有所創(chuàng)新的研究者,必須終身努力學習。 學習的方法有多種。zui簡單的方式當然是到學校去。但是,對于多數已經走上工作崗位,并已擔當一些社會責任的人來說,這種方式并不具有現實性。更重要的是,無數學者的學術經歷告訴我們:那些zui新、zui有用處、zui具革命性的知識,通常很難從課堂上得到——它們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是在研究一個一個zui新問題的過程中通過學有專長的人們相互砥礪而得到的。因此,要想不斷更新知識,始終處于學術前沿,我們zui需要的,是將國內外學有所長的人們“請進來”,是讓所內研究人員及時將他們的zui新的學習心得和研究成果拿出來討論。簡言之,我們zui需要的是營造一個“群賢畢至”的學術氛圍。舉辦研討性的學術講座,便是在營造這種學術氛圍。 與前兩年的《中國金融論壇》一樣,《中國金融論壇:2006》匯集了2005年走上這個講壇的近30位學者的演講內容。我們希望這部演講集能夠對中國金融事業(yè)的發(fā)展和金融研究的深入有所裨益。
|